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云岭先锋APP在云南省高校的推广与应用,云南高校进入了党建信息化的第三阶段即智慧党建阶段。本文以普洱学院推广云岭先锋APP使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为出发点,分析普通高校智慧党建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成因,并给出对策。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云岭先锋APP;智慧党建;制约因素;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鄢翔.云南高校推进“移动互联网+”智慧党建(云岭先锋APP)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8):115-117.
一 引言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是最有活力有朝气的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但辨识能力弱,特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良莠不齐情况下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侵染。这就要求党的建设必须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实时化,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媒体传播条件下的意思形态斗争中守住阵地,提高党在网络世界中的话语权,使得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从管理走向治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1-6]。
二 云岭先锋APP推广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现象梳理
(一)行政推动,重形不重质
云岭先锋APP推广使用属于典型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省上不但有实施步骤,还有责任完成时间表,对各高校组织部也有明确的要求,并在省教育厅召开了使用培训会和动员会。各高校组织部的执行力也确实都不错,以普洱学院为例,普洱学院组织部部长高度重视,亲自抓落实,在规定时间内使得整个学院的云岭先锋APP安装和实名登陆使用率达到了100%,云岭先锋APP系统的后台报表确实十分好看。但是笔者作为亲历者发现,除了各支部书记因为工作职责会经常登陆外,普通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二次登陆,三次登陆APP的少之又少,应该说相当一部份党员首次实名登陆后,云岭先锋APP就完全变成了手机上的一个图标,装了不用绝对不是个别现象。
(二)支部书记们不想用、消极用、过度用、不善用现象突出
在推动云岭先锋APP落地普洱学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上了年纪的支部老书记不想用,对智慧党建有抵触,他们认为党务上网风险大,出错不好改,舆情容易失控,要担责,而用老办法办理则风险会小很多,有火也好灭。而部分中年支部书记则认为云岭先锋APP的推广使用就是一项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是一阵风,等风头过了也就过了,学院组织部赶一下就动一下,不赶就不动,采取消极使用的方式,既完成任务又尽量减少麻烦。
而刚刚提干的年轻支部书记们则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他们几乎都是使用移动互联终端的“老司机”,云岭先锋APP的推广使用正对胃口,支部管理工作是更方便、消息传递更便捷,事事都用APP,长此以往无形中必然会削弱支书的桥梁纽带作用,疏远干群关系。年轻支部书记们对云岭先锋APP还存在不善用的情况,例如有学生党员使用APP发表了不当言论,经验老道的老书记一般都会冷处理或谨慎表态,而年轻的新书记们则往往难以谨言慎行,年轻气盛的后果是火越扑越旺,而“移动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性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账户安全意识不强,在台式机上使用手机模拟器登陆现象突出
笔者作为推动云岭先锋APP在普洱学院使用的技术员,在培训支部书记们时引入了手机模拟器的使用,本意是当支部书记们偶尔开会忘记带手机时,可以使用手机模拟器登陆云岭先锋APP从而方便各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但实际使用下来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支书立即爱上了这种方式而彻底放弃了手机,直接在办公室电脑上安装并指派了操作员,支部开会结束后直接关闭模拟器而不是先在模拟器上退出APP再关闭。这就导致了支部书记的账号处于高风险的境地,首先操作员会知道支书的账号和密码。其次,任何使用这台机器的人只要打开模拟器使用云岭先锋APP默认是支书的账号权限。
(四)对智慧党建的含义领会不深,理解泛于表面化
应该说绝大部分的支部书记“互联网+智慧党建”的含义领会不深,泛于表面化。他们认为他们只是云岭先锋APP使用者,而不是该党务平台内容的建构者,所谓智慧也仅仅是将线下的党务工作整体搬到了线上而已。对智慧党建理解的高度自然会决定使用的深度。
三 云南高校“移动互联网+”智慧党建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使用动因不足,缺乏长效动因驱动
云岭先锋APP的推广实践中可以看出智慧党建目前落地云南高校,主要还是依靠强制动因和服从动因在推动。普通党员登陆APP的次数显著少于支部书记,刨其深层原因不难发现,云岭先锋APP的推广直接与书记们的业绩相挂钩,因此书记们频繁登陆,这是典型的利益动因驱动。普通党员由于无长效动因驱动,因此登陆一两次后便束之高阁。
(二)态度摇摆,思想不统一
不想用、消极用、过度用、不善用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书记们对智慧党建态度摇摆,思想不统一。党建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正规性和严肃性,而作为体制内的书记们更是早已习惯了支部中的中心位置。当党建遇上“移动互联网+”后,产生的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复杂的化学反应,互联网天生具有去中心化、信息爆炸、数字鸿沟、泛娱乐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党建工作的不搭调导致书记们的摇摆和怀疑。
(三)智慧党建依旧是谋生的工作,而非生活中的事业
喜欢用台式机上使用手机模拟器登陆表面上看是网络安全意识差,但往深里看是其核心是要将云岭先锋APP的运用限于办公范畴,尽量不想使用私人的移动终端,力图把智慧党建划设至工作的范畴,将其与个人生活分割开来
(四)支部书记们只看文件不看书
智慧党建的理解重在智慧,对智慧的理解决定了对智慧党建的理解。笔者在推进云岭先锋APP落地的过程中与书记们交谈发现,书记们对各级各类文件看得都很仔细很认真,执行力也确实没得说,但是多数文件传达的是精神,是实施步骤,是任务,几乎不会系统的阐述概念传递知识。支部书记们开展工作只看文件不看书,这就导致了支部书记们的认知很难得到提高,理解一些新名词时往往泛于表面化,工作中缺少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沦为各类文件的牵线木偶,成为事务型工作者。
四 云南高校推进“移动互联网+”智慧党建的对策
(一)针对普通党员群体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使其成为使用云岭先锋APP的长效动因
虽然笔者认为信念动因是最长效的动因,但信念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操作中为尽快达到效果,进行必要的利益捆绑还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普通党员群体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升学、进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不合格的予以一定的处罚。
(二)针对基层的支部书记展开智慧党建理论培训,统一思想,端正态度
一定要帮书记们弄清楚智慧党建的深刻内涵,弄清楚会带来什么改变,使他们能放下包袱适应变化,统一思想积极使用云岭先锋APP。对智慧党建带来的变化,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后认为:智慧党建使得党务在网上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引发了党务工作的开放革命。智慧党建能实现信息的统筹和定向传输,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带来了党务工作的思维革命和工作方式革命。书记们可以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活动效果也可以量化、数字化,使得工作思维由因果思维转变为关联思维,工作方式也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警、事中管理,事后引导。智慧党建还把书记们从党务管理者、决策者变成了平台内容的建构者和数据分析师,带来了身份革命。
(三)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党建绝对不能止于工作日的8小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能体现一个党员的党性。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的作用在于教会企图把工作和生活彻底分开的支部书记们怎么做,同时形成一定的利益刺激,做得好会升迁,做得不好会降职,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佛”系领导们才不敢无为而治,才会在工作时间内兢兢业业,下班后有所作为。
(四)在各类文件中适当加入部分关键词的解释或说明
要书记们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专门读书显然不太现实,那要让书记们提高认知只能是在各类文件中适当加入部分关键词的解释或说明。以智慧党建为例,可以将智慧党建的定义言简意骇的直接写到下发的文件中。“智慧党建”是党建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形态。它将党建工作通过一体化网络平台集成,将纸质内容电子化,线下党建工作及服务群众工作流程化、线上化、数字化,以解决党员、群众与党组织的时空限制,更迅速及时地获取权威的相关信息,更便捷地办理相关组织业务、参加组织活动为基础,通过精准施策,主动推送,流程监督,指数评价,促进党建整体统筹、层级压缩、效率提升和自身优化,达到管理、服务和引领的定制化、精确化、个性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1):34-40+140.
[2]张小平,任怀艺,杨帆.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55-58.
[3]刘佳奇.黑龙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
[4]何川.“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7.
[5]孙会岩.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当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6]李阳.运用“互联网+”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
[7]翟云.“互联网+政务”:现实挑战、思维变革及推进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16(03):30-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