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语文四步自读法浅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06-05 15:04: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提倡“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四步自读法”就是适应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法,倡导语文教学突出一个“自”字,预读、议读、精读、复读等环节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自己完成,实现“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自读指导

以“预读、议读、精读、复读”为主的“四步自读”的阅读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产物,真正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下。

一、预读

预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进行自我消化的工作,这是议读、精读、复读的基础。

1.诵读览要。

诵读是为了矫正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看读”的弊病,以诵读训练来弥补“看读”的不足。诵读时,或朗诵,或低吟,或默读,但最好是出声朗读。它能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读音,辨识文字,疏通句子,提高语感。

2.疏通会意。

学生通过诵读,从词句至篇章,大体上领会课文的内容,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必须分析的句子大致有三,复杂单句、多重复句特异句、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最后,在诵读与释词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归纳综合,大体上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
 
二、议读

议读是在预读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的一个阶段,它是精读的前奏。

1.质疑问难。

在围绕一篇文章质疑时,可以引导学生自问一下,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内容有什么联系,全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描述、说明或议论的等。

在围绕一段文章质疑时,可以引导学生自问一下,该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组织的,若是叙事段,叙了一件什么事。若是说明,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怎样说明的。若是说理段,说了什么道理,怎样说理的。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议读的关键一环,在这一步中要解决文章的重点难点,讨论预读和质疑问难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求得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设计讨论题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及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来确定,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付出精力来讨论。

讨论时,既可分小组讨论,也可采用集体的形式进行讨论,还可分成两个对立的营垒进行双方争辩。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合理把控“放”“控”结合。

\
 
三、精读

如果说预读、议读是属于疏通性阅读,那么,精读就属于  渗透性阅读,要从文章的层次结构,表现手法和文章主旨诸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1.复述课文。

即用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复述可采用多种方法:原文复述(基本复述方法)、创造性复述(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重新加以调整和充实)、定格式复述(要求根据指定的表达方法来复述课文)、评论性复述(对所复述的内容间或评说)、概述性复述(即复述故事梗概或紧缩概要复述)。

2.勾画评点。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基本有了了解。但有的问题、观点还欠全面,问题的阐述还欠细致,因此要对课文从头到尾咀嚼,进行勾画评点,其中不乏课外的查阅资料,以求对问题的正确、全面的理解。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去领悟主题、分析章法、品赏妙处、汲取营养。

3.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巩固知识,积累知识,提高分析能力,也是练笔的一种有效方式。写读书笔记有两个方面:

一是摘录,课文中的生字词,谚语和警句,激人奋进的事例或写作中需要的好材料,优美的写景状物的句子和表达细腻感情的句子;

二是写心得体会,编写课文的结构提纲,总结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对于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还要注意挖掘其思想意义,即学习课文后的思想收获。

四、复读

如果说前三步是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那么,复读就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提高,即属于反刍性阅读。

1.自测互测。

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可采用自测和互测的方法。自测是自我测试,教师作抽样检查;互测是互相测试,可以是同桌之间测试,可以是小组之间互测。采用自测互测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其效果是教师料想不到的。

2.对比扩读。

对比扩读是阅读教学中以一带十的阅读教学方法。学习了某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提供与这篇课文题材、内容、表现方法、体裁相同相似,或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体裁不同的文章,让学生对比认识,以提高对各类文章的认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3.以读带写。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阅读与写作的衔接问题,更好地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效果。凡是适合学生仿写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仿写。然后再变通训练,也就是创新训练,即从“定式”到“变式”。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四步自读法”,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杨.语文教学的突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