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电路原理》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类相关专业必修基础课,从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电路原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内容,对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面向思政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电路原理;课程思政;案例教学;三位一体
本文引用格式: 吴秀山, 彭涛, 张国琴 , 等 .《 电路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4):155-157,16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Circuit Principles”
WU Xiushan, PENG Tao,ZHANG Guoqin, YANG Qiyao(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Zhejiang)
Abstract: The course “Circuit Principl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electrical related majors.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circuit princip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n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ideasand teaching content are carefully designed,the teaching methods adopted are summarized, at last the teaching reformin the course “Circuit Principle” have been implemented.
Keywords: circuit principl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teaching; trinity evaluation
一 《电路原理》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四个专业以强电为特色,强弱电结合。《电路原理》课程面向以上四个专业,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是一门必修的具有鲜明工程背景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将建立对集中参数电路的分析、设计及实验能力,为后续电类相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在电路课程教学全过程中积极开展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及教育部印发的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电路原理》课程思政, 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为教学目标,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2]。
二 《电路原理》开展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及教育部印发的文件精神为开展《电路原理》课程思政指明了工作方向 [3]。为了尽快落实该项工作,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在 2020 年 7 月已出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试行),以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针对《电路原理》课程的特点,教学团队设计的课程思政总体实施框图如图 1 所示。
三 《电路原理》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一) 教学内容设计
将课程思政融入《电路原理》课程,根据课程的工程背景和课程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目标,根据图 1 所示,首先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新设计,在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选编用、授课计划和教案课件编写等各环节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位; 课程思政必须贯穿教学实施全过程,要融入课程大纲、进教案和课程设计、进教学资料(含 PPT)、进学生考核、进教学评价;并且严把意识形态关,贯穿教材“选编用”,积极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 [4]。
(二) 经典案例教学挖掘
课堂是开展《电路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有效载体,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知识结构,从电路的基本规律、基本定理、伟人事迹、中国改革放开以来的巨大成就及国际国内的热点事件中挖掘与设计思政元素,并在课程教学中的巧妙融入,如盐入水,从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表 1 为《电路原理》课程思政知识点、映射点与达成目标对应表,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三者一一对应,是一个不断挖掘和融入的过程 [6]。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结合本校特点重点将“态度、相助、感恩、诚信、情怀、信仰” 等德育元素有效融入,最终升华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5]。
(三) 三位一体课程考核
配合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课程建立了与之同步的“知识 + 技能 + 态度”考核评价机制,该方式细化了考核内容和考核比重,制订并执行详细的综合考核方案,评价主体由以前的单一教师为主体,变为了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采用的课程考核环节和评价体系如表 2 所示,表中的过程性评价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评价节点,每个节点又分为不同的评价环节,每个环节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学习态度、实验协作等; 总结性评价的评价节点主要是期末理论考试评价。课程的评价紧扣“知识 + 技能 + 态度”的考核方式, 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电路原理》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有利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是能力取向的知识教育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体现 [7]。
结合课内实验,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电路原理》课程内含 16 学时,每个课内随堂实验为 2学时,共计 8 个实验,实验项目的实施分为实验前的设计实验方案、绘制电路图,实验中的仔细连接线路、正确使用测量仪表、获取实验结果、有序摆放工具、保持工位环境卫生等环节,实验后的完成实验报告。电路通电测试前注重检查电源、开机、关机的操作流程,要让学生时刻谨记用电安全,将安全用电、规范操作的习惯植入学生心中。实验过程中学思统一、知行合一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是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培养自我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6]。
(四) 发展 SWH-CDIO-E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于 2004 年对我校“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提出的期望,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多年来主推 SWH-CDIO-E 工程教育模式,SWH 为“水文化”的汉语拼音首字母,E(Evaluation)代表评价,指以结果为导向。对人才培养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 让评价成为有力的育人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形成良好行为品格, 从而达成培养具有“上手快、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7]。
四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
为了有效实施《电路原理》课程思政,必须设计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点,在课程教学中往往是它们的两种或者多种方法之间的组合运用 [7-8],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专题讨论式是指在讲到某一专业知识点时抛出设计好的具有共性的思政专题进行课件视频展示、堂课讨论、留帖发言等,由于这种方式可能需要占用较长时间,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 该讨论题目时间设置为 5 分钟左右,然后让同学就引入的课程思政专题在班级讨论群里发表简短的感想。电路三相交流知识点与当前的特高压技术紧密相关,而我国的特高压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该项专题案例以 2-3 分钟的视频的方式展示,时间短、效果好, 接着展开 2-3 分钟的专题讨论,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涓涓渗透式是指如盐入水式地将思政点融入知识讲授中,重点将“态度、相助、感恩、诚信、情怀、信仰”等德育元素巧妙融入,如盐入水。例如在讲到电路物理量的单位时,物理量单位后面都有一个 伟人的故事,利用伟人的事迹激励学生;在讲到电路理论发展历史的时候,我国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国 外还有很大差距,自然地引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讲解“电流”的相关 知识时,可类比“水流”,进而引出水的品质;在讲 解叠加定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力量的叠加, “团结就是力量”,这不仅使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便于理解,更能使学生明白集体由个人组成,要充分 发挥每个人的力量,集体才能壮大发展。
实验操作式是指通过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报告撰写等环节塑造学生专业思维、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在实验伊始时,严格要求学生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认真连接线路、交叉检查、通电、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碰到故障在所难免,学生要学会断电、判断故障原因与解除故障,然后重新通电操作;实验过程中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帮忙,相互检查,以尽量地减少出错率;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工作台,并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还在各实验环节中逐步养成职业道德习惯与职业素养 [9]。
潜移默化式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思想品质、工作态度、行为举止等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教师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从备课上课、到课后答疑、批改作业都需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围绕打造课程“金课”要求建设课程;相反的,如果教师对待工作马马虎虎,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夸夸其谈,敷衍了事,这就是“水课”的表现。该环节需要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学问做好、科研做好, 更需要教师自身增强育德意识,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学生的“四个领路人”。
五 结束语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需要持续改革,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 电路基本的分析设计能力,更要坚持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努力使《电路基础》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主战场之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8- 05-03.
[2]高德毅 , 宗爱东 .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43-46.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
[4]余晶晶 . 以学生素质培养为中心的《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7):96-97.
[5]肖香龙 , 朱珠 .“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238(10):149-151.
[6]丁西明 . 电路原理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7,4(49):108-109.
[7]徐金寿 .《应用型人才软硬技能融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M].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15.
[8]効迎春 , 王国伟 , 宿忠娥 , 等 . 电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J]. 中国高等教育技术装备,2019,10:82-84.
[9]李世红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课程思政”刍议 [J]. 才智 ,2018(10):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