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两学一做”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6 09:48: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部分高校研究生总人数中一半以上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并且有校外实习等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新群体,在对其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进行,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广泛性和经常性的要求,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两学一做;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

本文引用格式:周乔君,等.“两学一做”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9):121-123.

        随着我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视,高校的招生数量逐渐增加,其党员数量在高校也随之增长。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在学校,但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第二年以后一般都在外实习,这不符合高校传统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随着党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为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发展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1]迎来了契机。从“两学一做”的科学教育内涵出发,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应该集中在理论素养及党性修养上并在科研、生活、学习等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培养方案等实际情况,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创新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发展流程和管理政策,寻找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建工作新方法。在为国家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这也是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者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我国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科研型人才,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则更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是学生党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他们的教育、培养和管理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在研究生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规划。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个人而言,无论是从客观上学校培养模式的限制,还是主观上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年龄阶层的影响,他们大多数都形成了自我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到两年半时间,本身在周期上就比学术研究生要短,此外他们的培养计划中还包括了一年在校外的实践阶段,所以他们在校时间基本上也就只有一年时间。而反之要培养一个党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短时间可以促成,从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直到正式成为党员,这就需要起码两年的时间,所以这就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党建工作产生了矛盾。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情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相对复杂,除了有应届本科毕业生还有部分在职的员工以及其他一些同等学历者等,与单纯的学术研究生不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思想更为多元化。往往他们的党性认识较差,对党组织活动的参与性不高,在他们中间开展党建工作困难更多、阻力更大。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处于理性思维的学习和生活模式,思维模式大多数较为固化,往往注重短期效果,对于需要长期坚持,并很难一时见成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容易接纳,也有一些偏见,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政治理论学习,掌握党政方针的精髓内容。

\

 
二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一)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入党积极性不高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个人价值观取向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党积极性不高。研究生普遍较为独立,具有自己强烈的个人喜好,在理论学习、党组织活动上参与度不高,集体观念淡薄[2]。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交入党申请书人数比例较低,入党积极分子不能及时的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状况,吸纳优秀研究生入党较为困难。

(2)入党动机不端正,党性意识薄弱

       部分研究生加入党组织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入党动机不纯洁,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有更好的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党员服务人民的宗旨,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尤为突出;在本科阶段已经是正式党员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已经是党员就不需要政治理论的学习,主观上没有意识到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又因为繁重的科研和实践任务,把主要把精力投入在研究科研项目上。

(3)党员发展不被重视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党建工作不够重视,一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是近几年来才逐渐扩大,这使原来一直以培养学术研究生为主的众多高校在经验上无法快速跟进;二是研究生导师对专业研究生党建工作配合度不高,导师们更注重研究生的科研培养,忽略了自己对研究生在道德、政治、理想信念等方面教育指导,这导致了专业研究生党建工作基础薄弱。三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并无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较难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集中、系统地学习,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了解较少,政治理论储备不够。

(4)党员发展长期性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周期较短,这也同时缩短了对他们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培养考察周期。按照党员发展的正规流程,从入党积极份子发展为预备党员,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然而专业学位硕士总共在校时间也不过一年,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这必然产生以下几个问题:党员的考察培养及发展时间不充分;部分同学认为入党希望渺茫而降低积极性;还有一些优秀的同学因为时间不充足没能成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3]。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专业学位硕士党员的组织关系是在学校的,但除了第一学年在学校之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都在外实习,而对专业学位硕士党员的管理需求又日益加强。加上在外实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本身缺乏积极主动性,基本上处于失去管理的状态,既不能正常行使党员的权利和也不能履行党员应有的义务,更无法较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4]。同时,在外实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想要向党组织靠拢也出现了发展、培养等一系列困难。

(2)管理机制不灵活

       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日益增多,但基本上高校都在沿用在校党员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没有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特点,管理模式陈旧,没有形成一套匹配新形势下的管理机制。而在新形式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党员转正、党支部活动、党员民主评议等等方面,都需要做出一些改善,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3)教育学习方式简单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对于党的方针、政策解读普遍存在片面甚至不理解的情况。而在党课集中学习时,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一般通过简单的宣教,很难掌握课堂教学精髓,党员政治理论课程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难以消化,容易造成形式主义,无法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 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发展与管理机制创新探索

        “两学一做”是一次全面覆盖、全体行动的党员教育活动,所以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来说,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培养、管理上更有方向性,不仅提升了研究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还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感。但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党员发展、培养、管理无法在有限的在校政治学习时间内来给予完善和引导,需要将“两学一做”的要求贯彻到他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并采用新办法延伸至他们的日常科研、生活之中。

(一)构建党员成长记录,创新党员管理方式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特殊性,形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再到正式党员整个过程的成长记录,在理论知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同时增加志愿服务时数、参与支部活动等量化指标,让评价更加客观、真实。

         构建党委、党支部、班主任、导师(校外导师)“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管理模式[5]。党委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向导性作用;党支部贯彻党委的要求,开展创新型的校外党员管理和教育活动;班主任积极发挥班级领头作用,充分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党员思想教育。导师要激发研究生的入党积极性,在注重科研的同时,更加需要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研究生全面发展。

\

 
(二)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特色活动

       定期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主讲入党积极分子红色“微”课堂,致力于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中传播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研究生学生党员通过讲党课,理论素养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逐步增强,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日益到位,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安排各类校、内外研究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借鉴并创新研究生助管模式,根据每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在校内将党员分阶段安排到学院各个岗位进行志愿服务。在校外设立志愿服务基地,同时联系研究生实习单位进行志愿服务岗位设置。机电工程学院来自6个研究生党支部的107名研究生党员,分批在各个志愿者岗位上进行了服务。

(三)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组织建设

        一方面对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注重选优配强,要求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思想觉悟高、有服务精神的研究生担任支部书记,切实发挥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作用。另外,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党支部按照研究方向进行纵向划分,在同一党支部内包含不同年级,使得支部建设能够从老到新的传承下去,不仅加深了党建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也拓宽了学生交流的渠道,更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将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6]。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在外实习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成立专门的党支部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教育。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外实习时间较长,实行校内、校外联动发展考核模式。首先建立在外实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及发展对象的档案,确保可以及时联系。定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实践单位沟通,及时将他们的表现准确的向学校反馈,有利于学校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实现校内与校外的双重评价模式[7]。通过这种方式,使在外实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更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

(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要坚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各项适应新形势的合理制度。抓紧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发展手册、研究生党支部划分实施细则、研究生党支部志愿服务申请规范、研究生党建联系人培养方案等。在研究生党员日常管理、干部选拔等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并及时优化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党组织活动管理等机制,保证制度建设与时俱进[8]。

         对在外实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的管理上,由于他们不在学校并且分布分散,针对他们的管理在制度上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校外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一丝不苟的履行党员应尽义务,正确行使党员应有的权力,确保党建工作的严肃性,但同时应有适当的灵活操作,以人为本,不能生搬硬套,针对性的制定校外党费缴纳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思想汇报制度、校外党小组负责人制度等,要更加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莹.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160-161.
[2]蒋乃永.论高校的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01):81-85.
[3]台秀珍,刘振斌,付斌.构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与管理机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3(2):67-69.
[4]程家源,杨和健.论大学生党员在教育工作机制[J].黄山学院学报,2006,8(2):5-6.
[5]李冬林.试论高校党校对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J].湘潭大学学报,1994,36(3):3-5.
[6]余韵等.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06):1-4.
[7]李春阁.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与应对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51-53.
[8]陈复生等.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47-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