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地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作为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高瞻远瞩,对我们现代的初中地理教育依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用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或流于形式,“师本位”思想顽固不化,“应试教育”理念为纲。且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地理=副科,“满堂灌”“走过场”等各种教育方式屡见不鲜。导致学生兴趣逐渐丧失,枯燥压抑的教学也明显导致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陶行知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为我们的初中地理教育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一、生活化的教学导入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照本宣科,他认为生活是一种广泛的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拓宽了教育的视野。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即要注重生活内容,将生活和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课堂导入。使学生在每堂学习地理课伊始,就能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融合与交叉。
比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描述地球运动引起的有趣自然现象的短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如在“天气和气候”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讨:为什么一年四季有如此巨大的冷暖变化?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并顺势利用身边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们去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通过播放著名的厄尔尼诺事件视频,展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气象灾害的巨大危害,增强学生对相关气象灾害的科学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校一直有“象牙塔”之称,与现实世界有所脱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陶行知先生积极主张去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变“小众教育”为“大众教育”。其思想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则体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仅仅通过生活化导入的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将生活化情境贯穿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各种生活化的资源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践行户外教学、拓展教学、生活教学,更好地渲染生活化情境和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主动、善于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枯燥乏味的地理理论知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现象进行具象化,向学生展示和传授自身的生活经验。
比如在讲解“中国的民族”时,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见到或熟悉的民族风俗和衣着特色等,然后通过多媒体将中国少数民族的各具特色的穿着服装、饮食风俗进行展示,让学生对熟悉的内容加以强化,对陌生的部分认真了解。然后通过“你说我猜”“识图大比拼”等趣味小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知识内化。通过对课堂教学实施生活化情境的渲染,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充满趣味性,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方式,而且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他十分重视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的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地理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将其理论生活化、实用化,并解决工作、生活、科研中的各种难题。教师作为传统教学的主导者,应积极转变自身教育思想理念,践行“以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应用,将自己的地理知识能够灵活用于解决现实难题,而不是死记硬背、考完即忘。
比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日食和月食的演变过程模型进行展示,将月亮、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在兴致勃勃观看的同时,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展示,用文具盒、橡皮、小纸团等随手可得的工具实现实际演练,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天体的运动及其引发的自然现象内化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又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时,组织学生课余时间结伴调查家乡的环境污染状况,实地考察和了解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并鼓励他们为家乡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献计献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实用的地理小技能,如:看云识天气,利用树木年轮或指南针判断地理方位等,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不再局限于学校,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和社会,并在这过程中感受地理的奥妙,并将所学、所悟应用于身边的应用和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初中地理教师既要与时俱进也当饮水思源,以陶行知先生的三大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紧跟地理教学新课程改革新方向,将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其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领悟和创造能力。使生活教育融合于初中地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国继.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6).
[2]黄荣瑜.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