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公共数学课教师的教学发展研究 ——以集美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10:58: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一项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是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集美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公共数学课教师整体发展和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整体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公共数学教师的教学发展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公共数学课;教学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赵玲,等.“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公共数学课教师的教学发展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6):66-69.

一 引言

        高校教师的素质、学识、观念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高校教师的质量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科研究水平。2015年10月,国务院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中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和改革两方面共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其中建设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可见其重要性。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2]。2018年3月,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及福建省发改委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集美大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A类高峰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数理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3]。在双一流的建设中,以集美大学为例,这些双一流学科以理工科为主,公共数学课程是这些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其后续的专业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公共数学课程的老师应如何发展,如何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公共数学课程教师整体发展和个人发展两方面来分析。

二“双一流”背景下公共数学课程教师整体和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数学课程教师科研和教学的不平衡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曾经说“全世界的高等学校都面对着同一个问题,到底是教学重要还是科研重要?”,这个问题对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师来说尤为突出,常常出现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另一些教师忽略科研的情况。虽然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教学和科研各有其规律,但实际上这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教学工作做得好,可以促进科研的发展;科研是教学的延伸,教师的科研研究可以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保持教学和科研的平衡发展,两者都不误,都能有创新性的进展,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以集美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为例,在职数学教师共85人,其中64人为公共数学教师,占75.29%。公共数学教师中的师资情况如下表1。

        多数高校相比教学更侧重教师科研方面的发展,教学发展方面关注不足。尤其在奖励制度和职称评聘中,科研成果占很大比重,教学方面比重较少,这就导致一些教师为职称及奖励容易忽略教学,只完成学校考核要求的基础教学任务即可,当然这缺乏一定的职业内涵。公共数学课程教师的发展不是个人的事,需要学院乃至学校良好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必要为鼓励和培养教学方面的人才设置一定的奖励体系,提高大家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2、良好的公共数学教师教学需要专业培训的教学管理模式。由表1的数据我们对公共数学教师的科研情况也做了统计,如下表2。
\


          由表1和表2可见,公共数学师资队伍的主力教师是从教15年以上的教师,这些教师普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但科研方面就相对薄弱了。也有部分是刚毕业的博士,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较少。由于高校评聘的需求,公共课教师也面临科研的压力,尤其是年轻教师常常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用于教学的就相对较少了,而且公共课较专业课工作量也较大,导致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十分有限。陈静和吴薇以集美大学为例做过类似的研究,发现教学型大学教师由于科研压力和过大的工作量对其教学影响较大,见文献[4]。

(二)公共数学课教师的创新意识

       在2018年6月成都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要着力提升专业课程的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强调创新发展要更紧迫一些[2]。教师的创新意识,不仅体现在教师自身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而且也包括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集美大学数学系为例,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面来看,由于大多数公共数学课的教师工作年限较长,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公共数学课程近十多年来内容几乎没变化,教学上长期按部就班地授课,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公共课教师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中,例如,对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指导,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只有不到10%的公共课教师进行过这方面的指导工作,相对于专业课教师,公共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明显不够。

(三)公共数学课教师的教学管理

        公共数学课教师队伍管理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主要讨论本科教学方面的管理。1、目前大定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公共数学教学技能的培训,可大大提高公共数学教师们的课堂效率。相反如果教师认识不到专业培训对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甚至对教师培训不以为然,那样教师教学技能很难得到提高。

三“双一流”背景下公共数学课程教师整体发展策略

(一)促进公共数学课程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


       前面我们分析了公共数学课程教师科研和教学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如何做到科研与教学两者平衡发展,本段将从学校整体角度来分析,继续讨论两者的关系。“以研促教,科教融合”是教学与科研互相渗透的最佳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培训机制,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兼顾科研能力的提高[5]。以集美大学为例,年轻教师虽然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他们从教时间较短,在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中常常显得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和学院就需要依据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特点,制订合理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充足,需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投入实践锻炼,引导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能力,才能达到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提高公共数学课教师的创新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就要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而关键之处在于创新,包括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培养方式等。公共数学课程是各非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直接影响着各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以集美大学为例,要从师资队伍整体状况出发,加强并提高公共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对教师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型意识培训,提高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增强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从心底体会到创新的深刻性和必要性。引导公共数学课教师进入到学生科研创新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中来,提高自身的创新一时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优良风气。支持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和优秀的创新型师资力量[6]。

(三)加强公共数学课教师的教学管理

       公共数学课教师的整体发展取决于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良好与否,如何从学校方面入手完善教师管理体系。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相应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学校要从整体上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积极组织教师培训。也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师特点,组织各学院对教师进行培训。还要依据每个教师的不足,给以切实可行并且符合教师自身实际情况的培训,帮助教师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这对整个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是十分有利和必要的。

\

 
四“双一流”背景下公共数学课程教师个体发展策略

       在重视教师整体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个人的发展。在文献[5]中,李颖论述了大学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我们针对大部分教师个人发展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意识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公共数学课程教师在同时要兼顾科研和教学时所处的困境,那究竟如何做才能平衡好这两者?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从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长期从事公共数学课的教师在一般意义上的科研上投入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倡公共课程数学教师要有教学学术观[6],即认为知识的传播教学也是学术,高校教师不仅要把教学作为一项工作,而且要把教学当作研究对象,用教育教学方法来研究它,要能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构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达到教学相长。教学学术[6]思想最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委员、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提出的。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要改变教学不是学术的传统思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一样都具有学术特性,树立教学学术的意识,重视教学学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简单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地探究。最后教师要把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经验转化为下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意识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共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7]。

(二)树立教学的创新意识

       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创新,教师个人要树立教学的创新意识。对高校公共数学课程来说,教师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以集美大学为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材已经使用了十几年,没有做过大规模的更新,而教材内容和题型比较老化,不能贴近实际需要,由于高等数学是理工专业的基础课程,所以有必要在公共数学课程中加入各专业的实例,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实用性;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在公共数学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科研创新,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教学方式多样化,虽然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上网,建立网络平台,建设在线课程等,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增加与学生的互动[8]。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主旋律,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是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和修养的必备条件,这点对高校教师尤为重要。学校是一个可以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最佳处所。前面分析了,对于学校来说,要提供并不断的加强对公共课数学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培训,这对教师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终身的自主学习,不仅是提高授课能力的途径,更是树立学习意识的最佳方式。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真正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同样,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要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和认识来实现。这种自主性不仅包括对教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自我的教育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真正拥有并实现将知识转化为智力的有效能力。所以必须提倡公共数学课教师培养自我教育意识,促使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实现教学专业自主性[8-10]。

五 结论

       本文从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两方面,考虑了公共数学课教师的发展策略。对于公共数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科研与教学不平衡,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以及教师培训与学习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虽然以集美大学的公共数学教师为例,但可以将策略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发展,甚至是其他学校的教师发展研究中。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本科教育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而高校教师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18-08-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中国网.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2018-6-22)[2018-08-01].http://edu.china.com.cn/2018-06/22/content_52994864.htm
[3]集美大学.我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EB/OL].(2018-03-27)[2018-08-01].http://www.jmu.edu.cn/info/1041/35720.htm
[4]陈静,吴薇.教学型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关系观影响因素探析——基于集美大学的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97-102.
[5]崔青青.“双一流”建设中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17,1(1):116-120.
[6]李冬梅.“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7,17(01):104-105.
[7]李颖.大学教师发展需求的差异研究综述——基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视角[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6(01):6-13.
[8]欧内斯特·博耶著,涂艳国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刘慧.基于教学学术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2):56-58.
[10]张璇.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371-3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