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三寓三式”的探索与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9 08:58: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坚持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下我国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跨文化为切入点,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乐于教这三个方面,探索“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教学方式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跨文化;课程思政;三寓三式

本文引用格式:殷妮,滕跃民,吴娟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三寓三式”的探索与应用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173-175.

“Three Implicit and Three-fusiona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YIn ni, TenG Yuemin, WU Juan(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hanghai)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at college, which is the most urgent measure to fully develop the students. From th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y us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finishing touch”, “special embedded” and “element combination”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hus to find the best approach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from all- round aspects.
Keywords: intercultural;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hree implicit and three-fusional

一 引言

2016 年 12 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

二 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由于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很大的冲击,加之大学生由于刚刚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校园生活,所以容易受到西方某些腐朽思想的影响,会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 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秀品质显得比较缺乏。这种情况下,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分清“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与区别。“思政课程”本质上是一门纯理论性教育课程,更多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讲解。“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它是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点的同时, 巧妙地渗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在“润物细无声” 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据统计, 大学生所修课程中,思政类课程应修学分只占 10%-15% 左右,而基础课、通识课和专业课应修学分却
占总学分的 85% 以上。由此可见,实施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

其次,笔者近年来发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当问其学习英语的目的时,大多数都认为是为了通过专业考试、为了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了能够和外国人交流或者为了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鲜有同学能够为了中华之崛起、中华之强大而发奋学习英语的 [3]。由于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即外语师生长期接触很多的外来文化,他们通过接触网络、美剧及欧美流行歌曲等大众媒介和流行文化,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从而影响他们自身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 [4]。

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为社会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学好外语的内在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
 
三 “三寓三式”在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中的应用

(一)“三寓三式”的定义

“三寓”是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融合“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寓道于教”是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学习探索客观规律,尊重遵守客观规律。“育德于教”指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寓教于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景化、故事化、游戏化教学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谈论 和探究等各个环节,开展快乐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式”是指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合“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画龙点睛式”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解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物辩证法、职业素养等的“点睛”。“专题嵌入式”指各科教师选择相关主题,在不打破原有教学结构的基础上,嵌入 思政的专题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元素化合式”教学方式,就是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 政要点三种不同的教学元素进行结合,进而产生“合 而为一”的育人效果 [5]。

(二)“画龙点睛式”教学方式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的运用

教师在讲解跨文化商务交际时,特别是讲解商务营销这一章节时,“画龙”是指在完成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点和技能点训练;“点睛”是指能在本节课中有机融入德育元素,从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物辩证法的引导和讲解。众所周知,许渊冲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成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英文,让全世界人民能够读懂并且欣赏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正是许渊冲教授的这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努力, 才能使得唐诗宋词的英文翻译既能做到“信、达、雅”,又能够让西方国家的读者理解中国古代诗词之魅力。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用一生诠释了理想、信念与成功的关系,鼓励学生将不怕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用于日常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通过示范的力量,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再比如,在讲解价值观模式这一章节时,我们通过对比中西方价值观时,通过举例中药在中国人的医疗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得知中国传统的文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对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能意识到人人都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这些“点睛”的思政元素,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习得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三)“专题嵌入式”教学方式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的应用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讲解“文化与跨文化”这一章节,在对文化、跨文化的定义和类别讲解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从而进一步阐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 整个世界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国家,而是紧密联系相 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在课堂中,首先与学生探讨一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名句的正确翻译,帮助其理解一国有难,八方支援 的国际友人的深厚友谊,进而进一步阐述整体与局部 的关系。在对面全球变暖、贫困人口、吸毒犯罪等全 球性问题时,人人都不应该置身于世外,不该持有“事 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而是应该为了世界的更加 美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实现 这伟大的理想。

因为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 的,当一件坏事发生时,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全身 而退,因为我们是一个大的家庭,我们是息息相关的 世界共同体。例如教师在讲解言语交际时,从词语、句子到篇章等方面,通过比较和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用 词的差异,使得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和体会到文化差 异。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龙一直是中华名族的图腾, 一种尊贵、皇权的象征,只有皇族贵戚才配有使用龙 的衣饰物品 。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会口中喷火的神秘的邪恶怪兽,是西方人民非常害怕、不 愿意见到的一种动物。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它的含 义和形象是完全不对等的。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 中,教师指导学生灵活处理词语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 义,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这一短语时,我们应 该译成“four Asian Tigers” 或者音译成 Loong 以区 别英语单词 long。比如我国的一带一路的翻译,我们应该翻译为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而应该避免使用“strategy”一词,以免引起西方国家的误解。

再比如, 在讲解商务礼仪和社会习俗时,教师有机融合中国传 统礼仪之饮食文化,以专题讨论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中 国传统佳节的习俗,如除夕夜守岁,给学生们讲“年” 的故事,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一起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给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重阳节登高望远、喝菊花茶,教育年轻人要尊敬和关爱老人……这些传统节日中的饮食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民重聚、健康、繁荣的愿望,对于增加民族凝聚力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中西文化之差异”的系列研究, 包括:中西服饰文化之差异、中西茶文化之差异、中西酒文化之差异……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整理归纳,对比两种文化的不同,分析形成的原因。在这活动中,学生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另一方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四)“元素化合式”教学方式结合快乐教学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动力不足,兴趣不高的特点,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深入浅出, 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6]。在讲解跨文化商务交际知识点时,教师利用情景化、故事化、游戏化教学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谈论和探究等各个环节, 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开展快乐教学,促进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商务接待这一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运用“元素化合式”教学方法,即课堂上模拟某一商务活动的过程,邀请学生扮演中方人员和外国客商,在商务接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详细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感官的第一手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将老师一个人讲解变成同学们的全程参与,将一条条商务礼仪、商务接待准则情景再现于这一实践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能以喜闻乐见方式生动形象地学习专业知识。

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形象化、生活化的实际运用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的牢固,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故事,比如“曾子杀猪”“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引导学 生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诚信”在职业中的体现, 启发学生要实事求是,正直诚实,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做一名恪守信用、言行坦荡之人。此外,在学生商务接待的实践课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中的待客之道,有机融入平等、文明、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将英语运用能力、中华传统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化合,使得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高自 身的商务交际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7]。

将快乐教学法和“元素化合式”相结合应用于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运用于课堂上,一方面能够对本课程的知识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第二课堂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的重要的补充方式。现在学生大多是 00 后,他们普遍对电脑、手机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布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完成一系列的小作业。比如说用对比的方式,展现中国改革开放 70 周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文并茂,学生用英语完成这一作业后,会心中不由自主地赞叹祖国的繁荣昌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参加红色主题的讲座、参观红色基地等,在实践活动中后置学生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用 VLOG 记录学生眼中“上海的一天”,通过英语文字描述,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国际大都市的生活……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真正使得“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能够落实到实处,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的模式 [8]。

四 结 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这门课程,结合“三寓三式”,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效地与课程紧密结合,能够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在学习外语的同时能够有思辨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滕跃民,张玉华,马前锋,等 . 同向同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课中课”课程思政改革探析 [n]. 中国教育报 ,2019-6-19.
[2]滕跃民 , 张玉华 , 肖纲领 . 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 改革 [J]. 辽宁高职学报 ,2018,20(08):53-55+61.
[3]李海燕 . 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J]. 科技视界 ,2019(28):107-108.
[4]王录 , 吴越 . 文化自信视域下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思政建设——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36(03):216-222.
[5][7] 滕跃民,汪军,孟仁振,等 . 新时代出版印刷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M]. 上海三联书店,2019:5-6.
[6] 殷妮 . 高职高专快乐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J]. 高考 ,2018(07):124.
[8] 人民网 . 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中心 环 节 [eB/OL].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