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对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的效果。研究受试为北京市某综合性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应用了在线测试模式和传统纸质测试模式, 实验历时 12 周,采用 SPSS Windows 19.0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习得效果和教学效率都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在线测试;纸质测试;词汇习得
本文引用格式:高丽群,祁颖 . 英语词汇在线测试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9):189- 192,196.
Application of Online Testing Mode of English Vocabular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GAO Liqun, QI Ying
(Beijing City University,Beij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nline vocabulary testing on learners’ vocabulary learn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 online testing mode and a traditional paper testing mode were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lasted 12 weeks.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Windows19.0.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line vocabulary testing mode designed by this study has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learners’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effec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nline testing; paper test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一 引言
在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与学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各类院校都积极进行混合学习模式的尝试,重视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积极自学,学习手段和途径多样化等。网络和手机如何应用于词汇的教学,以实现更好的词汇的教与学的效果,也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尝试将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以期通过应用在线测试模式,将教学与考试相融合,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热爱英语词汇学习, 并提高其词汇记忆和保持的效果。
二 相关研究综述
本研究从混合学习的定义、混合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线测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一) 混合学习的定义
混 合 学 习 ( Blending Learning 或 Blended Learning) 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研究者总体上认为混合学习体现了各教学理论的融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融合,以及实体教室和网络媒体的融合 [1-5]。国际教育技术界指出混合学习模式有利于发挥传统学习和网络化学习两者相结合的优势(何克抗,2004)。李克东(2004)认为应选择合适的媒体并将其适当组合 , 以实现成本低效果优的最佳效果并提出了确定目标、效果、媒介、计划、策略并进行观察和完善等八个混合学习环节。以上研究对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关键因素等进行了阐释,对混合学习的步骤所做的设计,对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 混合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相关混合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主要探究了混合学习在提高学习者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能力方面的效果 [5-8]。侯建军(2010) 发现混合教学模式对英语听说教学的效果明显。马武林等(2011)研究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孟彦莉(2011)开展了混合学习在英语写作的应用,发现通常情况下学生不擅长网络学习及对自我进行监控。齐红等(2007)开展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与课堂相融合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布置网络作业、采取小组活动形式、并结合课堂讲授及多样性的监控与评估手段等 , 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果及语言运用能力。
在混合学习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支持移动学习的手机背单词软件,包括“扇贝单词”“墨墨背单词”“百词斩”等 [9-10]。这类软件的出现,对于师生开展课堂及移动网络相融合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便利。
(三) 在线测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词汇在线测试是指区别于纸质考试的, 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测试方法 [11]。此种测试的实施有赖于庞大的在线试题库,通过网络,随机抽取试题,展现在考生面前。这种考试具有命题更合理、考试方式更灵活、数据统计更便捷等优势。
沈化 [12] 在某广东高职院校尝试应用凤凰创壹虚拟现实三维互动教学 ( One Soft) 平台,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的各类英语技能在线测试的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在线测试有利于学生的在线阅读习惯的养成;其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则有利于节省教师阅卷的时间和精力。
总体而言,网络和手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方式、内容及考试形式等。目前针对英语词汇的教学考核进行的具体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的应用效果的实证性研究数量有限。本研究旨在设计针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将其应用于课程阶段考核环节,以提高英语词汇习得和保持的效果。
三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1.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词汇在线测试模式具有何种效果?
2.在线词汇测试模式的应用是否有利于英语词汇的记忆和保持?
(二) 研究方法
1.参与者
(1)受试
本研究受试为北京市某综合性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随机抽取 4 个自然班,共 153 人(34 人 +35 人 +41 人 +43 人), 其中 2 个班为实验班,另外 2 个班为控制班。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实施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和传统纸质测试模式。实验班和控制班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词汇测试目标词汇以及授课模式基本相同。
(2)讲授者
讲授者共 2 人,两者为同一英语教学组教师, 分别担任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英语教学。
2.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干预
本研究中对实验班实施英语词汇在线测试模式, 对控制班实施英语词汇纸质测试模式。表 1 为两种测试模式的具体内容。
3.实验工具
(1)词汇在线试题库
本研究所使用的词汇在线试题库题源为《大学英语 1》课程精讲词汇,题型为填空题。应用组卷策略,设置课程 5 个教学单元的词汇在线测试 5 个。
(2)词汇阶段考核纸质试卷
对应《大学英语 1》课程 5 个教学单元,设计 5 份单元词汇测试纸质试卷。
(3)词汇前测及后测试卷
词汇前测及后测试卷用于开学初和学期末对受试所进行的词汇前测和词汇后测。两次测试的目标词汇相同,题型相同,分值相同。
(4)“清华教育在线”平台及手机端 “清华教育在线”平台从课程教学出发,提供“移动学习客户端”(EOL APP),便于学生在手机上参与在线学习和测试。
(5)词汇学习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情况以及对词汇测试模式的评价等。
(三) 实验过程
1.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
本研究受试为北京市某综合性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随机抽取 4 个自然班对其进行词汇前测。该词汇前测于开学第二周进行,目标词汇为该学期即将要教学的 5 个教学单元的精读词汇,题型为填空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
运用 SPSS 19.0 对 4 个班的词汇前测分数两两配对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配对出词汇前测分数无显著差异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共两组。本研究中第一组中的两个班分别为实验一班和控制一班(前测 P 值 =0.306>0.05),第二组中的两个班分别为实验二班和控制二班(前测 P 值 =0.634>0.05)。表 2 和表 3 分别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词汇前测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2.应用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和纸质词汇测试模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为期 12 周的英语课程教学,两组使用的教材相同,教学内容及进度相同, 授课模式基本相同。在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结束之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实施了单元词汇阶段测试。对实验班实施在线测试模式,即学生课下应用“清华教育在线”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或 V8 优慕课手机端参与测试,每次测试 10 题(随机),限时 10 分钟,可无限次参加测试,测试开放至学期末,取各次测试的平均分作为该单元词汇考核分数。对控制班实施常规纸质测试模式,即课堂上随堂进行测试,每次测试 20 题(固
定),限时 20 分钟,测试仅此 1 次,取该测试的卷面分作为该单元词汇考核分数。
3.词汇后测及问卷调查
在对受试进行了为期 12 周的实验教学之后,对其实施了词汇后测。词汇后测的目标词汇,题型, 题量,分值及评分标准与词汇前测相同。同时,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实施了词汇学习及测试方式的问卷调查。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 词汇后测结果
运用 SPSS 19.0 对两组中的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词汇后测分数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 第一组中采取在线测试模式的实验一班和采取词汇纸质测试模式的控制一班的后测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 值 =7.467,P 值 =0.000 <0.05);第二组中采取在线测试模式的实验二班和采取纸质测试模式的控制二班的后测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 值 =7.275,P 值=0.000 <0.05)(详见表 4 和表 5)。
(二) 词汇学习问卷调查结果
对受试进行的词汇学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后词汇复习时长方面,实验组和控制组没有明显的差异,总体都倾向于每周课下1 个小时的词汇学习。对于测试模式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接受在线测试模式和接受纸质测试模式的受试均认为词汇阶段测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动机。对于测试模式对词汇学习的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词汇在线测试模式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其中 91% 的学生认为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有积极作用,包括有利于提高词汇学习的兴趣、词汇记忆效果及方便了词汇学习等。
(三) 结果分析
在词汇前测中,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数无显著差异:实验一班与控制一班的前测平均分数分别为 33.71 分和 30.62 分;实验二班和控制二班的前测平均分数分别为 37.91 分和 36.46 分。在词汇后测中,两组中的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数具有显著差异,且差距明显:实验一班与控制一班的后测平均分数分别为 64.73 分和 34.12 分;实验二班和控制二班的后测平均分数分别为 58.51 分和 39.83 分。词汇学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课下投入的词汇学习时长整体上差异不大,但在测试模式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效果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反馈具有明显差异:实验班受试对在线测试模式的效果更为肯定,认为该测试模式对于提高学习词汇的兴趣,记忆效果及时效性均优于常规纸质测试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所设计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包括课下自测,不限次测试,测试试题随机,单元测试分数取平均分以及提供开放性测试时间等设计,有利于学习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合理利用个人课下时间,多次参与测试,提高了目标词汇出现的频率,进而提高了词汇记忆和保持的效果。
五 结 语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探究了英语词汇在线测试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实验历时 12 周, 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应用了本研究所设计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和传统纸质测试模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词汇前测分数,词汇后测分数和词汇学习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将英语词汇学习和测试融于一体,在激发学生参与测试的动机的同时,促使其更为自主有效地记忆单词,提高了词汇记忆和保持的效果。此外,在线词汇测试将承担大量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师从繁重的阅卷和分数统计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由于本研究中的受试仅为四个自然班,所应用的在线词汇测试模式仅为针对一门课程的设计,且实验教学历时仅一个学期,故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 [J]. 电化教育研究 , 2004, (3):3-8.
[2]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下)[J]. 中国电化教育 , 2004, (4):9-14.
[3]李克东 .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 [J]. 电化教育研究 , 2004, (7):3-8.
[4]田富鹏 , 焦道利 .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 电化教育研究 , 2005, (4):65-67.
[5]齐红 , 符祝芹 . Blackboard 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7, (3):86-89.
[6]侯建军 . 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J]. 电化教育研究 , 2010, (5):110-113.
[7]马武林 , 张晓鹏 . 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J]. 外语电化教学 ,2011, (3):52-59.
[8]孟彦莉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 2011(5):98-103.
[9]孙宝凤 .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研究 [J]. 科技视界 , 17 (12):56.
[10]王琼 .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7(4):103-109.
[11]白雪 , 李永霞 , 李晓梅 . 词汇模块与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J]. 科技创新导报 , 2014(3):126-127.
[12]沈化 . 在线测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6,(7):80-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