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化学专业师范新生实验技能网络自我检测平台建构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2 14:19: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明确了评价化学师范新生实验技能的标准;根据历届化学师范新生的实际情况,借助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构了一个以强化师范生实验技能、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的自我检测的网络学习平台,以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自主成长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技能;评价标准;网络平台;自我检测

本文引用格式:李丹,等.化学专业师范新生实验技能网络自我检测平台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9,6(04):132-134.

         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教师素质和基本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创新意识,能胜任中等化学教育与研究的教育工作者[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年)》指出中学化学教师应该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能胜任中等化学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则应具备实验演示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改进能力,这些能力具备的前提是掌握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院设置了六个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其中《基础化学实验(I)》的开设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其功能是衔接与发展:一方面复习巩固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发展学生将理论与实验技能结合起来的定量实验设计与应用能力,为学生熟练运用实验探究方法获取化学知识做铺垫。但本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就有的功能。历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院一年级大部分新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非常薄弱,动手能力差,观察能力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弱,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创新精神欠缺,中学阶段应掌握的实验技能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是空白。所以,如何有效发挥《基础化学实验(I)》的教学功能、促进我院专业师范新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 化学师范新生实验技能现状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高中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实验技能[3]:

     (1)能熟练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能够自己组建简单连接仪器并使用,掌握加热、搅拌、分液、萃取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教材、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会定容、转移的等基本操作;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我们通过对2015至2017三个年级153名新生进行连续调查发现:上《基础化学实验(I)》之前,高中要求的实验技能达标的学生不到10%。进了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很多同学一头雾水,不知道常见仪器的名称,不清楚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本该在高中阶段就掌握的基本操作却非常陌生,甚至对如何手持试管都不会;修完《基础化学实验(I)》后,还普通存在以下问题[4]:

    (1)认识常用仪器名称、规格,但不知道其使用注意事项;

    (2)极少同学知道常用仪器洗涤、干燥全部方法;

    (3)学生数据处理能力较差;

    (4)实验过程中仪器的选取完整性差;

     (5)实验设计能力较差,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

\

 
二《基础化学实验(I)》教学现状分析

         为提升化学专业师范新生的实验技能,《基础化学实验(I)》大纲的要求,通过十个实验33个课时
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下实验技能[5]:

       (1)能够说出常见反应发生容器、试剂取用仪器、溶液配制仪器、试剂加热仪器、实验组装部件等的名称、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能够熟练使用滴定管、移液管、量筒、量杯、试管、烧杯等仪器;明确具体实验中各项操作的要点;

      (2)知道选择仪器、药品的依据和方法,在实验中能够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药品,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3)保证仪器及基本操作的使用合理、科学,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可替代的仪器和药品,能够规范、熟练、独立完成实验,能够明确实验操作要点,具有实验安全意识;

      (4)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及时如实做好实验记录,能够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计算,能够解释实验结论,对实验中出现不符合实验预设的问题能够分析和解释原因;

     (5)根据不同类型实验的实验报告格式正确书写,书写实验报告应字迹端正、简明扼要,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实践证明,由于新生的入学起点低,加上《基础化学实验(I)》的课时有限,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达成上述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借助网络泛雅教学平台建构了学生实验技能网络自测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三 实验技能网络自测平台的建构

        要切实发挥《基础化学实验(I)》的教学功能,首先要将新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未达成的目标补上,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使学生达成新的学习目标。为此,大创团队成员设想,可以建构一个网络自测平台,使同学们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及自我检测,弥补高中阶段实验技能未达标的缺陷,为顺利学习新的实验技能做准备。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借助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初步建构了化学专业师范新生实验技能网络自测平台。下面以“粗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为例说明具体建构过程。

       第一步,明确每个实验主题需要用到哪些实验技能,分析每项实验技能高中毕业后应该具备的还是大一阶段要新学习的。在此基础上制定每个具体实验操作的自我检测评价标准[6]。

       第二步,网络自测平台学习模块的划分。根据每个实验主题的评价标准,我们设计了实验前预习、课堂实验技能自学视频、实验后作业三个模块,功能分别指向弥补高中实验技能的缺陷、提升课堂实验技能的学习效果、课后强化巩固新学到的实验技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实验前后问题、视频演示、问题答疑、实验反思与改进等模块的具体内容,按顺序整理好材料。

       第三阶段:平台的建构。按中学实验技能达标测试、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三个时间段,分别将第二阶段录制的视频、相应评价标准、实验前预习题及答案、实验后作业题及答案上传到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相应的模块上,最后完善互动模块。

        第四阶段:按三个时间段依次向2017级新生开放学习平台,观察平台的使用效果。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整理平台应用成果。运用教育测量评价相关理论,对整个课题进行总结、评价、反思。

\


四 实验技能网络自测平台试运行效果评价

        经过大创项目组成员一个学期的努力,大一新生实验技能网络自测平台基本成型,并在2017级化学班学生中试用。同学们反映,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有至少四个方面的优点:打破了实验课时少的局限性;能很好地弥补中学化学实验技能的缺失,不影响新技能的进一步学习;由于课前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实验课上多了独立动手和思考的时间,化学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了;不再感到实验课是混时间了,更愿意走进实验室进行探究。遗憾的是,这个学习平台不是在我们刚入学就开放的。

         从同学们的反映中可以看出,大创项目组成员建构的实验技能网络自我检测平台,从传统的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更灵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能关注化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只单单的重视实验结果与结论。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能提升学生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由于平台的建构过程滞后于大一新生的学习进程,所以此资助平台的试运行效果是在2017级化学班新生第二学期评价的,可靠性还有待于在2018级化学专业新生中进一步测评。

参考文献

[1]李丹.基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化学工程学院2015级化学班学生实验能力跟踪研究[D],西安文理学院,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年)[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蔡文艺.真实性评价在科学探究技能评价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黄宏升,代纪林.无机化学实验考核体制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11,38(06):231-232.
[6]陈思静,肖琦.师范院校“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28):5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