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前教育声乐考试改革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0 14:51: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声乐考试主要是为了考察和检验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的程度以及学生课后练习的情况,是检验和总结学生学习成果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形式。笔者结合声乐教学实际,从学生人数、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方式几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考试改革进行探析,希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整体声乐水平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考试改革;形成性学习;教学实践;舞台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吴艳.学前教育声乐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01):46-48.

一改革原因

         原有的声乐期末考试,学生从本学期所学歌曲里挑选一首曲子进行演唱,本系教师根据学生现场表现打分,最后平均分与平时成绩结合,就是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与努力程度。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到了考前半月进行突击,凭着基础还可以拿高分;有一些学生平时很刻苦努力,表现也不错,但期末考试时临场发挥失误,反映不出真实水平。为了改变学生抱着基础好不学习也能得高分的固有思维,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评价,让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到琴房练习歌唱和发声技巧,学前教育声乐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二 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改革思路

(一)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


         声乐教学法与声乐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在《声乐》课学习基础上开设《幼儿园音乐教学法》、《声乐教学法》课程,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当今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现状,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结构重新定位,确定我们的培养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歌唱家,要以社会需求为框架,改革我们的教学体系,从学生的学习、就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并从中获得乐趣、获得信心、受到教育。与校内外幼儿园建立实习基地,把声乐教学与幼儿园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分阶段到幼儿园进行声乐教学观摩、实践,提前熟悉幼儿园音乐课所需技能、上课流程,将岗位所需能力变为自身学习的目标与动力[1]。

\

 
(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思路

      制定详细教学日历,严格按照教学日历开展日常教学,制定各环节考核表格,按照考核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1.考试常态化进行,每月最后一周对所学歌曲进行阶段性回顾复习与现场汇报,每月汇报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评依据。

      2.规定学生每周每天到琴房练习时间,实行打卡制度,学生每次进出琴房在管理员处打卡或登记,课后学生到琴房练琴、弹唱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3.每月进行特色主题活动,举行多种形式的汇报演出,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4.开展“一生一歌”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自选一首歌曲,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室面向幼儿园学生和非本专业同学讲授一节唱歌课,试讲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考评依据。

       5.期末考试在音乐厅进行,学生在每学期所学歌曲范围内进行抽签演唱与弹唱。

三 改革措施

(一)明确考试指导思想,改革教学理念


         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在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声乐教学与考试。幼儿歌曲的弹唱是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实践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技巧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歌唱艺术的发声原理、呼吸方法、共鸣技巧、咬字吐字的要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对声乐作品的演唱水平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同时提高弹与唱的配合能力,以适应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和发展。[2]独唱歌曲要求流畅、准确、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弹唱要求和弦配置正确,双手配合协调,以弹为辅以唱为主,突出演唱技巧与感情。

(二)提倡小班额教学,减少教学人数

         声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时少,学生多,教师没有办法一一指导。所以需要进行小班教学。20人左右一个班,教师可以在课堂关照到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人数过多,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课堂指导时有些同学还没有轮到就到下课时间了,一节课问题没有解决又拖到下节课,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声乐进步慢,久而久之失去对声乐课的兴趣。所以提倡小班额授课,减少教学人数,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内容

        统一教材和教学内容,同一年级平行班级的声乐教学曲目内容应大致相同,学儿歌就都学儿歌,学民歌就都学民歌,教学进度、内容相协调,同一年级的教材进度相同,[3]学生学习时有可比较性,能看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从同龄人身上找到榜样的力量和作用,鼓励自己克服困难认真学习歌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会唱儿歌还要会唱成人歌曲,到幼儿园工作需要教小朋友演唱各年龄段的儿歌,每逢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宵节等节日教师还需要演唱成人歌曲来开展各种活动,所以在培养学生时就要从儿歌教学与成人歌曲教学这两方面内容入手。

         儿歌教学时按照幼儿园的班级年龄层次来分阶段教学,从小班、中班、大班各年级歌曲入手,结合幼儿园实际进行调研,节日、人物、动物、自然、古诗词等各类幼儿喜欢的歌曲,都可以纳入声乐课教学内容。一学期按照十六教学周计算,一周一首儿童歌曲,到期末每位学生至少会演唱16首儿童歌曲。幼儿发声方法和歌唱方法要单独讲授,学生学会了方法,在工作中才能运用自如。每一个年龄段适合演唱什么歌曲,给学生罗列歌曲清单,或者发动学生自己搜索感兴趣的儿歌,现如今比较流行的经典的儿歌也可作为声乐课补充教材。

         成人歌曲教学时,同样按照每学期16个教学周计算,一周一歌,学生可以积累不同风格的成人歌曲16首。一年可以演唱儿童和成人不同风格的歌曲32首。成人发声方法与演唱方法也要进行学习,歌曲可以选用经典中外民歌、中外艺术歌曲、各民族经典歌曲、中外合唱歌曲,广泛涉猎不同曲风的歌曲,在中外经典歌曲里提高学生声乐鉴赏能力和演唱能力。民歌教学时突出地方性、地域性,选择与学生成长地域相近的民歌,有少数民族学生的班级,更应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与自信,从而更加热爱歌唱本民族的歌曲,更好的传播本民族音乐文化。

\

 
(四)改革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体现不出学生学习性过程的积累与进步,增加月考和实践教学、舞台实践考核,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评。平时练习,学生自己录制视频,从中看到自己每天每周的进步;月考,学生对本月所学歌曲进行回顾总结,展现这一月的学习成果,从教师点评和自己的表现中找到本月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激励自己下月进行改正,每一次月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多经历几次,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就进步一次;舞台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与表演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排练经验与表演经验;教学实践,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歌曲经过再设计和编排,教幼儿园学生或者自己的同龄学生歌唱,在教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从学习、教学、实践多方面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单一告诉学生一个测评结果有用。

1.每月月考占30%

        月考在每月最后一周进行,学生从本月所学歌曲里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每一次考试教师针对每位同学的现场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演唱中存在的不足,给出建设性意见,为学生课后练习指明方向,注重从考试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而不是将学生考倒考垮,月考不是目的,其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加强平时学习的手段;每一次月考都有进步,都有收获,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月考录像资料师生共享。月考时教师用心记录学生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考试后针对每位学生情况进行点评,找出问题进行解决。

2.期末考试占40%

        期末考试采取现场演唱形式进行,从本学期所学歌曲中进行抽签,提前一周抽签决定考试曲目,学生可以采用自弹自唱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他人伴奏自己演唱的形式,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要突出演唱的功底与情感。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在每个学生的演唱中写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考完试进行总结。

3.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分课后练习、舞台实践、教学实践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学生都要进行,课后到琴房练习时学生自己录制视频,从中看到自己每天每周的进步;舞台实践,每一次月考都在舞台上进行,学生体验舞台歌唱的状态,锻炼心理素质;歌唱成熟,发声技巧运用好的同学还将参加学院、学校的大型晚会,登上更高的舞台实践,增加舞台表演能力与实践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舞台排练经验;教学实践,学生需要分组进行,小组成员共同选定歌曲进行设计编排,联系幼儿园或者同龄人进行歌曲教学。

(五)改革评价方式

          采用录像机全程录像再结合文字评语全方位立体评价。每一次考试,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除了按照评分标准给一个具体的分数,还要结合学生实际表现,用专业术语进行语言评价,对学生现场演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为考试结束之后找到努力的方向。[4]期末考试是声乐课的考试结束,但更应是声乐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去改进、去提高。考试有专业的录像机全程拍摄学生整个考试过程,考试结束会给学生刻盘,每人都有一份光盘,考试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光盘看到自己的表现,教师也有一份光盘,可以作为声乐试卷保存。这样立体的试卷呈现形式比单独给学生一个用数字衡量的分数有意义,学生既可以把考试光盘当成自己学习成长的记录,也可以从中发现自身歌唱存在的问题。用音频视频记录学生考场表现,用语言给出具体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富有生命力。

四 声乐考试改革成效

         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学习常态化,而不是应试式学习。琴房有琴声歌声,自弹自唱能力加强,舞台表演与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可以胜任幼儿园的日常歌唱教学活动,有自我再学习歌曲与教授歌曲的能力,这些都是声乐考试改革之后能见到的成效。

(一)弹唱结合自如

         在刚开始进行声乐课教学之前,对班里所有同学的声乐水平摸底,做好第一手资料记录,声乐学习进度经过一年的学习再回头看,对照过去看到现在的成绩。[5]在教学中加强弹唱训练,考试中要求弹唱结合,学生经过两学期的训练,基础好的同学弹唱都能自如,得心应手;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单手熟练弹唱自己所演唱歌曲的主旋律。

(二)舞台实践能力增强

        在声乐课中,发现人才,找出声音条件好、音准和乐感好的同学有意识辅导,平时上课过程中多指出努力方向,鼓励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参加舞台实践,在舞台实践中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与舞台实践能力[6]。在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中,就有几名同学参加学校第五届艺术节及颁奖晚会的大合唱、小合唱演出,而且在各自声部担任声部负责人,积极性很高,责任心也很强,在实践中收获快乐体验成长,从不敢上台到敢于上台再到主动上台,学生舞台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三)教学实践能力提高

           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教唱歌曲,学一些基本的声乐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声乐教学实践储备理论知识。学生每学期从所学歌曲里抽选自己最喜欢的歌曲进行设计,写教案、准备PPT、自弹自唱,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到学院微格教室进行演练,教师进行点评,学生进行总结,第一学期学的是中外儿童歌曲,要求学生联系附近幼儿园,进入幼儿园进行儿歌教学实践,班里同学分组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锻炼。第二学期学的是中外民歌和艺术歌曲,要求学生能够面对学校里其他专业学生讲课,教他们唱会一首歌。经过一年2次的教学实践,学生从实践中获得声乐课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他们毕业实习做好理论储备。

五 结语

         声乐考试改革步伐应紧跟声乐学习步伐,声乐教师要不断下基层调研幼儿园儿歌教学情况,从幼儿园的儿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入手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改革再实践的原则,对声乐考试改革模式进行探索。用改革来促进声乐教与学,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整体声乐水平。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学到实用声乐技能,在校所学知识与幼儿园所需知识衔接紧密,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可以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减少二次学习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孙建华.高师声乐考试评价标准亟待革新[J].中国音乐教育,2004,(10):32-33+35.
[2]陈娅玲.高师声乐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9,29(02):47-49.
[3]肖淑芬,唐大章.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1):151-152.
[4]蒋世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考试模式改革构想[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97-98.
[5]李媛.关于提高声乐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思考——呼伦贝尔学院考试改革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199-200.
[6]李妍.高师音乐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