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领域的技术手段日渐丰富。文章以立法学课程为样本,调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其效果,从而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法学教育中的具体效用,探索其可改进的空间,使其更好地运用于法学教育之中。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手段;立法学课程;法学教育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自然也包括备受关注的教育。在现代社会,现代化的科技被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改变了教学的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本文以贵州大学16级本科生的立法学课程为样本,调查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简介
(一)教学手段的概念
“教学手段是指某种物体、工具,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什么是教学手段?‘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是狭义的说法,从广义上来讲,教学手段是指为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形态和力量的总和。”本文中,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教学对象的具有信息、形态、功能的媒体。具体说来,教师是教学手段的使用者,作用对象是教学内容,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渊源
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根据它运用于教学领域的的时间,可将其分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1]传统教学手段是指在传统社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切手段的总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信息承载力较低,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越来越与现代教学要求相不适应,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学手段随之出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引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与各学科教学领域。现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媒体工具的历程进行粗略的介绍,如表1。
从上表可总结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设备电子化。教学媒体基本是以电为动力的器械;第二,表现形式多样化。兼用“图形”和“声音”来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技术把教学内容做一定的处理,根据教学需要而实时变换,且可以根据需要,无限重复使用。第三,教学时空广阔化。一方面可以把外界的信息通过录音、录像、计算机等联进课堂;另一方面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出去,分享给更多的人。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在立法学课程中的实际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立法学课程中运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利用电视观看两会新闻,直面了解人大立法过程、利用计算机播放其他学校的模拟立法录像、使用网络数据库,查找相关资料等。调查基本情况简介见表2。就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现象分析
对立法学课程中使用的具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意思表示。
①同学们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根据调查,分别有92.68%、78.05%、36.59%、56.1%的同学了解幻灯片、投影仪、电视、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19.51%的同学还了解其他的一些现代化教学媒体。②立法学课程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纪录片可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和记忆。对于以观看纪录片的方式学习我国的立法机关,多数同学(73.17%和75.61%)认为这种方式加强了对立法机关的认识,并且巩固了课堂的记忆。有17.07%的同学不喜欢这种方式,7.32%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有老师讲解的好。
其次,看电影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外国的立法机关和立法过程。65.85%的同学认为以看电影来学习外国的立法程序的方式有效;17.07%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方式不直接,不喜欢这样的方式;12.20%的同学只关注了电影,没注意其中的知识;4.88%的同学认为,让学生看电影是老师为了偷懒。如图1。
最后,观看录像的方式总体上能够促进学生了解立法实际。31.71%的同学在看模拟立法的录像时,自身产生了参与的欲望;31.71%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复习一遍所学的知识,查看自己的掌握情况;21.95%的学生认为这种录像很无聊;14.63%的同学觉得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别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录像是真实的现实场景的还原,形式较枯燥,不能很好的吸引同学的注意,但就调查结果而言,这种方式总体上促进学生了解立法实际。如图2。
(二)效果分析
调查在立法学课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效果,了解其对学生的辅助作用的大小。
首先,相对来说,学生课堂注意力有所提高,较能认真听讲。43.9%的同学认为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可以让其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26.83%的同学认为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17.07%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方式反倒让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9.76%的同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让其注意力集中,并且积极活跃的参与教学。如图3。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光、影于一身,把枯燥乏味的课堂渲染得丰富多彩,自然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其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同学们有帮助。
63.41%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手段对其有帮助;4.88%的同学认为对其非常有帮助;26.83%的同学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到底对自己有没有帮助;4.88%的同学认为对其没有帮助。使用各种教学手段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多元的方式促进学生们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当教学手段真正的帮助到了同学们,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最后,大部分同学都期望合理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70.73%的同学期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应合理使用;21.95%的同学非常期望多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2.44%的同学对是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无所谓态度;4.88%的同学不期望使用这样的方式。大部分同学对在课程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怀有期待,佐证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部分同学是有帮助的。
三 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情况调查问卷深度分析
(一)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首先,同学对“是否有必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对课堂已使用的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看法”之间存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以“是否有必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X轴,“同学们对通过观看电视新闻的方式了解我国的立法过程”为Y轴,进行交叉分析。如图4。分析发现:认为“非常有必要”使用的,对在课堂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看法比较均衡,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认为“有必要”使用的,大多数同学(一半左右)认为这样的手段有助于其直观的了解立法过程;认为没有必要使用这些方式的同学大都认为其不够直接。应特别指出的是:“课堂使用数据库与网络”与“是否有必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并不存有相关关系,因其是工具性的、实用性极强的技能,故学生大多愿意学习。
其次,通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同学们对在立法学课程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总体看法与同学们对在立法学课程中已经实际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没有相关关系。表3。
最后,在“是否有必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在课堂上已经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帮助作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59,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访谈分析
本次访谈的主要对象是在立法学课程中的有过精彩表现的同学,访谈他们在课堂上做报告的感受、对课程的看法、对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看法等。对老师的访谈主要集中于老师对立法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看法、评价等。现分别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受访学生收获较大。4位同学均表示做课堂报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收获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十分感谢老师的指导、以及老师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能够锻炼自己,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
其次,受访同学认为很有必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他们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利于学生调节自己的思维,最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给同学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更能锻炼同学们的学习能力。
任课教师认为立法学的教学立足于立法原理、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等内容,除了指导学生学法、用法之外,还要培养其“造”法的能力,启发科学立法的思考。除了沿用传统方式以外,还应加强模拟立法的应用,使学生参与大量实践活动,实际参与立法活动。任课教师于立法学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既能了解立法学理论、又能联系立法实践。她还表示,在缺乏直接参与立法实践的情况下,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非常的有必要,通过电视、网络等手段让同学们感受立法实践,更好地贴近实际立法模式。
综上分析,就整体而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肯定论超过否定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光、图像、影、计算机网络于一体,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随时与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
四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法学教育紧密结合的建议
合理使用,不可过分依赖。在调查中,大部分同学对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议是合理使用为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再丰富、再好用,它也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创新地思考如何教学、如何教育更应该值得关注。
师生互动参与,寓教于乐。在本次调查中,有同学利用相关工具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同学一起分享:人大常委的立法权、模拟立法-贵阳市共享单车使用条例、外国同学对其国家的立法相关状况进行介绍等相关知识,并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使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枯燥、纯理论的立法课程变得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入到课堂之中,更重要的是好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在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互动参与的过程。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此处指的因材施教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个别的内容,可能需要教师将其经验与其他媒体相结合传授给学生。如模拟立法等。二是对人因材施教。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其有帮助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对这部分学生多加关注,区别对待,鼓励学生使用适合的方式与老师沟通交流,争取不在教学中落下一个人。
充分发挥优势,自主运用课堂。法学教育中理论性科目较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新颖趣味、多样直观、变换迅速、集多种媒体于一体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样的优势也是其缺点,学生容易被下一张吸引,导致学生转移注意力,不够集中精神听讲当前内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扬长避短,在利用其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它的缺点,尽量不要设计得太过绚丽迷人,以免适得其反。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教师需凭其智慧,审时度势,自主的运用于课堂之中。
在现代化教育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以提升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断的探索,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应好好利用科技的便利,扩展视野,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参考文献
[1]乔金霞.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构建[M].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05.01:1
[2]刘克兰.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75
[3]刘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5[4]蔡小峰.教学手段的历史发展[J].教育评论,1991,05(01):45
[5]汪潇.浅析教学手段的发展[M].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9:7
[6]唐智松.论教学手段现代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7]刘小玲,聂磊.高校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89
[8]王平.现代化教学手段高职高专文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195
[9]李燕.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体现人性化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