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创新模式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2 09:34: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环节,随着高校管理和思政工作不断下移,高校教师党建工作育人功能不断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过程遇到的瓶颈,提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科研育人平台”和师生支部共建等措施,探索“教学、科研和思政融合式教师党建育人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建;育人;创新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郭强,等.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创新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8):13-15.

Exploring the Innovation Mode of Party Building and Education in the Party Branc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GUO Qiang,MAO Wei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Shaanxi Xi’an)

Abstract: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the Party branch of college teachers is the key link of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ith the continuous downward shift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the function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and proposes measures such as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a classroom reform of“courses thinking”,a“scientific education platform”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branches,exploring the“innovative model of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teachers and institutions.”

Key words:College teachers;Party building;Educating people;Innovation model

          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师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急剧发散,思想政治问题和管理难度日益加剧,高校教师党支部自身建设和育人功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教师党建育人工作要创新模式,结合高校自身实际,与时俱进,将教师本职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升党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功能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广大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阵地及师生之间交流联系的桥梁,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和学生培养及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党员是国家高等人才中,政治站位正确,思想纯洁、业务精湛的代表,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和社会服务起到关键作用,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和稳定[1]。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有战斗力的基层组织,能够凝心聚力,有效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全面贯彻“十大育人体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组织保障。人才培养是高校和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大学生作为高校教师培养的对象,是社会未来建设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提升思想,塑造人格,锻炼能力,建设理想的重要阶段,需要更为有力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握提升师德师风的主线,在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育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并提出“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它还面临严峻的挑战。

        1.教师党支部自身建设的不足,使得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难以保障。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3],使得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滞后,把关不够,“三会一课”不常开、不认真开,教师党员管理不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现象,导致部分教师党员政治战位不高,先锋模范作用未有发挥,部分党支部书记选人把关不严,党务、业务能力不足[3],不能带领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因而无从发挥育人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难以结合。[4]历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执行,专业教育由专业任课教师完成,两者交流甚少。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过分分离,加之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轻视思政教育。

          3.大学“自学式”教育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导向,使得学生与教师交流屏障普遍存在。对于本科生而言,除了课堂教学互动外,少有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学生的育人需求难以补足。对于研究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使得学生在思想与成果互相促进和提升上不够。

三 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创新模式构建

         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工作要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建立“教学、科研与思政融合式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打造德才兼备的党员

       教师育人团队,建设师德师风提升长效机制

       1.以“论”促“学”,加强师德教育。[5]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以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师德失范问题入手,以问题促思考,增进党员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学习”“讨论”结合全员参与模式,通过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以“论”促“学”,加深教师对师德师风内涵的理解,弘扬高尚师德。

        2.加强宣传,促进形成良好风尚。教师党支部要将师德宣传工作作为支部党建工作的重点环节,实现师德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三会一课”宣传普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挖掘支部教师的师德宣传素材,制作“党建慕课”、“名师风采”等内容,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学院优秀教师,充分展现我院教师的良好形象,宣传我院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坚持营造以“标兵”促“先进”的学习氛围。

         3.强化师德考评、健全监督体系。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完善师德规范和考评标准,依托支部建立教师个人的师德档案,并严格管理,年底实行师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运用到职位晋升、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绩效考评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师德档案记录还作为教师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党支部要健全师德监督体系,设立监督信箱和举报电话等渠道,推动师生共同监督。

(二)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日常的教学中,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要有机融合,要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讲述科学巨匠、党员科学家在科研中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分用献身的先进事迹,渗透专业领域的历史使命和传承,展望专业学习及行业从业对个人发展及成才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勇于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意志,激发学生投身行业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同时通过党建慕课和微课、网络平台宣传学习等“互联网+党建”手段进一步促进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三)加强科研攻关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师生科研团队战斗力,搭建科研育人平台

          要充分发扬教师师德示范作用,一方面鼓励学生掌握学术前沿,努力突破和掌握先进技术。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脚踏实地,积极投身国家和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突破核心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努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引领师生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科研组会、系会等组织形式中,通过学习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的先进事迹与科研精神,弘扬正气,宣传主旋律,将党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变成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潜心钻研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示范辐射作用,起到育人的作用。

\

 
(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视思想育人功能提升

       1.通过建立党建活动室和读书室,形成学院师生学习园地;同时,进一步将支部工作制度向下延伸,安排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等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和学生社团工作,引导学生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以上两个手段有机结合,使学与做协调开展。

       2.通过个人谈心、科研组会和班会等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党政领导、教师党支部书记、教授讲党课,党支部主题学习日,党建读书会等活动创新“三会一课”制度,增强“三会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新进教师培训和高端引进人才引领,宣扬党的优秀传统和时代先进性,积极吸纳他们加入党组织,增强党员水平和素质。

        3.针对当前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缺乏职业认同和追求安逸的问题,结合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国家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引导学生提高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素质。在课堂教学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事国家急需领域和有战略需求的工作,为祖国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4.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系会,宣传身边优秀师生党员的先进事迹,鼓励广大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发挥良好的辐射作用。

          5.开展师生支部共建[6],以党建促交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完善的相互交流机制,促进党员教师之间的交流,激发党员积极性,推进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展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与学生社团手拉手等活动,加强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的联系,通过参与学生党支部主题活动、指导学生社团科技活动和竞赛、师生学习分享、师生联合科技服务日和科技扶贫等实践,促进师生支部共建和学生健康成长。

四 结语

        未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必将以“育人”为重点任务,本文抛砖引玉,提出高校教师党建育人工作新模式,该模式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一定程度解决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武装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思政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建晖.筑牢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基础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85-88.
[2]陈亚,尹小花,胡娅.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型探究[J/OL].教育现代化:1[2019-01-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9354.G4.20171120.1942.003.html.
[3]骆军,龚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32-34.
[4]刘驾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9):305-307.
[5]李昌郁.新时代中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1):142-143.
[6]蔺伟,王雪.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原则和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101-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