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矿山机械与设备》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13:37: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当前增强工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结合作为矿业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必修课程的《矿山机械与设备》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内容与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着重强调知识的组织方式与学生兴趣所在,采取因材施教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改善非机械工程类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使学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下,跟随系统性的授课进度主动探究与思考,为更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学模式;矿业工程;矿山机械与设备;系统性;学生兴趣

本文引用格式:邓代强等.《矿山机械与设备》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19):104-106.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ode of Min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DENG Dai-qiang,XIAO Li-ping,ZHANG Kai-zhi,LIU Ping

(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ing,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iyang,Guizhou,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for enhancing the hands-on skills of engineering students,combin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Min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which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mining engineer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with th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and effects of the course,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and on improving the acceptanc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by non-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by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active guidance.So that students know the state of their knowledge,follow the systematic course progress to explore and think,in order to mor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teaching model;mining engineering;min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systemic;student interest

        随着工矿企业对现场技术人员理论与操作技能并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各类不同层次教育机构需要直面企业用人需求,契合人力资源市场及行业发展方向,做到教与学的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吸收[1-3]。矿山机械与设备作为矿业工程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知识点较为繁多,学生有效全面地掌握各类知识点会面对较多困难,其中主要问题在于通常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以至于接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地下矿井工作场所与工作性质,工矿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能够胜任纷繁复杂的现场工作条件,从技能与体能方面都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4-6]。在人才供需模式变换的现状下,应运而生了更加务实的教育理念与政策,为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创造了很好的制度条件,纵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总体规划[7-9],本文结合贵州省二本院校矿业工程、安全工作专业学生的生源情况,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实施、进行效果分析等方面开展阐述,旨在为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提供帮助。

一 矿山机械与设备技能需求

       对于工矿企业实际生产场所,其工作环境较为特殊,与其它工业行业工作方式区别很大,因为通常井工开采的矿山,井下开采相关的设备处于光线不足、通风不畅、灰尘较多、空气湿度大、体感温湿度不畅、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隐患等不利条件。相对于地表设备来说,井下的工作内容也比较复杂,往往需要特殊的操作规范及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就需要操作人员在常规的日常工作当中,还需要对一些特殊工况环境有一定的应变和处理能力,以便在安全、高效、经济的状态下提高矿山机械与设备的使用效率,在正常高效的工作过程中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便为日常工作提供状态良好的开采、凿岩、运输、掘进、提升及辅助设备。

       现代矿山企业对从事矿业工程与安全工程人员的要求由以往的单一专业向多元方向发展,需要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即需要有一定数量和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能够在某一领域内独当一面,以便为矿山的正常生产保驾护航。对于工业大发展的当今时代,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于生产实际,尤其是新近研发的综合大型进口或自主研发的高端设备,必须要有一定的智力支持,同时需要从业者对生产工艺环节较为熟悉,对矿山机械不仅局限于认知水平,同时还要会熟练使用机械设备,具备过硬的操作与维护技术,因此,当代工矿企业对于二本高校供应的人才要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高校教学目标应该达到学有所用、学而好用、学而实用的目标。

二课程知识体系与模式探讨

(一)课程教学知识体系


       矿山机械与设备课程为贵州理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采矿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数为3.0学分,总学时54,其中课堂讲授46学时,实验8学时,讲授内容选取遵循覆盖面广、突出重点为原则,共节选教材中的专业相关性较为密切的13章内容作为主讲章节,具体涉及矿井采掘机械、矿井提升运输设备两大部分[10]。其主要内容包括煤岩的物理机械性质、凿岩机械、装载机械、掘进机械、采煤机械、支护设备、提升运输系统概述、矿井提升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提升容器及提升钢丝绳、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矿用电机车、矿井辅助运输机械。

       本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旨在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认识和掌握矿山机械与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教学中根据矿山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特点,结合相关专业目标与要求,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分析总结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理想状态下,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在各教学环节完成后,教师与学生及对用人市场在教学,知识接受企业需求方面基本应实现如下的状态。
\


(二)改进教学模式探讨

       对于矿山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由于其实际操作性较强,需要学生对设备所处的工况与工作环境有较为透彻的认知,常规的教学理念在于将各部分内容按照章节顺序课堂讲授,当到达某些章节时,可以采取穿插视频的方式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各种矿山机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理解,从而有助于全方位渗透,形成周边环境感染式强化理解记忆。

       本教学研究在逐步实施过程中,着重对矿山机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筛选,选择性地划定一些知识点作为理解范畴,通过侧重点的区分并加强,达到对相关的知识点的融汇贯通。如对于矿井采掘机械部分的一些内容,需要将凿岩机械、装载机械、掘进机械、采煤机械、支护设备加以区分,在对开采工艺熟知的情况下,按照工艺的时空相关性来记忆,这些方面则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于矿井提升与运输设备的相关章节,则需要针对矿井提升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提升容器及提升钢丝绳、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矿用电机车等进行合理组织,同样根据工艺的时空逻辑关系,对这部分内容加以理顺,运用实例演示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记忆,从而使课堂教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被吸收。

       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运用行业热度分析,借助专业知识的知识传递平台,紧密联系工科类似的行业,使学生保持求知热度,在短暂的案例视频演示期间,加以辅助讲解,对某些关键节点着重提示,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如当前的矿业工程及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们的就业面不仅仅局限于矿山企业,据了解,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签约于铁路建设、交通桥隧、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设等基础设施行业,而一些机械装备应用范围较广,如凿岩机、运输矿车、锚杆台车、掘进机械、通风机械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针对学生较为乐见的话题,引入相关的工程应用案例,做到触类旁通,最后归结于矿山之中的应用做总结,通过该方法的实施,获得了比以往传统教学模式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保障制度实施

       不同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对于矿山机械与设备的实用性与现实存在性,合理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应的课堂制度来加以约束和保障。因在教学的逻辑关系中,首先需要学生做到对即将要讲授知识点的前期预习,及教师需要提示学生对下节课内容的预习,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总体的印像,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拓展,将知识点逐渐铺开,但要注意有张有弛,勿要挫伤学生对知识汲取的积极性。

        可见要注意的是要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即通过提问、讨论、翻转等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一员,不至于使其心思游离于课堂之外,对于个别理解跟进较慢的学生,要积极鼓励其回答问题,通过生动活泼的工程实例为背景,尽最大努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思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关注。对于课后的学习要求,因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自主性,需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来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回味与思考,因此,留给适量的课后作业来巩固教学效果是必然的要求,此方面除课后作业外,也可让学生分组制作小模型、简洁技术路线、课堂介绍与讲述、简单演示动画等来进行强化。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课堂与课后约束制度,在确保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促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效、生动、简洁的教学模式可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众多教育者所追求的理想目标,通过内容组织、案例引入、课堂翻转、模块化讲述、视频辅助等教学手段,可以使较为枯燥的矿山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要想得到效果的保证,则需要通盘考虑教学内容、授课对象、课堂讲授、保障程序等,以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在课后对知识有较好的回味,从而达到长期牢固记忆的目的。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使相关的知识点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萦绕较长时间,通过实例辅助理解记忆,使其逐渐积累知识内容,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的知识渐渐由点连成线,再由线渐渐连成面,即点线结合、线面结合,达到这种程度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则可更加全面,在不断受到自我鼓励的情况下,结合教师新型教学模式,对于自觉性较强的学生也可以做到自我提升。

\

 
参考文献

[1]燕碧娟,王志霞,李自贵.仿真教学在矿山机械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4,37(04):77-79.
[2]陈加胜,陈清华,邓海顺,朱增宝.《矿山机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6,(63):154-155.
[3]刘音,谭云亮,赵同彬,陈静,李浩.国家级矿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2):226-229,272.
[4]李宁,叶海旺,吴浩,雷涛,王其洲.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8,76(04):157-159.
[5]韦善阳,韦负,覃杏湘,余照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07):84-85.
[6]黄成玉,雷旻,张全柱.煤炭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6):58-60.
[7]卢晓中.对教育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2):16-17.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9]朱孙科,李军.基于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改革与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27(21):29-31.
[10]谢锡纯,李晓豁.矿山机械与设备[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