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03 09:23: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不再只是注重学生认知技能的增长,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能力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重要教学手段,旨在通过欣赏性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情感培养;素质

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的过程,在音乐世界中获取灵感,开阔眼界,从而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

音乐可充实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研究。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教学较为偏重文化课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音乐教学对学生情感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

例如在小学教育中,体育课、音乐课一般会被其他文化课程占用。尽管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有所改变,但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音乐课程也只是形式化的过程,没有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且由于学校、教师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只是将音乐当作课程来学习,并认为其可有可无,更不存在情感培养。

(二)教学模式过程程序化

现在很多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严重程序化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以传授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对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从而忽略了音乐的欣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音乐艺术不是技术性指导课程,它需要学生通过亲身感触来获取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课堂上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欣赏,然后再讲解这首曲子都有哪些技巧,完全没有给学生留有自我想象、自我欣赏的空间,教师的讲解破坏了学生感悟音乐的过程,音乐欣赏应该是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在欣赏中发挥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才能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1]。

\
 
(三)教学资源的匮乏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才被逐渐提上教学日程,但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认识,完全依靠教师的引导。但很多教师却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提早接触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讲解后便结束课程,更谈不上对音乐教学的探索。

例如,很多小学缺乏音乐教学设备,即使有也较为陈旧,播放质量差,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播放效果,教师也未能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引进设备。同时,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专业性不足,一般由其他任课教师来代替。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开展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小学音乐教学较为偏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让学生通过乐曲欣赏能充实精神世界,同时能够陶冶艺术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安排课程,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灵活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强师生互动,从而帮助学生获取音乐学习的乐趣,能更好地感悟认识音乐艺术[2]。

例如,小学音乐《男儿当自强》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播放歌曲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中国武术的视频,学生一般会对少林寺、武术等较为感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使学生更好感悟音乐中的情感。

(二)借助多元音乐文化,转变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不能只限于课本知识,应借助多元音乐文化,拓宽课堂教学领域,丰富学生眼界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不同创作体裁、表演形式、音乐风格都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多样化的音乐欣赏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良好的音乐艺术素养。

例如《百鸟朝凤》的教学,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前,可先让学生体会不同乐器演奏时的声音,如唢呐、笛子、小提琴、管弦乐等,并穿插这些乐器的音质特点、文化背景等知识讲解,然后再播放百鸟朝凤的乐曲,如此既做到了音乐教学的循序渐进,又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拓展。

\
 
(三)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慢慢转变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从改革的具体效果来看,很多学校只是走形式,明显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此学校首先需重视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如提升师资力量,向外聘请专业且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为学生设置专门的音乐欣赏教室,积极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既为学生带来的良好的视听享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3]。例如,《瑶族舞曲》的教学,教师要减少理论文化知识的讲解,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展示一些瑶族的民族音乐、舞蹈、服装、民族风俗等音视频信息,且为学生留有足够的倾听时间,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音乐,体会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总之,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理解音乐、感悟音乐,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调整音乐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增加学生音乐素养,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商晓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北方音乐,2018(17):128.
[2]赵羽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音乐,2018(12):146.
[3]李红兵.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求知导刊,2016(7):1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6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