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现阶段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也逐渐受到“互联网+”形式的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切实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采取适当合理的教学措施,实现中职计算机专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重构建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有关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有利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研究中职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职阶段;计算机专业;重构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陈光.“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计算机专业重构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93):14-17.
Explor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Internet Plus Era
CHEN Guang
(Hainan Technician College, Haikou, Hainan)
AbstrAct: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t current stage, computer majo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s been gradually influenced by “Internet plus”,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ake appropriate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measures to achieve re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based on act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during teaching,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in computer field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raining all-round talents. The paper studies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related effects in “Internet plus” era.
Keywords:“Internet plus” er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specialty;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互联网+”时代作为现阶段逐渐兴起的一种发展形式,能够通过自身的交互性与融合性,可以对中职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课程建设,并通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对中职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及其他相关内容产生明确的认识与了解[1]。从而能够有效促进该专业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为培养学生更加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素质及能力做出实际贡献。
一 中职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 学生对日常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 对待不同事物具有明显的差别性。特别在他们遇见自己不喜爱、甚至讨厌的学科内容时,会从主观上对该门课程产生敷衍与应付的态度,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就会使学生对日常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较大程度地阻碍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 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限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他们经常在招聘教师时并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导致很多教师都属于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才。尽管他们基本拥有与该阶段教师要求相符合的学历,但却由于自身刚毕业不久,虽然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却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准确定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际意义, 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 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联系较少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认为充足的理论知识才是专业课程中的关键内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机械式知识传输的方式教授相关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部分。尽管计算机专业拥有足够的教材书本,但却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及技能而造成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
二 “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重构内容
(一)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
由于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正逐渐确立理论联系实践的发展目标,提高日常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计算机专业当中,本来就具有很多抽象性的理论知识,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无法使学生对其产生明确的了解与认识。所以教师就应当积极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方式,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从而促进学生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满足现阶段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2]。
(二) 建设有效的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将全国各地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联系与整合,并通过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对于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以保障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无论是与教学过程有关的信息资源,还是与企业招聘有关的资源信息,教师都可以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有效获取,并通过进行相应的整合操作,建设实际有效的信息化资源。
(三) 建设有效的科学技术资源
计算机专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需要教师能够从自身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顺利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无论是对于教学过程还是学习过程来说,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配合与帮助。并由此才能够实现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利用,构建切实有效的专业发展机制,为计算机应用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
三 “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
(一) 以学生就业为基本的教学导向
中职院校主要就是以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为主, 为社会发展输送一线的实操人员。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就业问题为教学导向,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的融合统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需要对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可以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更具现实意义的教学课堂,并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为实现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提供重要保障。
(二) 相关计算机课程的专业化设置
由于现代社会正处于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所以对于计算机行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渐趋于专业性与综合性。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开展更具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虽然不能脱离教材的相关知识,但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书本内容与实际发展的基本联系,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课程的专业化水平。从而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朝向更具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而促进教师基本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 理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突出
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来说,理论知识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切实发挥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才能够使日常教学中的理论学习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在逐渐发生着一定变化。虽然还是同样的理论知识内容,但却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的实际意义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实效性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能够为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重要的实际意义[3]。
四 “互联网+”时代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日常的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也进行了适当的创新与改革,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情况相互联系的发展目标。虽然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已经具有充分了解,但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应当充分明确自己学习本门专业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才能保证学生从主观上形成足够的学习兴趣。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学生正逐步确立自己的学校目标,并因此对计算机专业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这就能够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足够的重视,更有利于他们掌握更多有效的知识与能力。从而能够使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能力得到提高,以此更加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 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正逐渐以社会对该行业人才的需求为主要依据。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会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做出充分的研究与了解。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合相关内容,从而使日常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能够朝向明确的方向,并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建立有效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研究。从而能够使日常的教学活动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有效整合,并可以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实际作用,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三) 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
由于考虑到中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通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与目标。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师也应当将自己的思想及观念进行深度的强化与创新。应当在教学活中,更加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导向,并且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学生建立更加符合自己行为特点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它对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同处一个岗位的人员,他们的职业要求也未必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这就能够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教学目标,为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输送具有高质量、高要求的相关人才[4]。
五 “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措施
(一) 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由于考虑到“互联网+”时代中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因此对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产生明确的认识与了解。无论是出于对学生不同发展特点的因材施教,还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都可以适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实现有针对性地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之间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能力可能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模式,促进他们对于每个层次学生的重点培养。对于基础或者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增加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让他们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之余,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技能;而对于基础能力有限的学生,教师则应当对他们加大基础知识的教育与巩固,从而能够让他们获得坚固的理论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仅要求自己能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不挂科,就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表现。而这就会对学生的日常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能够通过日常学习获取有效的能力及经验。因此,教师就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提供重要帮助。由于考虑到“互联网+”时代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教师就可以将日常的实践操作表现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当中,并逐步通过增加其所占比重,让学生明确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出现,也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高重要保障。
(三)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由于考虑到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中职院校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条件,这对于教学活动来说,能够更加积极地实现培养目标,为发展实际的积极价值而做出重要贡献。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计算机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以及成品动画等,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性的视觉冲击,亲身感受计算机专业活动的真实魅力,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除此之外,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问题导向等教学模式,也应当在中职教学课堂中不断推进。这能够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相互融合,实现良好学习氛围的塑造。从而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断努力。
(四)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联系与融合
中职阶段的学生,大多不久后就要面临寻找工作的问题。所以专业操作技能应当作为教学任务的关键, 确保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教学实践的环节当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建立重要的基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当中,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要求正不断提高,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招聘需求,就应当从日常的教学活动入手, 采用更多有效的发展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理论知识的巩固积累固然是重要的,但相比之下,实际的操作技能更应当是该行业的重点需求,所以教师就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建立更多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的找到工作单位[5]。
六 结 语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教师应当对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充分利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联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目标。从而能够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促进“互联网+”时代对该专业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将信息技术资源充分利用到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努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有利于促进中职阶段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富平.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2):371-372.
[ 2] 赵越.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 J] . 教育现代化,2017,4(16):59-60.
[3]林粼.从学科反思的角度看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4.
[4]池云.信息化条件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探[J].高教学刊,2016(04):97-98.
[5]韦秀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