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会的成立、“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东盟国家的中国游客日益增多,然而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队伍建设、导游汉语培训体系的建设却不尽人意。该论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建设、导游汉语培训体系建设的研究,论证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训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训的可行性。
关键词:本土汉语导游;导游汉语;可行性
本文引用格式:许红晴.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09):193-196.
自2004年中国东盟会成立以来,特别是2015年的“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以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东盟国家的旅游业是受益较大的经济行业之一,每年出入东盟国家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2017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中国游客赴东盟国家旅游的人数更是日益增加。如菲律宾《镜报》6月21日报道,1-4月,菲律宾外国游客数量增长了12.35%,达到264万。菲律宾旅游部(DOT)数据显示,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游客数量激增52.65%。[1]中国网7月6日讯据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主任苏哈里彦托近日表示,今年5月,前来印尼观光的中国游客超过18万人次,约占印尼国际游客总数的15.11%,占比最大。[2]柬埔寨旅游部4月30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柬埔寨共接待近50万人次中国游客,同比增长80%,预计今年全年柬埔寨将接待180万至200万人次中国游客。[3]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中国游客,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该论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建设、导游汉语培训体系的建设的研究,论证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训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训的可行性。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多因素,但其中影响因素之一是导游队伍的建设。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旅游者,东盟国家在本土汉语导游建设、导游汉语培训体系的建设方面却不尽人意。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相关组织、机构、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队伍情况的总结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网络媒体中的相关新闻。如新华网2017年9月报道《尼泊尔成立中文导游协会》中提到“在尼泊尔旅游局举行的开幕式上,尼泊尔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马哈拉说,尼泊尔应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尼泊尔的中文导游是‘真正的大使’,在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出席开幕仪式的中国驻尼大使于红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尼旅游业的发展,尼境内经验丰富的专业中文导游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中国侨网2017年4月报道“马来西亚槟城将迎2万中国游客,中文导游抢手”。环球时报2016年报道的《中国游客激增,越南喜忧参半》中提到“为解决当地中文导游缺乏的现状,岘港旅游部门正在进行人员培训。”泰国《每日邮报》2016年3月报导的《จีนเที่ยวไทยพุ่ง-ขาดไกด์》(赴泰旅游人数大幅上升,缺乏导游)中提到“ขาดแคลนมัคคุเทศก์(ไกด์)พูดภาษาจีนเป็นจำานวนมากแม้ปัจจุบันอัตราค่าจ้างไกด์วันละ2,000บาทยังหาไกด์ได้ยาก”(中泰国旅游协会目前正在缺少会说中文的导游。虽然目前导游每天收入为2,000泰铢,但找导游还是有点困难。)
总之,关于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情况的分析都强调了两个方面:1.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重要性;2.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急缺。
(二)外国本土汉语导游培训情况总结
国内外关于外国本土汉语导游培训情况主要是从导游课程的重要性、导游课程的教学法、导游课程的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沈荭[4]探索了韩国庆州导游课程(本土汉语导游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论文中,沈荭强调“旅游汉语应该包括在非目的语国家中涉及旅游环节时所用到的中文”。此外,侯春晓[5]探索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泰国旅游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刘昕远[6]以《尼泊尔导游汉语》编写为例,强调了
国别化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编写的重要性。施欣洁[7]分析了旅游汉语在其任教的泰国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效果,探讨了泰国职业院校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旅游汉语的专项教学。蔡贵蓉[8]、王文琛[9]通过分析泰国旅游相关的汉语教材,对旅游汉语教材的编写及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刘兆熙[10]针对培养泰国本土导游汉语编著了《旅游汉语》,该教材以交际功能为纲,并辅助语言点解释,采用交际功能和语法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在语料选择上,选取泰国的一般旅游路线。此教材适用于有一定汉语水平的人。提到“旅游汉语”这个概念,不得不提及与研究“培养外国本土汉语导游”相关的另一个研究内容——培养外国学生学好“旅游汉语”以便来中国旅游的相关研究。比如,石慧敏[11]首次提出“旅游汉语”这个概念,就是探讨如何教外国人学好旅游相关的汉语以便在中国旅游。张晶晶、那英志[12]、黄艾[13]、袁伟、黄彦铭[14]论述了如何在泰国本土更好地进行旅游汉语的教学。项佳佳[15]、刘强[16]分析了旅游汉语教材的语体特点、使用情况。
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虽然“如何教外国人学好旅游相关的汉语以便在中国旅游的研究”和“如何培养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角度完全不同,但是,因为两者研究都使用了同一个概念“旅游汉语”,因此,该文把此方面的研究也简单梳理以便对比说明。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综上分析,受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带一路”等政策及东盟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赴东盟国家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东盟国家亟需本土汉语导游。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相关配套的培养模式、师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法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国内外关于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缺乏情况的总结比较到位。对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养在教材编写、教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但是还存在几点不足。
(一)关于“旅游汉语”的概念模糊不清
目前关于“培养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以在本国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文献中大都使用的是“旅游汉语”这一概念。而在“培养外国学生学习旅游相关的汉语以便在中国旅游”的文献中使用的名称也是“旅游汉语”。两种完全不同目的、不同角度的研究却使用同一个概念,以致有些研究培养外国本土汉语导游的文献在论述时把“旅游汉语”都归纳到“培养外国学生学习旅游相关的汉语以便在中国旅游”之列。例如项佳佳[15]、侯春晓[17]、施欣洁[7]等。
可见,当前培养外国本土汉语导游建设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概念。名不正,则言不顺。外国本土汉语导游的专题研究、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法、教材等方面都需要一个清晰的概念。
(二)培养模式的分析还有待深化
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关于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模式探索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培养目标方面
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导游专业知识或正在学习导游专业知识的东盟学生学习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着重培养与导游专业知识相关的汉语听说技能。使培养对象可以用流利的汉语为中国游客进行导游服务。然而,有些研究侧重强调培养东盟本土导游的导游专业知识,把汉语技能培养变成了专业知识培养。有些研究则过于侧重强调汉语技能知识的培养。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养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汉语技能培养、所以培养的汉语技能知识,应主要侧重于和导游专业相关的汉语听说技能。所以,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导游专业+汉语”,即“导游专业知识+汉语言技能”。
(2)培养方式方面
很少有文献专门探讨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方式。一般文献都是根据留学生汉语水平所分的班级初级、中级、高级班来进行培养。根据导游服务类型来制定培养方式的探讨几乎没有。比如,对于景点本土汉语导游,可以开设速成班。用一两个月时间学习基本的导游服务相关的汉语词语,强记某个景点的汉语介绍。
(3)培养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
大部分研究外国本土汉语导语的文献都认为,因为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玩”六个方面[11],所以本土汉语导游的汉语教学也从这六个方面进行。实际上,“吃、住、行、游、购、玩”六个方面是从旅游者角度总结的,而从导游角度来看,除了了解旅游者的这六个方面,还要求掌握“接团前准备、”“旅游者个别要求及问题的处理”、“接待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导游服务的相关知识”[18]等导游专业相关的汉语知识。而且,不同类型的导游,要求掌握的汉语知识也不相同。比如,景区(点)导游要求掌握的汉语知识面相对就少些。总之,要根据具体的导游服务类型来设计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法、教材等
东盟国家培养本土汉语导游已经受到东盟国家和中国的重视,各种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陆续出现,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本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本课题也将继续关注现行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养的情况,并总结和分析具体情况,为课题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可见,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队伍紧缺,且在培养名称、培养目的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三 可行性探讨
(一)良好稳定的大环境
自2004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以来,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国—东盟国家交通设施的改善、东盟国家对华旅游政策的制定增加了中国公民到东盟国家旅游的数量,促进了东盟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极度缺乏。对此,东盟国家和中国的相关部门或学者都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缺乏的困境。例如,2016年9月,在老挝万象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共同将2017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大又再次强调要“谈‘一带一路’”,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19]在这种良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下,进行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养有基本的保障。
(二)实际可操作性
培养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本课题主要从师资力量、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师资力量分析
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导游专业知识或正在学习导游专业知识的母语为非汉语的东盟学生汉语技能,主要是导游专业相关的汉语听说技能,使母语为非汉语的东盟学生能使用流利的汉语在其本土国家担任汉语导游。因此,需整合中国和东盟国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旅游专业、导游专业等师资、机构的力量。随着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一带一路”政策的施行,相关师资和机构完全能保障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训的实施。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整合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旅游专业、导游专业等师资、机构的力量
2.培养模式探讨
主要从培养目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研究。
(1)培养目的
主要是两方面的研究,一是为培养“外国本土汉语导游”事业正名。一是明确培养目的。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养首先必须“正名”,因为,目前关于“培养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以在本国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文献中大都使用的是“旅游汉语”这一概念。而在“培养外国学生学习旅游相关的汉语以便在中国旅游”的文献中使用的名称也是“旅游汉语”。两种完全不同目的、不同角度的文献却使用同一个概念,显然不利于外国本土汉语导游事业的发展。所以,本课题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培养外国本土汉语导游事业正名。
20世纪80年代,受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启发,我国开始开展专门用途语言教学,首次提出“专门用途汉语”概念距今也不过十余年。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汉语在全球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汉语学习中来。并且,学习汉语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研究,而更转向实用。因此,商务汉语、旅游汉语、医学汉语等专门用途的汉语教学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0]因此,建议以“导游汉语”命名课程名称。而针对不同国家汉语导游的培训事业,我们可以为之命名为“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培训”。比如,对泰国国籍的学生进行的本导游汉语培训,可命名为“泰国汉语导游培训”。
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养一定要明确培养目的。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养的目的和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及其他一些旅游人才培训目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自2008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16期。其目的一般都为“培养了一大批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及旅游管理人才”[21]而东盟本土汉语导游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导游专业知识或正在学习导游专业知识的母语为非汉语的东盟学生汉语技能,主要是导游专业相关汉语听说技能,使母语为非汉语的东盟学生能使用流利的汉语在其本土国家担任汉语导游。不是普通的按照汉语水平等级进行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更不是导游专业知识的培养,也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的培养。
(2)培养方式
根据东盟国家接受培训学生学习汉语目的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培养方式。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学习的目的主要和导游服务类型相关,因此,根据学生导游服务类型的不同,我们具体培训时应提供不同的培养方式。比如,针对景区(点)导游的学生,我们可以开设速成本土汉语导游培训班,利用一两个月时间强化学习与该景区(点)相关的汉语听说技能及景区(点)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汉语介绍。针对全程服务导语的学生,特别是常接深度游中国游客的导游学生,我们可采取东盟+中国两国地区培训方式。因为深度游的中国游客更追求文化方面的体验,所以对相应的本土汉语导游进行培训时就要多侧重东盟国家文化以及东盟国家和中国文化对比的汉语教授。
(3)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研究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和培养方式息息相关。不同的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的使用方面也要求有所不同。但不管哪种培养方式,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培养都应该侧重在汉语的听说技能方面。因此,课程设置应该是听说课程为主,同时东盟国家景点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文化的对比也是教授的重点。教学方法方面,主要以东盟国家学生学习的目的语,也就是汉语教授,以情景教学法为主,利用网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来进行教学。教材编写方面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现阶段针对性强的东盟各国本土汉语导游培养的教材很少。而极少的几本教材,有些是针对达到中级水平的东盟国家本土导游学生的,有些只针对导游服务的某些服务。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学者们继续探讨。本课题拟以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的汉语水平和导游服务类型为两个基本考虑点,研究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导游服务类型所合适的本土汉语导游培养教材。
四 结语
种种政策规定和旅游数据显示,东盟国家的旅游业受中国游客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队伍建设、导游汉语培训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我们可从导游汉语的正名、师资力量的整合、导游汉语培养目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努力推进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建设、促进汉语导培训体系的完善。该论文的探讨希望有利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汉语教学”中“导游汉语”的探讨,同时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另外,东盟国家本土汉语导游队伍建设、导游汉语培训体系的建设、“导游汉语”课程的探讨最直接的对象
参考文献
[1]www.cafta.org.cn来源:菲律宾镜报添加时间:2018-06-25
[2]www.cafta.org.cn来源:中国网添加时间:2018-07-09
[3]www.cafta.org.cn,2018-05-02
[4]沈荭,关于旅游汉语教学的若干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05(7)
[5]侯春晓.结合任务型教学的对泰旅游汉语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2.
[6]刘昕远.谈国别化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以《尼泊尔导游汉语》编写为例[A],第四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2015(5).
[7]施欣洁.泰国普吉职业学院旅游汉语口语教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
[8]蔡贵蓉.泰国旅游汉语教材对比研究--以《中文导游》、《导游泰国—曼谷》和《汉教口语速成课—导游篇》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9]王文琛.对泰旅游汉语教材建设构想[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10]刘兆熙.旅游汉语[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11]石慧敏.“旅游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04):19-25.
[12]张晶晶,那英志.基于项目的职业汉语教学——以旅游汉语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112-114.
[13]黄艾.浅议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旅游汉语专项教学[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03):56-58.
[14]袁伟,黄彦铭.基于网络的对韩“观光汉语”教学模型设计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03):97-101.
[15]项佳佳.旅游汉语教材语体研究[D].暨南大学,2013.
[16]刘强.《实用综合旅游汉语》教材及其使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6.
[17]侯春晓.结合任务型教学的对泰旅游汉语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2.
[18]曹华盛,张金霞.导游服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9]来源于腾讯新闻.
[20]张晟瑜.基于问题的旅游汉语教材建设构想--以教材《旅游汉语》和《埃及之旅》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1]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网页,2016年12月21日.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