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幼儿园亲子游戏开展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18 09:55: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亲子游戏也是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游戏活动,要考虑场地、人数等方面的内容。游戏的内容设计要简单易懂,容易让家长和幼儿理解和参与。为了让亲子游戏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开展,要讲究亲子游戏活动设计思路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游戏;开展

         亲子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乐群互助积极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重点开展。

一、要明确亲子游戏活动在设计中的基本思路

         教师在遵循科学性、发展性、益智性、体育锻炼性等基本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明确设计的思路。

        首先,亲子游戏的设计应以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从幼儿能否理解的角度进行设计。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去完成相关的游戏活动。在家长开放日,教师可以提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幼儿平时的游戏特点,征求家长的意见,在游戏活动设计方面尽可能照顾到全体,也要关注到个人。在进行调查问卷的时候要明确亲子之间游戏活动的内容,以及时间长短等具体的信息。另外,在亲子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要融入的角色,一定要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例如一些他们喜欢看的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幼儿感到亲切,以具体的形象帮助他们对游戏的规则做到准确地理解。游戏活动的设计要让亲子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也明白更多的道理。让幼儿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更多的社会交往技巧,提高幼儿内在的情感,增进亲子之间情感的融洽度。

        其次,设计亲子游戏要考虑游戏的趣味性和多变性。家长和幼儿在这样的互动性游戏活动中都能乐在其中。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参考一些典型的案例,结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考虑当地的一些气候、地形、风俗文化等特点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例如,江浙地区以竹子为游戏材料,北方的农村地区可以以秸秆等自然材料作为玩具材料。

         再次,亲子游戏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巧妙的安排和设计。在不同季节里,亲子游戏的目标可侧重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感受力、观察力,发展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例如,在春季鼓励家长与幼儿去大自然中采野花、捉蜻蜓。幼儿园可以举办一些亲子游园活动或户外郊游活动,通过组织彩虹伞、虫虫飞、诗词接龙、儿歌比赛等亲子游戏,让幼儿深入接触大自然的时候享受游戏的乐趣。让简简单单的游园活动不仅染上季节的色彩,同时也让幼儿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了更多新的体会。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通过一系列的亲子小游戏有哪些体会和感受,用语言分享收获,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的小礼物送给幼儿表示鼓励,也能够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参与活动的乐趣,用心去表达并分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

 
二、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中,需要凸显家长和幼儿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家长和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活动中要凸显活动主体的主动参与性。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亲子间的互动环节,也要允许他们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权。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活动设计出来以后教师可以先让家长了解游戏的规则。每次组织亲子游戏之前,教师都会将活动的目标以及注意事项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家长有了良好的精神准备,才能在游戏中根据幼儿当时的表现,给予很好的指导。当然,家长也具有丰富的工作与生活经验。在开始活动之前教师也可以充分征求各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活动设计更加合理,避免在游戏活动中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

       幼儿教师要叮嘱家长在活动中不要急于求胜,要更多地鼓励孩子,让孩子自信勇敢地去挑战,这才是设计游戏活动的最终目的。也要让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失败并不可怕,如果失败了还不进行任何的经验总结,那样才可怕。在游戏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在参与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活动时,他们可能表现得比较脆弱,这个时候更需要家长的引导与鼓励,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并且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勇敢地去争取更好的表现。

        家长要相信幼儿并且给幼儿更多参与的机会。很多家长在活动中过于保护孩子,不敢让孩子亲自参与,生怕伤着了孩子,这种情况是需要教师提醒并注意的。其实在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都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等都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幼儿需要各种各样的锻炼,这就需要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例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去搬桌椅,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幼儿帮忙收拾。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体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与责任心。

        要始终明确,亲子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如果主体变成了家长或者是孩子,这都不是我们开展游戏活动的最初目的。每一次亲子游戏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都要跟家长讲明具体的规则,以及需要家长注意些什么,让家长不仅认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也要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工作,让家长放心,充分地相信孩子。

\

 
三、要有效发挥教师在亲子游戏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活动的设计中,也表现在游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秩序的维持,并做好科学的引导。

         1.虽然在亲子游戏活动中,看似没有教师的什么事儿,然而教师的角色需要我们认真地理解。教师在亲子游戏中,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引导者,还是家长和幼儿的同伴。因此,教师要尽量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家长的困惑,从而提供有效的帮助。教师在活动中适宜、独特的表现,能够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给家长提供正确的示范。亲子游戏之前、之后教师的作用都不能忽视,如果在亲子游戏开展之前教师能够和家长作比较充分的沟通,就能够保证亲子游戏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理解自身角色的时候,要特别注重从心理上做好一些准备,主要是做好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的准备。可以提前制订预案,当某些情况发生的时候,教师才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处理。

         2.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尤其在亲子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到其他的班级进行参观学习。这种方式更为直观,这比教师单纯地去讲游戏的规则效果来得更加明显。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游戏活动本身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前围绕着游戏活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例如,在一项活动设计出来第一次付诸实践的时候,家长和教师都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游戏本身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否已经考虑全面了,都可以在参观其他班级情况的时候,有一个更加清楚的理解。正所谓旁观者清,教师也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本身设计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在这里表现得更像是一个导演或者编剧,要充分准确地把握这些角色,并灵活地进行转换。

         3.教师要博得家长的信任。作为幼儿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赢得家长的信任。这样在组织一些亲子游戏活动中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也才能够在给家长讲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的时候,顺利地与家长做到友好的沟通。有些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教师更要注意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让家长沟通。可以说,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一方。教师的专业与否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所以,亲子游戏活动开展得是否顺利,也与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是否有充足的自信,是否有提前的准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家长规则意识比较差,可能会破坏游戏规则,这会影响其他亲子参与活动的心情,因此,教师要及时地处理现场问题,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导致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不再遵守规则。

        总之,教师可以在家长开放日等将亲子游戏活动引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在进行这样的活动安排时,教师要注重亲子游戏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注意发挥好自身的主导者、组织者、设计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吴昀.亲子游戏:家园智慧成长的另一种言说[J].名师在线,2018(34).
[2]毛蕾.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设计与教学指导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