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地理学习的需求,新课标高考地理教学中采用了模块的学习方式。以2010—2016年新课标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试题入手,从试题类型、分值、考点、表达形式等多方面找出试题特点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旨在促进学生对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7年,高考地理海南卷和山东卷首次设计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选做题[1]。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基础性。2014年9月,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对该模块的研究大致可分3类:①在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抽取几道典型考题加以分析,如《〈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高考考点例析》[2]。文中分析了该模块高考的考点和方向。②分析某个地区高考选修模块试题,如《新课程地理高考选修模块研究——以江西省为例》[3]。文中分析了江西省高考地理选修模块试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③从纵向分析高考地理该模块试题,如《地理高考试卷中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研究》[4]。文中从内容、形式、情境等方面分析了2007—2013年高考地理该模块试题。因此,教师特在此基础上,从分值、考点、问题创设情境等方面分析2010—2016年新课标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试题,总结试题特点,提出教学建议。
课上主要是讨论学生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思维碰撞,激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又进一步活跃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学习重点由“重言”变为“文言并重”,学生的人文素
养得到极大提高传统的文言文学习侧重点是“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式的用法,弄清古今汉语知识的异同等。一篇篇幅稍长些的文言文要上三到五节课,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分析谋篇布局、思想内涵等。其实,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学生不能脱离文章思想内容,专从所谓语言的角度去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曾说:“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言”是基础,“文”是灵魂,是文言文中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言”交由学生自学完成,通过课上检测落实文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文”则通过“问题反馈”“合作探究”等环节加以领悟,从而真正实现“古为今用”,确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向学生提供的教学视频一定要主题明确,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应包括作者作品简介、文言文串译、课文内容讲解等内容。时间不能太长,最好能在20分钟以内。
2.要向学生提供配套材料辅助他们进行有效学习。这些材料包括导学提纲、相关测试等,导学提纲最好是纸质材料,让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有个向导,不至于学无目的,重心不明。相关测试题最好以选择题为主,量不宜多,当然也可适当出一两道简答题。这些试题可以通过相关平台传送,网上进行,比如利用“问卷星”向学生传送试题,教师便于了解学生解题情况。
3.通过平台及时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并进行筛选、汇总、分类,之后在课上进行讨论交流,并力求达成共识,或得出一些有益的感悟。
4.教师更应认真备课,写好教学计划,课上环节要紧凑,目标要明确,既要通过课堂测试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以督促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还要组织学生对他们提出的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要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
5.鉴于学生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学生经济条件所限,家里并没有翻转课堂赖以存在的相关电子设备、移动网络等,可三种翻转模式结合进行。比如说平时允许学生使用校内外大翻转、课内外小翻转模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自由选择。而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篇幅长短、难易程度和课型情况来选择适合课程需求的翻转模式。比如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样短篇幅、较简单的文言文就可以使用课内小翻转模式进行。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改变了文言文传统教学中的诸多不足,让课堂重焕生机,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宋玲玲,王晓亭,宋天享.用翻转课堂破除文言文教学坚冰[J].语文学刊,20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