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述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6 15:0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战略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对《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研究做了梳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评述。并总结了未来改革的四个主要方向:案例和实验的交互融入、互联网教学工具的普遍应用、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引入、中长期考核机制的实施。这一改革方向可体现为 ITCE 教学法和“互联网 +”的联合运用。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ITCE 教学法;互联网 +

本文引用格式:周宇亮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述评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0):66-69.

A review of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ZHOU Yuliang
( School of Financ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s  in   full sw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from four aspects: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system. It also summarizes the four main directions of future reform: the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of cases and experiments,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aching tools,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ideas and metho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um and long-term assessment mechanism. This reform direction can be  embodied in    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ITCE teaching method and Internet +.

Keyword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TCE teaching method; internet +

一 引言

2014 年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战略。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并强调培养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标志着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开始走向法制化进程。

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各学科专业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进各类课程的改革。本文聚焦于高校金融类专业的高难度课程《金融风险管理》。纵观《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几乎无一例外地指出该课程理论教学具有枯燥性,该课程普遍被认为是“有难度的”[1]。为此,一线教师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程度地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本文将它们大致归纳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四个方面。

\

二 《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一) 教学理念改革

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 [2],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毕业生与社会脱节情况严重 [3]。苏木亚和付媛 [4]、苏显方指出该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没有与时俱进,未能体现大数据的新时代特征,他们强调在《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中应关注“大数据”思想 [5]。

由此可见,当前《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应用型理念,而要改变这一点,必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6]。

(二) 教学内容改革

21 世纪国际金融形势瞬息万变,金融风险多样且频发,这就要求《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内容不断改进与创新。要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应用性的统一,突出经典性与前沿性、现代性的统一 [3]。

强调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性是课程改革的一大共性认识。相关改革内容有:

(1)先修课程多。周宇亮 [1]、周宇亮 [7]、苏显方 [5] 指出《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有十几门先修课程,预备知识过多而广,使得该课程处于“教学链”的末端, 其学习难度自然加大。可通过制定《预备知识复习手册》、将预习纳入考核范畴等方式解决。

(2)教材单一化。位华提出建立包括大纲、自编讲义、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案例库和第二课堂的综合性创新课程体系 [8]。另外,还应因地制宜选取教材 [9],对于大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应选择介绍相关基础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材 [10]。郑倩昀指出课程内容应体现定性与定量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另外,要增加本土化内容的讲授与拓展 [11]。

(3)其他还有注重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12]。课程开设顺序不科学等 [1]。

(三) 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

针对《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性过强、实践性缺乏的现状,增加案例、实验和实践的环节和比重, 改革传统“填鸭式”的、改用答疑式、启发式、辩论式的互动式教学是改革的方向 [3],以达到直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具体方式有案例、实验、实践等。

(1)案例式教学。李明详细阐述了在《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中对案例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6]。郑倩昀指出选择案例要注重时效性和典型性,并围绕案例进行“参与式”的讨论 [11]。

(2)实验式教学。专门探讨《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实验的研究很少。林姝妤提出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辅导、使用“雨课堂”平台、撰写实验报告等步骤完成实验课的学习 [13]。周宇亮以“基于标准历史模拟法计算 VaR 为例”,通过连续三学年的追踪式调查和反馈方式,总结出了学好《金融风险管理》实验课的“金融实验教学五步法”[14]。

(3)实践式教学。王雷和徐明华通过提出建立“平台 + 模块”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 Agent 技术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15]。向茜建议使用 Excel、VBA 等软件量化信用风险,模拟股票、期货交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还可以采用金融工程技术,让学生对指定的单个产品、资产组合或业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以此培养学生风险和收益权衡考量的投资理念,树立风险管理的基本意识 [16]。

(4)网络式教学。包括通过网络平台接触相关的网络公开课、慕课及微课等 [2]。

(5)其他。位华认为可通过聘请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来校做金融风险知识的定期报告, 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 [8]。林欣 [10]、苏显方 [5] 认为当前高校金融类专业师资构成单一, 应增加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力量。

基础上述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当中。

朱淑珍和顾艳辉 [17] 将 Ajzen[18] 的 TPB 理论(行为计划理论)引入到《金融风险管理》的双语教学中, 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提出教学效果的改进建议。朱淑珍和顾艳辉又提出了三维综合评价法,即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网络教学评价体系、校外实习评价体系等三个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19]。

林欣提出了基于整合思维视角的“问题教学法(PBL)”,包括整合思维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互联网情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 [10];赵攀和周本达 [20]、郑倩昀也探讨了“翻转课堂”在《金融风险管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1]。与“问题教学法” 相似的是李彦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的准备分组、课堂教学、撰写实验报告、期末考核和教学效果调查四个阶段 [21]。

丁浩 [22]、李雪桐 [23] 从国标视角下提出基于 VaR 理论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策略。曾晓华和袁持平提出了 CDIO 工程教学理念,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 和运作(Operate),在教学中具体采用“项目—反思”教学和案例教学方式实施之 [24]。

(四) 考核体系改革

考评方式的改革方向是提倡多样化。李艳锦认为考评方式应多样化,采取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讨论发言、课程论文、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3]。向茜认为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课发言、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形式多方位考察学生 [2]。郑倩昀提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课堂演讲、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灵活度,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11]。相似的观点有刘煜 [9] 等。

(五) 相关研究归类

本文将上述《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四个主要模块的改革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如表 1 所示。

\

根据以上论述及表 1 的总结,可看出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体系均存在不少的问题,学者和一线教师们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可将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一是理论课堂枯燥乏味;二是教学方法单调; 三是缺少互联网平台的支撑。由此,相应的改革也围绕着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改革教材和教辅资料,增加案例、实验、实践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二是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引入合适的互联网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三 简要评述

综上所述,当前该课程改革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问题有:

第一,加强案例、实验、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但对案例、实验和实践方式与教材和理论融合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分析不够透彻。第二,重视“互联网 +”的改革趋势,但缺乏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合理引入和有效运用。第三,尝试在新理念、新方法上的尝试, 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第四,考核体系周期短,缺乏中长期的考核评价方案。当前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选择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单位,对所授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但缺乏中长期的跟进与反馈考核机制。

针对当前研究不足,本文总结并分析未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如下:

(1)简化理论性过强的教材,修正为以讲义为主、以教材为辅的理论教学模式,旨在减轻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压力。

(2)实现理论知识、案例与实验的有机交互,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吸收、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本文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案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的方法称作 ITCE 教学法。

(3)结合使用雨课堂、Blackboard 等网络平台,一是可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二是增加授课“花样”,增添学习乐趣。

(4)建立一套中长期追踪考核机制,不断反馈与改进教学中的问题。定期形成报告,在《金融风险管理》授课小组中讨论。

将上述《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整理如图 1 所示。

\

图 1 将 ITCE 教学法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创新方法, 又辅以互联网相关工具, 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 +”的教学理念。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的改革思路,具体到 ITCE 方法的实施层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另外, 互联网平台也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四 结语

本文对近年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已有文献提出了诸多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改革方向。经过整理, 可将改革的内容分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体系等几个层面。进一步将每个层面中包含的主要问题做了归纳,可将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提炼为三个方面,即理论课堂枯燥、教学方法单调、“互联网 + ”思想嵌入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改革思路。一是构建“教材 + 讲义”、案例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避免以往理论课堂枯燥乏味的弊端, 也简化了教学难度。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 ITCE 教学法,即将理论课、案例、实验课交互式地有机融合起来,并在实际教学中酌情引入其他方法,避免教学方法的单调性,同时也有利于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是在 ITCE 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如雨课堂、Blackboard 等网络教学和教辅平台,将“互联网 +”思想有效地纳入进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建立一套中长期追踪评价机制很有必要, 可参见周宇亮 [14]。一个教师相对固定地教授两三门课程是较好的,有利于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追踪式总结、反馈与改进,在教学中提炼中改进的策略,可在下一学期或学年投入应用,再在下一期进行改进,如此循环下去。这充分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作用于理论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宇亮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改进与学习策略刍议 [J]. 教育现代化 ,2019,6(53):148-150.
[2]向 茜 .《 金 融 风 险 管 理 》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J]. 时 代 金融 ,2016,(1):202-204.
[3]李 艳 锦 .《 金 融 风 险 管 理 》 课 程 教 改 初 探 [J]. 市 场 周刊 ,2014,(5):150-151.
[4]苏木亚 , 付媛 . 大数据环境下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6,29(6):151-154.
[5]苏显方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1):68-69+73.
[6]李明 . 案例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在《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J]. 职业教育 ,2015,(15):127.
[7]周宇亮 . 先修学科多的专业课教学策略思考——以《金融风险管理》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9,6(74):170-172.
[8]位 华 . 金 融 风 险 管 理 创 新 课 程 建 设 思 考 [J]. 科 教 文汇 ,2013,(7):57-58.
[9]刘煜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6):235-236.
[10]林欣 . 整合思维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金融风险管理》为例 [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9,(4):80-84.
[11]郑倩昀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改革探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32(24):150-152.
[12]张丞 . 金融风险管理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1):172-173.
[13]林姝妤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46-47.
[14]周宇亮 .《金融风险管理》实验课教学三阶段经验论—— 以 基 于 标 准 历 史 模 拟 法 计 算 VaR 为 例 [J]. 教 育 现 代化 ,2020,7(27):110-112.
[15]王雷 , 徐明华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研究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5):63.
[16]周远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6):155-156.
[17]朱淑珍 , 顾艳辉 . 基于 TPB 理论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双语教学主体行为分析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149-150.
[18]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 (2),179-211.
[19]朱淑珍 , 顾艳辉 . 基于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2):132-135.
[20]赵攀 , 周本达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21(3):303-306.
[21]李彦 .PBL 教学模式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J]. 教育观察 ,2019,8(28):102-104.
[22]丁浩 . 国标指引下以 VaR 为核心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体系探索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29(3):130-138.
[23]李雪桐 . 国标视角下基于 VaR 理论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J]. 教育时空 ,2020,(1):147-149.
[24]曾晓华 , 袁持平 . 基于 CDIO 教学理念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33(1):134-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