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SPC 理论在中职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15:09: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是中职教学的重要工作,心肺复苏术是实训教学的重点课程,是中职护理能力竞赛的必考课程。由于中职护士大多是年轻女孩,性别固有的特点导致CPR实训教学质量一直不理想,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SPC)后,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教育;SPC;教学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陈玲燕.SPC理论在中职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9):126-127+191.

       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为心脏骤停患者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技术。有研究表明,心搏骤停病人倒地后立即实施初期心肺复苏,病人生存率可达67%[1],而每延误1min生存率将下降7%-12%[2]。在各种事故急救现场,护理人员是实施专业应急救护的主要力量,熟练掌握CPR操作技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中职护理专业是临床护士培训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是CPR技术培养的主要方法,由于CPR操作过程需要连续、有节奏地对患者进行按压和吹气,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但中职护理的学生都是年轻女孩,她们性别固有的特点导致护生力量、耐力和力量控制都难以满足实训的要求,很难规范地CPR完成操作过程[3]。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对专门从事护理实训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挑战。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管理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实训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带教老师演示、学生练习的粗放式教学为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按照统计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设计了一套操作流程分解、控制点选择、标准制订、过程监测与改进的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CPR的实训教学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

\

 
一 相关基础研究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是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博士于1939年发表《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一书正式提出的,其质量控制思想是将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工作,选择各项工作的控制因素,根据各因素的特性收集数据,然后制订过程标准,使用统计方法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针对性改善,使工作质量水平恢复正常的方法[7]。SPC以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从业务流程入手,以各种图表工具直观展示流程质量情况,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SPC理论诞生后被美国军工企业和高端科技领域中应用,日本企业大量使用SPC控制图于过程控制场景,把其作为质量控制的七大工具之一,之后,SPC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现在不仅可用于产品生产,还应用于一切过程控制的场景。

        教育工作者针对CPR教学质量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梁昌芬等人(2017)比较了心肺复苏仪与徒手CPR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上证明了心肺复苏仪的价值,该研究也间接证明了CPR过程可以形式化,进而由机器高效率地实现[4];刘春兰(2017)探讨了CPR培训模式改进方法[5];郑梓煜等(2017)等研究了TBL教学法结合高端模拟系统在心肺复苏临床见习对CPR培训的影响[6]。从文献上看,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模拟人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进,还缺少从管理角度的改进研究。

二 基于SPC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目的


        本实验设计的目的是研究基于SPC方法在CPR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SPC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差异,根据学校的情况,研究团队选择了班级A和B班两个平行班作为样本,然后采用随机方式选择实验组和控制组,班级A选择为实验组,班级B选择为控制组。实验组36人,采用SPC的教学方法,控制组37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二)研究步骤

         本研究主要步骤:选择两个平行的行政学生为研究对象,共73人;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按行政班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按分组进行水平前测,测试内容是学生CPR实训操作水平,确实学生实验前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按分组实施不同教学方法;然后进行水平后测;结论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本研究的对象为XX护士学校护理学专业全日制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本研究选择2017学年至2018学年第2学期的两个高考班级为研究样本,样本班级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带教老师均相同。学生资料、课前调查问卷与访谈时收集到的信息表明,学生性别全部是女生,学生平均年龄16.8岁,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均修读过《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相关课程,具备一定的护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100%的学生没有SPC经历,91.5%的有过制定学习目标的学习经历,75%的能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四)实训教学内容分析

       心肺复苏是中职护理实训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包括5个部分,分别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跳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心肺复苏有效的判断、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其中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它由素质要求、操作前准备、判断病情、求助呼救、安置体位、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效果判断和操作后总结共10个步骤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树立牢固的急救意识。教学课时数为6课时。

(五)基于SPC的教学设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SPC的教学方法在心肺复苏实训教学的作用,主要内容是进行基于SPC的教学及教学效果评测。教学方案设计覆盖了12个学时,围绕本文研究的核心任务,通过教学内容梳理、操作步骤分解、控制项目标准制订、教学与过程测量、过程统计分析、交流与总结等6个主要环节组成。

       5.1基于SPC的CPR操作流程分解根据中职CPR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中职护士的实际情况,将CPR操作流程分解为一系列动作要领。使用层次法将《心肺复苏》实训课程的知识体系分成如下模块:素质要求、操作前准备、判断病情、求助呼救、安置体位、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效果判断和操作后总结。

       5.2CPR流程控制项目及质量标准编制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CPR操作质量要求,围绕心肺复苏实训教学目标,按SPC的方法,使用主成份分析为教学内容中10个模块提取控制项目,制订各个控制项目的质量标准。示例如表1。

\



        5.3教学数据的采集方法实训主要通过医用模拟人和量表获取研究所需数据,一些模拟人无法采集的数据,则通过量表、调查问卷等方式完善。

       5.4成绩评价并显示评价学生实训结果是否合格。由于各个动作对结果具有不同的影响,部分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影响力,因此评价学生练习合格与否,不是分量评价简单的带权相加,而是计算学生练习样本和标准的相似度。由于学生练习样本只存在合格和不合格两类结论,使用欧氏几何距离作为类别判定依据,以支持向量(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造判别函数。

       为更清晰直观的显示每次课的教学质量控制情况,引入控制图和帕累托图。控制图采用统计学的六个标准差为理论依据,使用三条实线作为三种状态,中心线为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为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控制图适用于显示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随时间变化而变动的状态图形,比较适合显示教学过程质量变动情况。将每次课程的质量审查结果标识在控制图上,可以直观的显示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状况。帕累托图以80-20法则为理论依据,认为80%的问题由20%原因引起,适合用于查找诸多问题的几项主要问题,课程组教师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汇总,根据问题发生的频率制成直方图,即可直观的显示当前最主要的教学质量问题。

三 SPC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选择两个班级学生测试SPC教学法的效果,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控制组使用SPC教学法。经过一轮CPR教学活动后,根据课程质量审查、课程成绩统计和调查问卷,两学生课程成绩t检验表明在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控制组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表明SPC教学法具有显著成效。

四 结论与展望

        SPC教学法同样适用中职护理其它实训教学,在实践中,使用该方法对教学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但由于我们采用这一方法的时间还不太长,SPC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尚未建立,这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LarseMP.EisenbergMS.CumminsRO,etal.Predicting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 carrest:agraphic model[J].AnnEmergMed.1993,22(11):1652-1658.
[2]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 lines for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part4:adult basiclife support introducion[J].Circulation,2005,112(24):19-34.
[3]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25):243-269.
[4]梁昌芬,等.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2017Feb;34(2),239-243.
[5]刘春兰,心肺复苏术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评价[D],2017.
[6]郑梓煜,黄应雄,廖谨莉,et al.TBL教学法结合高端模拟系统在心肺复苏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943.
[7]浅谈统计过程控制[DB/OL],2016-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01/13/16123909_611012348.shtml.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