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5 12:21: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教育国际化也随之不断升温。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本文选取近两年国际学生人数有所突破的厦门UT大学为例,探讨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路径,为其他新建本科院校拓展国际学生教育规模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学生教育;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鲍红.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4):91-93.

         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华国际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的48.92万名国际学生在我国935所高校学习,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随着教育部国际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学生教育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更有效地发展我国的国际学生教育事业,中国政府提出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完善管理,保证质量”的来华留学工作原则。本文根据厦门UT大学的实际情况,为落实政府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促进该校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寻找了若干路径。

一该校国际学生现状分析

        厦门UT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建校以来,一直坚持“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外国专家引智”等的同时也注重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学校先后成为国家、省级政府奖学金、厦门陈嘉庚奖学金的合作高校,积极与10多所海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到2018年,有来自40个国家的139名长
期国际学生和70名短期国际学生。其中,各类奖学金生占长期国际学生总人数的93.5%。国际学生教育有学历教育和汉语培训,形成了学位生、语言生、短期培养以及实习、交流等多形式的发展局面。在国际汉语培训方面,开设了初、中两个层次的课程,并成功举办了两届英国国际学生夏令营。可以看出:近几年该校的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际学生总量增加、来源国家增多、培养层次扩展、专业类别拓宽。国际学生教育经历了从零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过程。

\


          分析该校2018年在校国际学生情况,可以看出尽管该校国际学生的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规模仍然较小,数量较少,与厦大、华大等高校仍有很大差距。学历生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等不发达国家,而韩国、日本和欧美等国对我国来说最大的国际学生市场,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各类奖学金生占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自费生所占比重很少,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需要加大这一块力度。笔者同事于2018年初对该校国际学生在教学质量与学习支持、学习生活与后勤保障、文化与社会融合三个维度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低,尤其对教学质量与学习支持中“参与学生活动的机会”最不满意,对于关乎国际学生生活便捷程度的“宿舍设施”、“宿舍管理”、“校园超市”、“实验室设施”等后勤保障满意度尤其偏低,对文化与社会融合中“学生社团活动”、“留学生新年晚会”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最高。
\


二 发展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若干路径

        所有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该校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绊脚石,为了使该校能有效开发国际学生教育市场,在厦门这么严峻的国际学生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客观而理性分析,寻找有效路径。

         路径1,全员重视,充分认识到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力的提高,国际学生教育在国家对外交流合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政府和高校对于国际学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及其特殊性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地方政府对国际学生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该校主要依靠国际处的“小众”群体实施对国际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对国际学生教育影响力更大的“大众”群体,如教务系统、学工系统以及专业教师等还没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国际学生教育将促进学校整体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将拓宽全校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对国际学生教育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在财务、人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路径2,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1)认真制作学校简介、招生宣传片和国际学生招生简章,设计精湛、内容详实、特色突出、图片精美的国际学生招收简章,能在第一时间博得学生眼球,心生来校求学的欲望。

       (2)广泛宣传,除了向来访嘉宾推介,还要求该校出国进修人员能利用在国外的一切机会进行招生宣传。

       (3)高质量、有特色的招生网站是招生工作的另一个抓手,将网站尽可能做得生动、细致,搭建一个国际学生与招生老师有效沟通的平台。及时高效帮助国际学生将申请材料和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交,方便招生老师第一时间完成录取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少投资、高时效且广传播的特点,以强大的攻势来推销学校。

        (4)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向在校外教、国际学生推送学校招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以及重要活动信息。今年年初该校建立了LXXL微信公众号,及时宣传学校各项国际学生政策、推广传统文化以及介绍各种国际学生活动和他们的在校生活,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5)主动走出国门进行招生宣传,与各国优质高校、高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出访有潜在市场的国家,参加官方组织的品牌教育展,与当地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学生培养、交换、教师长短期进修等领域进行合作;与优质高中签订合作协议,由校方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来校就读本科各专业。2017年该校老师参加了印尼北京语言学院组织的教育展,成功推介了学校,与印度尼西亚明古鲁省国立第二、第五、第七中学签订合作备忘录,2018年7月以上中学的校长推荐了7名优秀高中毕业生申报“丝绸之路”高校自主招生奖学金项目,来该校就读国际商务、机械工程等本科学位。

         (6)与海外名校合作,通过开展“交换生”、“国际学术课程班”、“来华实习实训”等各类项目,打造国际学生的交流平台。2018年度该校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中欧奖学金”项目招收5名爱尔兰科克大学优秀学生来校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7)打造国际学生教育品牌,坚持“以质量为根本”,走品牌战略之路,集全校优势师资开展特色教育,全面提升该校国际学生教育的总体水平,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以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校就读。2017年首个汉语国际教育专班开班,学校、院系高度重视该班的学生培养,关心学生生活,经过一年时间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由于国际学生口口相传,今年秋季成功吸纳了15名学生,开办了第二届该专业专班。为适应东南亚市场的需要,今年该校倾力打造了国际商务(中国方向)英文授课专班,吸引了20名东盟学子来校就读。

\

 
        路径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素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质量的好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国际学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际汉语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整体师资力量不足。汉语言教学是国际学生教育的基础,国际学生汉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后续学历教育的好坏。然而由于科研压力、编制和工作量核算、跨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等因素影响,很少有优质汉语言专家对国际学生直接进行教学指导。目前的国际汉语教育主要由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青年教师承担。二是专业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随着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英语授课已经成为国际学生教育的必然趋势,而该校的专业教师对国际学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影响国际学生教育的瓶颈因素。2016年一名来自英国的英文授课研究生的退学值得该校在专业师资配备、教材遴选等方面三思。三是教育管理师资力量不足。当前该校国际学生的管理体系尚未建成,国际学生管理主要依靠国际处管理人员兼任,缺少综合素质好、外语水平高、跨文化能力强的专业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综合考虑国际学生的宗教和文化背景情况下,对国际学生主动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工作。对国际学生的管理处于被动“灭火”状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没有精力系统策划,组织开展系列教育辅导和文化体验等工作。

         路径4,改进学校硬件设施,保障后勤资源近几年该校国际学生入学人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学生宿舍、教学设施、食堂等配套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需求。

         (1)在实践中,国家和地方安全和外事管理等部门要求国际学生不要与中国学生住在一起,需要相对独立的住宿和学习空间。2015年暑假该校首次在思明苑9楼改造了国际学生男女生宿舍合计50间,此后每年陆续将原有的中国学生宿舍6人间改造成4人间、2人间,分散在思明苑、集美苑不同楼栋和楼层,给国际学生宿舍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建立一栋国际学生公寓,每层配备简易厨房才能根本解决该校国际学生的入住需求。

         (2)随着学校穆斯林学生越来越多,对清真食堂的要求越来越高,适时提供令穆斯林学生满意的餐饮,是吸引国际学生的又一有效措施。

          (3)健身房、游泳馆是一个国际化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国际学生的招生规模往往依据能够争取到的后勤保障条件来确定,安全、卫生、便利的生活条件是国际学生在校愉快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

         路径5,建设科学管理体系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国际学生管理制度。首先国际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国际学生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学校国际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国际学生工作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商讨国际学生工作重大事宜。二是学工处、教务处、国际处、规品处等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事务,保障国际学生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教学单位要结合国际学生的语言、心理和文化特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国际化战略、服务面向、优势和特色,结合招收国际学生的专业设置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四是系统建设国际学生的学生管理流程。当前国际学生的管理大多以事务型为导向,主要是帮助国际学生办理签证、居留许可证等来华手续,协助其解决在中国遇到的各类生活问题。国际学生遇到问题寻求帮助时会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学生问题不能及时高效解决,国际学生对学校产生负面情绪。学校应当依据国际学生文化和知识背景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好系统的国际学生管理流程,各部门相互配合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路径6,提升国际学生教育质量构建以“社会需求”和“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国际学生质量趋同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根据国际学生教育特点,细化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二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进一步完善与国际学生相关的质量内涵数据,做好常态化数据采集与监测。三是构建国际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强化质量信息反馈与利用,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教育教学质量。

         路径7,丰富国际学生课外活动鼓励国际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自愿参加我国在重大节日举行的庆祝活动;组织国际学生自愿参加公益性活动。在校内成立联谊团体,并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推动国际学生与社会的正面良性互动。

三 结语

         总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要发展国际学生教育事业,需要学校顶层足够重视,从教育硬件配置和教学管理人员软件配备两方面着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障国际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露瑶,陶柯贝.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留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厦门XL大学为例[J]教育科学,2018,8(01):302:305.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潘芳芳《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3]刘欣.重庆高校扩大留学生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郭薇.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探究[J].世纪桥,2012,(15):114-115.
[5]汪亭亭.浅析高校留学生管理问题的瓶颈及突破[J].管理视野,2012,(15):201: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