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投资融资、公司理财、资金管控等职能逐渐向外延伸,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承担企业由上至下的全面风险管控活动。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也必然要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本文基于“财管风控化”的特点,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总体思路,并将课程体系细化为思政和法律教育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企业管理模块、经济学模块、会计学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以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课程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陆旸 , 等 . 基于“财管风控化”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2):115-118.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majorit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ased on "Risk control"
Lu Yang, GAO Kai-li, WANG Jing-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gxian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terprises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talents, which are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s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rporate finance,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require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undertake the overall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ctivities from top to bottom. Therefore,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be change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risk contro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general idea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subdivid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ule, general education modul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ule, economics module, accounting module,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ule, practical teaching module and quality education module,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equirement.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Risk control; Curriculum system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环境也发生了变革,企业对于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具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能够在实务操作中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从宏观角度来说,目前,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平台,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环境剧烈变化,为了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我国正全面深化财税改革,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变化,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战略,提高行业、企业的风险抵抗力,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对企业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微观角度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加之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兴起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企业价值链需重新审视,创新的思维模式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各个层面以及组织的各个价值链条中,而企业风险管控也存在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一些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已遭遇了严重的财务危机,暴露出风险管控意识欠缺和程度不足的问题。而此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各国的主导产业,各行业通过产品创新、产业链创新、财务创新来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企业形态、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任务特点、思维方式等的改变,企业财务管理也将从投资融资、公司理财、资金管控等职能逐渐向外延伸,承担企业由上至下的全面风险管控活动,从而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在“大智移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市场交易和手段不断创新,这将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寻求机遇、管控风险成为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有必要从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的角度对目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适时响应社会需求变化,在夯实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风险管控相关知识和能力。
二 基于风险管控的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风险来源于方方面面,本文从战略层面、业务层面、信息技术层面、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风险管控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一) 战略层面
“大智移云”背景下,财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巨大转型,简单重复、标准化、规则化的工作将交给人工智能,未来的财务人员将更侧重于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进行风险预警,把握政策法规,从而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财务规划和税收筹划 [1]。如此,便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大局观,了解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从全局把控风险。因此,人才培养的重点应由基础核算转型为全面的经济管理型人才。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全局观念、优秀的职业道德水平、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扎实的财会业务技能的“跨界人才”,应当成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
(二) 业务层面风险
随着企业经营不断强调业财融合,业务经营将牵引财务发展,财务发展也将支撑业务经营,公司财务系统要嵌入业务运营系统之中,财务人员必须真正成为业务人员的伙伴,分析经济运行与绩效评价,对业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资源保障和风险把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深入价值链各个环节,洞察业务, 从守护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 [2]。伴随着企业转型和业务创新,业务层面的风险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 便是企业对风险管理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具备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敏感度、实际操作技能、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专门风险管理人才,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各种风险。
(三) 技术层面风险
随着财会行业对“自动化”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财务创新和转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企业经营和业务的有力支撑。然而,新兴技术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包括数据获取、信息泄漏、人员舞弊、技术不成熟、技术人才匮乏等,企业的风险控制在技术、制度和人才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变化,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商业模式、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供应链和客户的影响,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四) 法律和道德层面风险
财税政策内容多、更新快,财务相关岗位在企业中又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因此,财务工作也面临着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风险。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紧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避免将企业暴露于法律与道德风险中。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基于风险管控,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紧跟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有全局观,战略统筹和风险防范意识,有责任心,主动承担义务,自主学习和思考,灵活应变,并有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 基于“财管风控化”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总体思路
(一) 彰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坚持价值引领,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和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二) 紧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须紧跟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加强对企业战略和全局观念的培养、扎实专业技能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培养、强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并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位的培养,从而激发其潜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4]。
(三) 强调“业财融合”,突出“风险管控”的职能
随着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对风险管控的需求将越来越突出。“大智移云”背景下, 企业经营不断强调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的需求由传统的会计核算转向能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并进行风险预警和管理决策,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当使学生深入了解业务,并强化培养财务管理人才风险管控的意识和技能,在“业财融合”的前提下突出“风险管控”的职能。
(四) 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课程
以“开放办学,多方合作,内涵发展”为思路,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课程设置时还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联合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及专业的发展趋势,紧跟政策变化,对接社会需求,亦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5]。
四 基于“财管风控化”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以上分析,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基于“财管风控化”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在保证扎实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风险管控的重视,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职业素养和实操技能的培养。因此,本文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包括思政和法律教育模块、通识 教育模块、企业管理模块、经济学模块、会计学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
(一) 思政和法律教育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针对所有本科学生的思政类课程和专门针对财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课程组成,包括经济法、商业伦理、职业道德等课程。
(二) 通识教育模块
该模块涉及数学、英语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英语沟通能力以及办公自动化实践能力等。同时,针对“大智移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模块可进一步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增设与统计软件应用、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内容相关的课程。
(三) 企业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密不可分,正如前文所述,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全局观,从企业战略层面介入企业管理,才能够自上而下全面管控风险。同时, “业财融合”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深入业务层面, 深刻理解商业模式和经营业务。因此有必要将企业 管理相关内容纳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体 课程可包括管理学、战略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等。
(四) 经济学模块
经济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的业务内容,如投融资决策、资产管理、兼并重组等也必须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等,无法脱离宏微观经济环境独立存在 [6]。同时,对宏微观经济变化的把握不足也会使企业暴露于风险之中。因此,无论从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渊源来看,还是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专业开设部分经济学类课程是相当有必要的。可以开设的经济学类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学、税法等。
(五) 会计学模块
企业财务管理离不开对会计信息的解读,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了解会计信息从何而来,以及财务管理活动又将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因此,会计学相关课程应当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
(六) 财务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技能是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具体表现为财务信息分析的能力、成本管理和分析的能力、投融资决策的能力、资金运作的能力、内部控制的能力、风险管控的能力等 [7]。这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运用专业判断评价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基本保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的基础。该模块可包含以下课程: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投资管理、公司并购财务管理等。
(七) 实践教学模块
很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一味强调高学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一定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才普遍受到欢迎 [8,9]。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模块来培养,该模块可开设与办公软件应用、财务软件运用、信息系统运用、统计软件应用、大数据抓取、大数据分析、ERP 沙盘模拟、虚拟商业环境模拟等内容相关的课程,从基础技能到专业技能再到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八) 素质教育模块
本科阶段的教育除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之外,还应当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抗压能力等,激发其潜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有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充分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除专业教育外,还应当注重素质教育,可增设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或心理素质类选修课程,并通过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兴趣,鼓励沟通,倡导合作,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五 结 语
为适应企业不断深化的业财融合,“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财务发展变革,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对风险管控的迫切需求,财务管理专业需紧跟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在夯实财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适时新增和强化与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职业道德、财务共享、大数据采集及应用、数据处理软件应用相关的课程,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整合资源、处理和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全局观和责任感的培养,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能够充分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尚君凤 , 王冰 .“大智移云”背景下的会计创新探析 [J]. 财会月刊 ,2019(19):64-70.
[2]田高良 , 陈虎 , 孙彦丛 , 等 .“大智移云物”背景下的财务转型研究 [J]. 财会月刊 ,2019(20):3-7.
[3]孙红梅 , 雷喻捷 . 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下内控风险及防范探索 [J]. 会计之友 ,2019(13):118-122.
[4]李娜, 隋静. 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8):46-48.
[5]董红杰 . 大智移云时代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J]. 财会通讯 ,2018(31):40-42.
[6]鲁芳 . 基于财务管理行为内在机理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J]. 财会月刊 ,2016(30):120-122.
[7]桂俊煜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30):41-42.
[8]张琪 .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J]. 教育现代化,2016(23):33-35.
[9]姚晓林 , 刘海涛 , 陈廷斌 . 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 OBE-CDIO 一体化 [J]. 财会通讯 ,2018(13):32-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