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运用项目教学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零售方向课程组进行教学改革,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实施设定的项目,通过后台实时数据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检验,打通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连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自主性,考核方式上避免了教师主观评判的弊端。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零售课程;校企合作
本文引用格式:索理.项目教学法在服装零售课程组中的实施和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05):73-75.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1]
一项目教学法在服装零售课程组中实施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有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服装零售课程群的项目教学法,有以下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服装零售课程群教学的针对性
服装零售课程是由14门主干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些零售管理课程的知识在不同的课程里存在重复讲解的现象。实施项目教学,将各课程之间的界限打破,用市场营销行为重新构建课程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就解决一个问题达成一个目标进行跟踪,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二)有利于保证零售课程知识体系的时效性
服装市场的变化是频繁的,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对市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不同市场状态下,营销理论中的某些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差异,为了保证课程知识体系和知识的时效性,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定要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保证了学生知识的更新。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提高实践能力
实施项目教学,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学习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主要是给学生以引导和答疑。[3]这对教师的要求并不是降低了,而是要求更高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知识点,主动传达给学生,而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要解答的知识点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想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对给予学生做的项目必须有一定的经历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真正“双师型”的素质,既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同时,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不仅要给学生解答疑难,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主动去探寻知识,以满足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二 服装零售课程组授课现状
(一)课堂讲授加案例分析方式进行授课,理论性强,实践性差
零售管理类别的课程,基本上都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讲解,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理论,教师也会带学生进入市场观察,或是展开案例分析,提高分析能力,但这些教学方法也存在纸上谈兵的可能,到底分析完成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市场的应用中是否可行,并没有相关数据支持。
(二)课程体系围绕营销的几个重要节点分开学习,不能将营销理论综合应用
教师在不同课程中进行营销理论讲解时,都存在按照已经形成的惯例就营销的四个因素进行讲解,但是不同的市场情况,不同的产品特点,四个因素的权重存在差异,在营销的过程中能够对营销结果起到不同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在企业中将想法付诸于实施的可能,所以不能将四个因素按照市场特点进行整合,存在割裂知识的现状
(三)缺乏知识应用效果的验证
教材及课程讲授中阐述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存在不能实施的可能,理论上的解决方案是否并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知识都缺乏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的真实结论和验证。
(四)教学评价不客观
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模式,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构成,作业一般都采用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论题的方式,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完成。课程教学评价注重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评价主体基本上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去,无法做到客观、全面和公正。
三 项目教学法的改革目标及内容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4]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是实施项目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将授课方式从单纯的课堂讲授变成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上对服装公司营销和零售方案具体实施,通过项目方案设定和实施,并监控效果,检讨方案,使学生形成贴近实际的服装零售知识体系,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三)课程考核评估方式的转变
评估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操作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评估方法的过程依次为项目报告、多媒体演示、实际效果展示、讨论和经验交流、教师和专家点评、改进及优化。
四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服装零售课程组项目教学模式由“项目目标设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成果展示与评价”四个环节组成,零售课程组教学内容贯穿该模式的所有环节。
(一)三门课程项目教学法实施方案
零售课程组项目教学法实施首先选定《服装市场营销》、《服装网络营销》和《服装消费者行为学》三门课程展开。将三门课程中理论有前后关联的部分,以及实操过程中紧密关联的知识点优先选出,作为项目目标进行设置。
《服装市场营销》与《服装网络营销》课程的理论基础都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核心4Ps在服装实体店铺和电商平台运作时,根据销售渠道的不同操作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核心理论并没有改变。所以设计项目目标时,以市场营销核心内容作为基础,在实体店铺和电商店铺制定不同的计划和实施方法。服装消费者行为在《服装市场营销》和《服装网络营销》中是一章的内容,仅对消费者划分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讲解,《服装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从消费者心理学出发,详细阐述了消费者心理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因和外因进行讲解,并分析了消费者个性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将三门课程中基础的理论进行课堂讲解,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并相互贯穿的知识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实施的结果进行课堂小组分享和讨论教学。
三门课程项目教学与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1.合理设置项目目标。要使项目教学模式的效果达到较好的预期,合理的项目目标设置是关键,项目目标的设置要结合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特点,结合教学目的,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
2.合理策划教学流程。对具体实施环节与流程进行反复思考与调整,流程与项目目标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自学积极性。教学流程要具有可控性、可衡量性、可复制性。[5]
3.合理整合不同课程内容。服装零售课程群是多门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结合的课程整体,每门课程间具有知识的相互深入性和连贯性特点,在设置项目目标和教学流程时,需要进行多门课程知识的整合,将相对独立的知识进行课堂讲授,具有实践性的知识,按照不同项目目标进行分类实施。
4.调整课程评估方法。[6]对教学效果的评估贯穿于项目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从学生开始策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始进行性评估,实施的过程及最终的效果也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中除了用相关的数据进行,还应该引入企业人员参与,让学生的想法更切合市场实际。
项目将在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零售方向的两个年级实施,从教学效果上,能够提升学生市场实际运作能力,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体系上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教学方法成功后,将在服装设计与工程的多门课程中进行改革,最终打通服装工程中多个节点知识的连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汝盛.将工程项目引入到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J].福建电脑,2010(6):192.
[2]刘娟.项目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7(9):91-92.
[3]冯庆华,刘通,赵益维.项目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6):151-152.
[4]雷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48,86.
[5]陈鹏.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8(4):109.
[6]陆明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7):2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