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有效设问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4-30 15:27: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设问是历史课堂必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设问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是锻炼高 中生意志力与创新思维的有利行为。但是实现这一切取决于问题是否“有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 堂设问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解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设问;应用中

自马秋斯金提出了“问题教学”的认知策略之后,设问已 经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之一。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问题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但与此同时让我深感遗憾的是,很多教育者在问题设计上仍有不足之处。

为了设问而设问的现象并不在少数,设问的质量、时机、维度等都被忽略,失去了有效性的问题教学 成为了机械性的模仿复制。 问题教学是否能够在历史课堂生根开花, 其前提是设问必须有效。

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有效设问,是以问题为“抓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学习,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我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设问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还要让他 们的思维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中形成如同一棵树一样的体系。

高中历史新教材修订之后,我们发现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改变了将时间作为历史知识主线的“通史体例”,而是以专题形式,引导学生从历史出发,但又能够跳出历史的局限,从社会、政治、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认知与分析。

\
 
因此, 设问同样也应该跳出教材限制, 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如讲到“辛亥革命”时,在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力进行探讨时,可以进行如下设问:
1.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受到辛亥革命怎样的影响,是推动还是阻碍?
2.我国近代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了没有? 表现在哪些方面?
3.辛亥革命与我国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没有联系?
这几个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思维跨度非常大,也体现出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征, 一旦学生将这些问题解决了,对“为什么要将辛亥革命称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也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设计具有“思维层次”的问题

改革之后的高中历史教材表现出了专题特色, 但也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分散的印象,忽略知识间必要的联系,所以在设问时应更加注重突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 结合中学生思维特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让学生思维呈阶梯状上升,更具层次感。如在学习“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名为“大国崛起”的视频,主要内容是英国、荷兰等国家是如何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的, 之后设问:“开辟新航路使人类历史拉开崭新篇章, 先后登上世界大国舞台的都有哪些国家?”这是个很浅显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说出一二,设问的目的在于主要是衔接之前讲到的新航路引发欧洲社会变革,使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从而带来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步伐的相关内容, 帮助学生将看似发散的知识点串连起来。

然后再继续深入:“英国、荷兰等国在通往‘霸权之路’的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共同特点? 他们是如何对世界市场进行不断拓展的? ”这样使学生的关注点重回到新内容中来,引导他们去发现“掠夺”与“殖民扩张”这两个主要特点和方式。 两个问题是对知识的一种整合,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但又给学生留下了悬念:世界市场到底是怎样发展并形成的?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是一种递进式状态, 思维是具有层次感和系统性的。

三、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与初中生相比, 高中生不再满足于初中阶段以故事演绎为主的历史学习, 他们独立判断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更加强烈, 有更强的探究欲望, 更加关注知识与自我发展之间的联系, 而思维也变得更加的开放。 因此进行设问时就要更加大胆、开放,更具探究意义,让他们放宽视野将历史与现在的、乃 至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历史思维推演未来,规避失败。

如在对“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中, 就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从俄国和日本变法改革的成功案例中, 你可以帮助清朝的光绪皇帝和维新变法派们,找到在慈禧太后利益尽可能不被触碰的前提下又能够顺利改革的方法吗? ”事实证明,这样的问题深受高中生的欢迎, 他们表现出的观点非常有思想有见地。

\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与源泉, 但问题只有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才能称之为有效问题,才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 感受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沙德玉,杨有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4).
[2]杨海鹏.浅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 新导刊,2014(6).
[3]亢丽芳. 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J]. 学周刊,2012(12).

《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有效设问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30/2019043003304856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