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写作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3 11:31:24 文章来源: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综合全国高等院校来看,农林类高校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总体偏低,主要是对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面严重不足造成的。文章基于科技论文的特点与要求,分析科技论文的布局与结构,阐述撰写要领与创作要点,简述书写标准和行文规范,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论文写作;撰写要领;行文规范

本文引用格式:李浩然等.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写作[J].教育现代化,2019,6(7):25-27+71

On The Writing of Scientific Papers Li Hao-ran1,Chen Rui-jia2,Chen Guang-yan1,Lv Shen-jin1,Wang Hui1

(1.College of agriculture,Linyi University,Linyi,Shandong,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Yunnan,China)

Abstract:Comprehensive nation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 writing in Chinese colleges of agriculture is generally low,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serious insufficiency in the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 writing ability.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sci-tech pap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yout and structure of sci-tech papers,expounds the essentials of writing and the main points of writing,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written standards and drafting criteria.

Key words:Chinese colleges of agriculture;Sci-tech paper;paper writing;writing essentials;writing standard

          科技论文的发表是人才发现的重要渠道,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科技工作者学识水平与业务素质的集中体现。据统计[1],自1997年至今,我国农业科技论文的发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农学在全国10强学科中位列第8,但是农林类高校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却不容乐观,在此方面仍处于劣势的地位。陈立钢、刘浩驰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除了受到学科的限制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生源基础较为薄弱。麻开旺、冯书营在《我国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之我见》中阐述了当今中国高校本科生在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欠缺[3],常青云、臧晓欢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表明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远达不到要求[4],张国强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中指出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善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完善科研思维模式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5]。

一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技论文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科技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形式,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进步重要的文件记录与信息来源。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6],[7]。科技论文侧重于对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对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这是科技论文不同于其它题材文章的最大不同。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有效性和规范性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性

         实事求是,富有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最根本要素,也是有别于其它题材文章的最本质属性。科学性主要反映科技论文的方法论上,它不单单是描述有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相关课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所阐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科学性在科技论文中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表达具有科学性;二是内容具有科学性。

\

 
1.表达科学性

         表达科学性要求文章的整体构成条理有序,思维严谨明晰,符合一般逻辑思维的规律,语言言简意赅、逻辑缜密,不在不必要的论点上画蛇添足。如果不正确把握表达科学性,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犯概念模糊、语言表达模棱两可、一词多义等错误。

2.内容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内容科学性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在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获得的成果,其论点、论据、方法论等均需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并且在重复他人实验时可得出与原作者相同的结论或结果。内容科学性的具体要求为:一、应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和调查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二、要以足够多且精确的现象或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不能剽窃、伪造数据和成果。

(二)首创性

        内容新颖,富有首创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题材文章的特征所在。科技论文的首创性要求作者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并阐述出自己独到的理解,要求文章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是有所创新、有所提升的,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解释、复述或模仿,因此,科技论文必须在前人已有的理论或科研成果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

(三)逻辑性

         结构严谨,富有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通过演算、推理、试验等手段验证自己的论点是合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不能在没有进行研究的情况下或是缺少相关数据的条件下就妄下结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对大量的现象和数据进行严谨的判断、推理和分析,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才能形成过程严谨、层次分明、有理有据的文章逻辑体系和文章论点。

(四)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科研论文的发表是对撰写该科研论文的作者所作出的科研工作及为社会相关领域作出贡献的一种认可,其研究成果可被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

(五)规范性
 
       科技论文规范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献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推动人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科技论文在格式、内容要求,以及一些特殊领域,例如农林院校中会涉及到实验动物和实验植物的使用等方面,都应严格遵守国家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规范。

二 科技论文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论文的正文、参考文献等。

(一)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作者与读者直接接触的桥梁,一篇论文标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推广。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题名应简短明了、直击重点,最好不要超过20个字符。

(二)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参与人员所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更是表明对论文的著作权。署名人数不宜过多,同时应给出全部作者的工作单位及单位通讯地址[7],主要分为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对本科技研究或调查贡献最大的人,同时也为科技论文的主要撰写者;共同作者为参与本研究或调查的人员;通讯作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和文章书写的把关并担负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三)摘要

       摘要是体现文章精髓、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完整短文,是在全文的基础上对所做调查或研究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好的摘要可以让读者瞬间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基本的四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8]。

\

 
(四)关键词

        为了顺应现代化计算机自动检索的趋势,以便广大读者能够快速从众多期刊、杂志中选取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章及文献,作者应在摘要后根据本文所写重点给出3-8个关键词,最好不要超过5个。

(五)引言

         引言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引言不应该是实验原理的描述,而是本项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并添加相关参考文献[9]。

(六)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论文可以是现有错误的发现与更正、现有前提的否定与拓展、现有理论的分析与加深、理论与技术异域探讨与应用、创建全新技术、发现全新理论等,可以是对某个问题多方面的综合论述,也可以是探讨某个具体的技术问题[10]。为了层次分明,可以根据需要在正文部分适当的添加段标题或小标题。

(七)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7]。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在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三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初写科技论文,题目应简洁明了,直接突出所要阐述的问题,所涉及问题的数目不宜过多,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写作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内容的准备。就科技论文来说,就是要做好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并从中精简出对论文写作有用的数据,再将其制作成相应的图表,并辅以正确的分析、比较和利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数据制作的图表应与论文主题衔接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让论文更有说服力[11]。论文图形质量影响论文质量。

         图中基本要素不可缺少,且要保持图文的一致性[12]。在科技论文中常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比数据、分析结果等,所以经常利用表格来记录数据或进行事物的分类以代替或补充文字叙述。在设计表格的过程中应做到全面、深入分析,以保证表格的简洁性与可读性[13]。

          由于科技论文在完成同行评议后,一般还需要经过编辑加工、校对、质检、核对清样等步骤才能正式发表[14],所以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四 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的写作现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振兴乡村”等战略的实施,农业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农林类的高校是我国培养农业相关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地,而高校科技论文的发表便是评价一所高校学术成果最为直观的指标。受到学科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较其它综合型高校的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正在逐年减小,从F5000平台的论文收录情况分析来看[15],2012年-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在农林院校的前三位,收录论文均达30篇以上,而从对论文的主题分析来看,农林类高校的论文产出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因素,比如中国农业大学以研究玉米为主;南京农业大学以水稻、棉花为主等[15],不同的农林院校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农业问题,因地制宜的进行细化而深入的研究,也是影响科技论文写作的一重要因素。

          除了地域的因素外,人才的培育与引导则是另一重要因素。根据我国对32所农林高校校长学术论文产出的统计来看[16],地方性农林高校校长的学术论文产出以“量”为主;而“211工程”、“985工程”农林高校的校长则是以“质”为主,校长是众多师资力量中的一个单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

         必须指出得是,本文所引用的分析结果并非严格精确,因为影响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论文产出的因素众多,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影响科技论文的产出因素来透视我国农林类高校学生整体的科技论文写作情况,综合来看,不论是地方性农林高校还是重点农林高校,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规范指导始终是重中之重,相信在高校的正确引导下,农林高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一定会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蓉英,王宏广.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业[10]学教育(中英文),2018(39)41-45.徐风,黄樨,孙万砚.科技论文的撰写要领[J].大众科科技导报,2000,2(1):76-80.
[2]陈立钢,刘浩驰.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11] 技,2018(20)111-118.肖俊英.英文科技论文撰写方法及技巧分析[J].媒介新作能力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10(40):15-18.
[3]麻开旺,冯书营.我国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之我见[J].[12] 论,2018(2)60-61.姜小兰,占学军,刘运飞.提高科技期刊论文图形质量的几高教学刊,2018(13)119-121.
[4]常青云,臧晓欢.“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  点措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163-167.践[J].新课程研究|教学微观,2018(08)80-82.
[5]张国强.《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9)102-103. [13][14] 郝秀清,姚佳良,杜清玲.科技论文表格简洁性和可读性编修2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71-74.侯修洲,黄延红.基于逻辑原则的科技论文自动校对方法[J].
[6]《实验室科学》编辑部.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J].实验室科学,2013,03:45.[1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920-924.
孙颉.基于F5000论文的农林院校比较研究[J].情报探
[7]韦凤年.怎样写科技论文[J].河南水利,2006,09:37-39
[8]边书京,杨锦莲,张志钰,陆文昌.科技论文编校中的常见疏
[16] 索,2016,03:47-49,72.高江勇.农林院校大学校长学术影响力探析——基于我国32
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177-180.
[9]周炎.通过化学实验报告改革提升大学生科技写作水平[J].化  所农林大学校长科技论文产出分析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5,08:13-17.教育现代化·2019年1月第7期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