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语文活力课堂的特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06-15 14:52: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本文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教师在课堂中教学设计等,从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的效能;开放性的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自主性的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活力课堂;课堂氛围;语文素养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有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的自主性、主体地位体现也很好,但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思考,思维的深度还不够,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有活力的课堂。

而有些课堂看起来不是很热闹,学生的思维却开阔了,阅读理解的水平提升了,写作的能力提高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教学才有效果。所以,当前我们的课堂要打造活力课堂,什么是活力课堂?首先是研究活力课堂的特质。

一、发展语文活力课堂特质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
 
二、如何发展语文活力课堂特质

(一)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的效能

1.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个专业素质高的教师不一定教出优秀的学生,但是一个关心学生、亲近学生的教师,学生都喜欢,都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和教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我们应该勤于和学生沟通,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上课时如沐春风,轻松活跃,思维敏捷。

例如,我们班的一位学生,他上课从来不听讲,只看自己的漫画书,刚刚接手这个班我并不知道他的情况。后来才知道父母的离异对他的影响很大,于是课后时间,我和他交流,做心理辅导,他很感激我,课后会时不时带块巧克力给我。上课时,他听课非常认真,也很活跃,成绩提高很快。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2.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

情境教学仿佛课堂中的“绿洲”,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情境教学的创设,或者有效的教学情境很少。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节一年级的识字课,在整节课中,教师所采用的识字方法,只有加一加,减一减,组组词。学生开始热情高涨,到了后面就没有了兴趣,很多学生开始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设计生动活泼、富有影响力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可以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活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生动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氛围变得融洽、生动。小学生天生好动,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创设融洽的教学情境就尤其重要。融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活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是活力课堂。

(二)开放性的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就是要学会运用语文课程这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这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积极有效地开展开放型课堂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正是活力课堂所体现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即语文。”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此相关的开放性阅读材料内容数不胜数,有人文性的、知识性的、生活性的等。如果我们能在学习完每一篇课内的文章之后,再给学生拓展两三篇课外文章,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便大大增加。

\
 
(三)自主性的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活力课堂,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课堂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充满活力的,这样的课堂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比如,在学习“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开始,教师以“○”引入,看到它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的句子罗列起来就变成了一首简单的儿童诗。

教师的语言也在一步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最后引导学生自选主题,自拟题目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参考主题选择最感兴趣的自由创作。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在课堂中实施自主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中,教师要作为一名引导者,改变观念,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改进,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才能提高,语文素养也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盛鲁杰.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2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