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以《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从 1983 至 2019 年间共 1787 篇“高校班主任”文献建立中文数据库。从总体趋势、被引频次、文献来源、作者及主要发文单位、关键词等五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把握高校班主任的研究特点,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文献;计量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陈翠翠 . 高校班主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983-2019)[J]. 教育现代化 ,2020,7(94):135-139.
analysis on the head teachers in colleges Based on Bibliometrics(1983-2019)
Chen Cuicui
(Department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Abstract: Based on metrology, this paper adopts retrospective literature retrieval method and CNKI (1983-2019) as the data source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literature database of college head teachers.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787 papers on the general trend, cited frequency, literature source, author, main publishing unit and key words , this paper grasps the research leve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head teacher in China,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 college head teacher; literature; bibliometrics
一 收集数据
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高校班主任”为检索词,随即检索出相关文献 2493 篇。通过核对,剔除无关论文,共筛选出 1787 篇有效文献。其中,报纸 3 篇,博士论文 1 篇,硕士论文 27 篇,会议 12 篇,期刊 1744 篇,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即采用数学与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对高校班主任的相关文献进行总体趋势、被引频次、文献来源、作者及主要发文单位、关键词进行统计,探究高校班主任研究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二 高校班主任的文献统计及分析
(一) 高校班主任研究文献的总体趋势分析
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是高校班主任研究状况的直接反应。从图1可以清晰地发现文献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从 1983 年开始,文献数量缓慢增长,在 2012 年发表数量达到顶峰。表 1 列出了从 1983年到 2019 年这 37 年之间关于高校班主任的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可以看出 2003 年之前相关论文都比较少,甚至在 1984、1986、1990 出现零增长,这时候的高校班主任研究的主题、内容、数量都较少, 属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并不活跃。从 2004 年开始,相关研究成果呈指数性增长,在 2012 年达到顶峰 159 篇。这个阶段的高校班主任研究明显处于爆发阶段,各种经典学术论文都出现在这个阶段,这要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中发〔2004〕16 号文件精神及教社政 [2005] 2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此外高等教育扩招,高校数、学生数、教师数增长较快, 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多。2012 年以后论文数开始下降,并渐渐趋于稳定。
学术文献的被引频次是反映文献质量和关注度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学术影响力越大。图 2 展现了各年份被引频次的曲线变化, 可以看出,1999 年之前,被引频次是很低的,这时候发的论文也少。1999 年以后,相关论文数和被引频次都在快速增长,2006 年是被引频次最高的年份。表 2 为筛选出被引频次最高的 12 篇文章,
从上面可以看出,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都是 2004-2012 年这一阶段中,这一阶段也是高校班主任这一主题研究最活跃、论文数量最多的阶段。其中被引频次位居首位的是《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有 247 次。该文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赵庆典等撰写,背景是 2005 年 4 月份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三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上,为了解全国各种类型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 , 而做的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关于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基本情况、类型特征、建设途径、政策保障等。这篇论文有充裕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研究,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为后续很多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模板。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被引频次最高的这 12 篇文章可以看出,对班主任的工作的实践研究被引较多,也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是高校班主任的研究热点问题。
(三) 高校班主任文献来源统计分析
期刊数量、刊文情况。本文检索得到的 1787篇文献发表在 721 种期刊上。通过对 721 种期刊刊载主题文献的篇幅来分析高校班主任学术成果的整体情况和分布状态(见图 3)。可以看出高校班主任论文的期刊分布状况大致呈现集中-离散趋势。表 3 列出了发表高校班主任主题论文最多的 21 本期刊。分析发现,21 本期刊,占期刊总数%,发表了 472 篇论文,占文献总数的 26%。其余 700 本期刊,占期刊总数的 97%,发表了 1315 篇文献,占比 7 4%。值得注意的是,有近 63%(455种)的期刊只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献。
期刊分布情况。分布在 721 种期刊上的 1787 篇相关文献,各期刊平均载文量约 2.5 篇,分布相对分散。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对文献进行分区:核心区、相关区、离散区,各区文献述大致相等,如表 4。按照布拉德福定律 1:a:a2……的关系(a>1),核 心区:相关区: 离散区 =28: 121:572 ≈ 1:4.3:20.4, 接近 1:4.5:20.25, 即布拉德福离散系数为 4.5。3 个区的平均载文密度分别为 19.57、4.52、1.20,其核心效应突出。
如表 3 所示, 发文量在 10 篇以上的期刊有25 种,主要集中于教育类刊物。其中,只有教育与职业是核心期刊,其他都是普刊,这也反映了高校班主任的研究成果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影响力。
(四) 主要作者及发文单位统计分析
核心作者分析。1983-2019 年高校班主任主题文献,第一作者 1691 人,发文最多的为 3 篇。依据普赖斯 (PRICeD) 所提出的计算公式 [2] 进行统计 :Mp=0.749*npmax1/2=0.749*31/2=1.3。因此发表 2 篇或 2 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是高校班主任领域的核心作者,共有 84 名,发表论文 180 篇,占全部发文数的 10.07%。可以看出,高校班主任主题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很大一部分研究者处于初步研究状态,并没有深入,相关学术成
果也缺乏权威和系统。
作者单位分析。本研究对 1787 篇文献的发文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发文在 4 篇以上的单位有 13个,共发表了 52 篇论文,占总发文量的 3%。由表 5 可知,发文量在 4 篇以上的 13 个单位都是高校,说明研究此类问题的多以高校教师为主,且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作者合作情况分析。论文的合作度主要有两个指标组成:合作度、合作率。合作度指高校班主任数据库中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作率指高校班主任数据库中合著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这两项指标衡量论文的合作程度。通过适当的合作,共同撰写论文,可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有研究表明作者的合作程度与其科研产出的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1983-2019 年间关于高校班主任研究论文的合著情况见表 6。通过分析发现,高校班主任的研究合著率 35%, 合作度为 1.55,高校班主任研究的合作率和合作度都不高。
(五) 关键词分析
从表 7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直都是高校班主任的研究重点。但随着时代发展, 各时期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在1983-2003 年间,这一时期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的政治教育, 自 1978 年以来, 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8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0 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198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0 年)等,都把政治素质摆在重要位置, 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成为这时期的研究重点。在 2004-2010 年间, 关键词有了新变化,其中“辅导员”比较突出, 该时期关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研究成为研究重点。这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如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 号文件)以及2005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重大文件的颁布,明确要求高校设置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首次正式区分辅导员和班主任,此时兼职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协作遂成为重点关注内容。到了 2011-2019 年间, 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依然是研究重点,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变化。2013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并且要求在职称晋升时要具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 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到学生工作队伍中, 成为兼职班主任,他们在工作之余也开始了班主任工作的学术思考与探索。此外,该时期对班主任的研究也更加精细化,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工作方法等研究内容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担任助理班主任这时候也是主要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学生党员担任助理班主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也在水涨船高,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具挑战性、针对性,对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增长,相关研究也成了热点。

三 总结
基于 1787 篇近 37 年有关高校班主任研究的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高校班主任的研究重点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基本上是随着政策的转变而转变,这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宣传和实施,但不利于学术自由性的发挥。第二,文献主题、内容集中,研究范围狭窄。从表 2可以看出,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高校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工作方法、作用及与辅导员的协作展开。研究方式也主要是以理论化的总结、叙述为主,缺乏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第三,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通过对选取的 1787 篇文献的作者进行统计发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的有 1691 人,其中 1607 人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只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占比达 95%, 反映出关于高校班主任的研究较多,但都较为分散,未形成核心研究群。相关论文的合作度是 1.55, 合作率 35%,合作程度不够。第四,研究群体集中在高校,高校教师是班主任研究的主力军。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这让很多教师都有了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并投身于相关学术研究中。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研究者们要更多的从一线工作的实践中,从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中寻找研究重点,解决实际难题。扩展研究主题。目前来看关于高校班主任的研究主题还是过于狭窄,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创新研究方法。通过对以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还是以质化研究为主,这对于学科的科学化、体系化发展不利,也不利于学术成果的实践转化,要加强量化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扩充研究队伍,加强合作。近年来国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青年教师要晋升职称原则上都要有学生工作经历。这些教师从事多种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如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吸引他们加入高校班主任研究主题中来,进行合作研究,相信会让高校班主任研究更加多样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赵庆典 , 李海鹏 . 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报告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75-82.
[2]丁学东 . 文献计量学基础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2:204-209,220-232.
[3]邱均平 , 温芳芳 . 作者合作程度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图书情报档案学”高产作者的计量分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8(05):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