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国家大力抓教育教学质量背景下,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课堂听课效率低的现象展开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统计出影响大学生听课效率的42个因素,采用KJ法将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得出影响大学生听课效率的三级因素集,通过封闭式问卷调查构建二级因素的邻接矩阵,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进行因素分析,理出大学 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之间的七个层级关系,以此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大学生听课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ISM;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陈岱莲,李飞,张娟,等.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20,7(98):178-180,193.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On Classe Effici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CHEN Dai-lian, LI Fei, ZHANG Juan, MIAO Wen-juan
(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ABSRTACT:Under background of improv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research object of students, the paper studies phenomenon of low class efficiency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per counted 42 factors affecting class effici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Classified by KJ method, it obtained three-level factor set affecting class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ed adjacency matrix of two-level factors with clo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zed factors with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ISM, to sort out seven levels amo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ass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ir class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qua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Class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 ISM; Teaching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课堂听课不认真、低头看手机等听课效率低的现象很普遍,这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分析。怎样提高大学生听课效率,成为当前高校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不少学者对大学生课堂听课效率进行了研究。高顺成[1]和殷美[2]等分析了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听课效率的影响,指出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人数多、时间长、频率高,提出应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视角解决该问题。高利芬[3]、朱沙沙[4]、张苗苗[5]等分析了课堂消极沉默现象, 指出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提出从文化、环境、学生、老师四个方面改善该现象。杨宇霞[6]等分析了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行为、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上学者多采用问卷调查、Excel、SPSS方法进行了大学生课堂听课情况分析,刘广平[7]用ISM对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因素分为五个层面和三个层次,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听课率的对策。
本文基于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采用ISM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听课效率低的现象进行研究,根据调查和ISM分析将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七个层级,说明了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和外界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听课效率的对策。
一 建立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集
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发放122份开放性问卷, 采用访谈形式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97.54%。问卷答案涉及42个因素,将42个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的原始表述进行修正,采用亲和图法(KJ法)进行小组、中组、大组分类,分别对应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
经过封闭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100%,确定15个二级指标的直接二元关系:教学设施影响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与学生管理影响课程体系、学生作息、学习态度、考核难易及手机诱惑;课程体系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业务素养影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学习态度、考核难易;教学设计影响学习态度、考核难易及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考核难易及学习能力;教学方式和方法影响教学设计、考核难易、学习能力;学生作息影响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影响课外学习计划、学习能力、手机诱惑;考核难易影响学习态度和课外学习计划;课外学习计划影响学生作息、学习能力、手机诱惑;学习能力影响学习态度和课外学习计划;社会和家庭影响学生作息、学习态度、课外学习计划及学习能力;手机诱惑影响学生作息和课外学习计划。除学习态度外,上述13个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和生理,学生生理和心理直接影响学生作息、学习态度、课外学习计划、学习能力。
二 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ISM
ISM以定性分析为主,将上述调查分析的大学生听课影响直接因素构成邻接矩阵A,通过建立因素的可达矩阵、级位矩阵、骨架矩阵,进而绘制递阶结构模型图。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图如下:
通过递阶结构模型图可看出影响大学生听课效率的15个因素,可分为七个层级。最高层次是作息时间、学习态度、课外学习计划、学习能力、学生生理及心理和手机诱惑,这6个要素具有强连接关系,相互影响。第二层次是社会家庭因素和考核难易,这两个要素都对第一层次6个要素产生直接影响。第三层要素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影响考核难易。第四层要素是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教学设计效果。第五层要素是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取。第六层次是课程体系和教师业务素养,两者都影响教学内容确定。第七层次要素是教学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工作影响课程体系完整性[8]。
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听课效率的七个层级要素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关系,其中,教学与学生管理是听课效率影响因素中的根本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对学生听课效率产生正面影响。另外,学生方面的因素是第一级位要素,是我们需要着重分析的要素,作息时间、学习态度、课外学习计划、学习能力、心理生理及手机诱惑相互影响,对听课效率影响是最大、最直接的。
三 提升大学生课堂听课效率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和家庭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提高大学生课堂听课效率。
(一) 学校方面
1.改善教学设施,建设智慧校园。由上述模型可知,教学设施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学生学习,学校要大力改善教学设备、生活住宿、教学环境等设施;要优化教室内部布局,合理安装充足的插座供课堂教学使用,设置活动桌椅供教师翻转课堂用,教室的温度、采光、照明要适合课堂学习;学校要有足够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及智慧教室;学校要开放通宵自习室、讨论室、公共自习室等供学生进行不同学习活动使用;学校要建封闭车棚供学生停放自行车和电动车,露天车棚会使车辆受风淋雨,影响学生心情,从而影响听课效率。学校要建设智慧校园,推动电子校园卡,学生可享受刷手机的便利,避免一卡通丢失影响心情继而影响听课效率。
2.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氛围。学校要严抓教学管理,要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本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生理特点规定上课时间和时长;严查教师的教学运行资料、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秩序;学校要制定规范,严管课堂不跟老师节奏独自使用手机的行为;严禁宿舍熄灯时间还常亮灯现象;学生处和社团要经常组织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大赛或交流会,例如,举办专业知识大赛、英语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交流会、考证交流会、大学生大讲堂等,以此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要严把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的设置要与社会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相匹配,课程的先修与后修要合理确定,否则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和心理反感,导致厌学。
(二) 教师方面
1.加强自身业务素养。教师要不断进修提升学历, 与时俱进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技能,要运用教学体态和语言发挥个人魅力,教师要用讲课的激情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用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融入到知识海洋。
2.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教师讲课前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制成美观大方、简洁直观的课件;合理设计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内容要有高阶性和挑战性,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点名回答问题的频率,给学生课堂学习压力,课后教师要提供辅导,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
3.选取实用精华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去除冗余的理论, 保留精华内容,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抓住学生求知、求实、求新、求趣的心理组织教学内容。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据调查,大学生全神贯注听课的时长是20分钟左右,因此,理论课可在传统师讲生听教学方式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竞赛法、抢答法、随堂测验法、生讲生评法、生讲师评法、小组比赛法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选取根据所讲内容及教学设施配套情况选取。
(三) 学生方面
大学生要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不熬夜,中午午休,保证一天的学习精力。大学生要意识到学习具有隐性效果, 只有日积月累,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技能得到提升。大学生要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和考研考证学习计划,不能在专业课程课堂上做课外学习计划的习题。大学生要注重体质锻炼,利用傍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教师,开设心理课,学校要设置校级、院级、班级、宿舍级四级心理监控小组,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进行疏导。教师上课时要把思政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外界方面
1.社会、家庭要给大学生正确引导。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上和社会上会有很多读书无用的言论,讲师讲课时要正确引导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另外,家庭氛围影响学生的心理、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家长要言传身教,多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孩子的理想和兴趣,鼓励孩子考证或继续进修,家长要鼓励孩子自立自强,课堂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
2.克服手机诱惑。学校要制定相关规范,约束大学生课堂无故使用手机,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告诫学生沉迷手机的危害。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人格魅力,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约束自己看手机的行为。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克服手机对大学生的诱惑,提高大学生听课效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基础上建立影响大学生听课效率的因素集,通过构建递阶层次结间接因素、根本性因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通过本质改善,提高大学生听课效率,继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沙沙.大学生课堂沉默镜像、归因与消解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9(9):59-64.
[2]殷美,姚敏磊,王彬,马丽娟等.基于高校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调研的学风建设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8):54-56.
[3]高利芬.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形成机制及对策分析[J].国际公关, 2019(7):63+65.
[4]张苗苗,王婕.大学生课堂冷漠的社会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9(22):199-200.
[5]刘广平,甄亚,陈立文.大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研究方法[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20(3):56-62.
[6]高顺成,王雪,李秋霞.对被手机绑架的大学生听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办公自动化,2018,23(15):19-23.
[7]杨宇霞.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8]赵越,冯振业,朱莲花.大学通识课课堂沉默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3):108-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