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期高校体育课教学技能如何提升浅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08 09:37: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体育教学一直是高校课程改革中不可不面对的课程,为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以及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大学生如何在大学体育课堂中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学校体育课堂学习养成终身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类似的很多问题更是把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放到一个重要日程上来。

        关键词:教学技能;体育课;大学生

       本文引用格式:鞠军 . 新时期高校体育课教学技能如何提升浅析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4):113-116.

一引言

      体育是根据人体适应自然规律而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或锻炼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的科学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1]。而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普遍是“00 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接触许多新事物的年龄更加提前,比如面对网络、面对社会转型、面对新媒体等,同时性格鲜明、个性张扬、约束性较少并特立独行。那这就要求作为高校教师更要以学生的特点为主,摸索出一套适合当今大学体育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包括在体育课教学技能方面也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革。

       任何一个教师走上讲台或操场讲授教学内容之前,都需做充分的准备。充分而完整的备课是讲好一节课的必备前提。所谓备课,主要是指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本次课的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课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一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在导入技能、基本教学技能及结束部分技能方面是否应用得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二 开始技能部分

       鉴于目前高校所面对的大学生,在各自家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大多城市居住特点都是单元房,不像过去那样既方便和同龄人之间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又方便独自在家展开体育活动。同时, 中国的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体育课又一向是作为副课存在,课时数本来就不多;在一些面临升学的特殊阶段,体育课甚至要让位于其他主课,变成一门奇特的“隐形课”,一度也总是很尴尬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使得很多学生在高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应付高考,也因长时间没有系统学习体育知识或参加体育活动,在进入大学后常常明显感到不适应大学的体育教学。所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们除了教授体育知识,更身兼育人的职责,甚至需要重新在学生心中构建体育学科的板块,需要重新燃起学生心中的体育热情,这也就对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一开始的“开始教学技能”部分 [2-5]。

(一) 明确列出大纲

      首先作为教师,一定要钻研教师用书上所列内容,认真了解并把握编者意图,不能自己想当然地确定教学目标,随便列出了事。大纲是在详写教案之前列出的一个大概框架。其中描述了讲授这部分体育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几个部分,以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初步构思,并且将讲课过程中所需要的素材一一列出。对于准备写体育教案的教师来说,做这一部分的工作不仅能使讲授者对于整个备课过程思路清晰,并且使之避免在详细备课时落下一些细节内容。

(二) 借鉴教材

       即便是作为体育教师,也需要在对教学过程有了一个大概构思以后,就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详写教案之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并尽可能多地搜集讲课过程中需要的素材。可以在上课前多观摩一些体育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或者教学视频,学习相关教案写作方法,下载有关的体育知识课件和体育实际操作视频,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方法的运用

       高校体育教学在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时,也应该注意多运用一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发挥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 优秀的导入语是上课成功的一半

       导入的方法至少有二十种之多,我们学习其中常用的五种。

       1.温故知新导入法:教师可以根据体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密切相关性,在课堂教学开讲时, 采取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概念或运动方法和技能技巧,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导入形式。

       2.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利用古今中外一些体育健将的有趣生动的故事或新闻开讲,从而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导入形式。

       3.生活实例导入法:教学源于日常生活,生活技能本身就包含在运动之中,许多体育技能在产生初期都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导入新课时加入生活实例,又具体又生动,将体育教学溶入生活当中,使抽象的体育知识变得实际化,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4.示范导入法:主要是向学生亲自进行动作示范。比如在讲“立定跳远”时,可用摆臂跳远和不摆臂跳远两种示范方法来导入新课。同时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两种情况下人跳跃的运动轨迹有什么不同,并思考摆臂与否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轨迹呢?

       5.情景导入法:教师以充满个人情感的言辞开讲,以直抒胸臆的情感体验感染学生。有时甚至可以播放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雄壮有力的音乐、歌曲, 甚至诗词朗诵等,设置具有一定情境的场景来引领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将学生引入其意境,迅速投身体育活动练习,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下,启发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发展自我思维,拓展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游戏导入法:做体育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乐此不疲。教师运用一些适用于大学生的体育游戏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本次课要求掌握的体育知识做好充分身体准备活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去体会、理解相关动作要领。

\

三 基本技能部分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大学体育课程面向全国所有本科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健身锻炼,使学生掌握一定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掌握某些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个人体质, 培养良好道德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创新精神,从而达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通常教师可以在基本技能学习部分采取一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 自主学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的精神、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完成相应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目标、自身的条件和需要, 制定并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教学资源,包括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网站、推送给学生优秀的电子教案、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的体育赛事或自主观看推荐的体育教学视频等,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自主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技巧。

(二) 合作学习法

       体育锻炼讲究合作精神,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核心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学会分享锻炼经验和合作探究。通过教师组织或学生自发组织各种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学生体育社团、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学比赛等,使兴趣志向相近的学生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分享学习体育健身的各类经验, 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成效。

(三) 探究学习法

       利用体育课堂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探讨,甚至撰写相关论文,提高体育教育的科研能力也是一种有益尝试。比如针对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运动处方的制定、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体育表演的套路创编等,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会独立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得到满足,在满足中享受体育、热爱体育、更多参与体育运动及发扬体育精神。

四 结束技能部分

       在体育课行将结束时或者某个体育项目马上要结束时,教师常会通过反复强调和总结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当日所学体育知识的领会,加强对某些特殊体育技能的掌握,并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机体的动作来消除身体疲劳等教学行为,我们通常叫做“体育课的结束技能部分”。

(一) 结束技能的功能

       1.消除身体疲劳,促进机体恢复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项目的性质,针对在前面体育课堂训练中学生身体可能承受的身体疲劳,开展一些放松练习,如小游戏、舞蹈、放松体操、静力牵张练习以及局部按摩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小幽默、体育小故事来帮助调节缓解学生的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

       2.重申知识技能的概念、要点

       结束时向学生提供再次复习的机会,目的就是要加深学生对本次体育课程内容的更深理解和记忆, 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作用。

       3.概括练习的步骤和方法

       由于大学体育课时数相对较少,难以一下子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那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外活动中加以反复演练。那么通过概括,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某一类体育练习的意义和目的,并且提供给学生用来存储和回想教学内容的手段,便于学生在体育课后进行自我练习。

       4.讲评学习目标实现的情况

       体育课程结束时,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简短的讲评和提问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任何?掌握的程度怎样?是否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及时进行小结,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有的放矢,明确今后上课时重点需要努力的方向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 结束技能的类型

       1.整理活动

       上完体育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一些轻缓的呼吸运动,以及进行一些轻松的拉伸运动和放松肌肉的按摩活动,我们统称为整理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体育训练活动以后容易造成的身心疲劳能较快地消除,使学生身体从高度兴奋的状态慢慢过渡到相对平静的状态。

        在大部分运动中,人的新陈代谢急剧加速,人体脉搏、呼吸频率也会成倍增长,以便人体在运动时有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动停止后,人的机体为了补偿在运动时欠下的氧债,呼吸系统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活动水平。那么带领学生做整理活动, 则能有效帮助学生机体由剧烈的活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平稳状态,从而促进机体的恢复过程。整理活动和准备活动的过程相反,一般来说,整理活动总是运动最后一个动作的自然延续,运动量由大到小, 尽量使肌肉放松。

       2.系统归纳

       系统归纳就是一种归纳总结,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用通俗、简短的语言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其目的就是对学生所学体育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强化,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本次课的重点,加深印象。例如,在短跑教学结束后,对短跑技术动作的全过程 --- 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短跑中一系列完整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又比如在归纳总结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讲出本套太极拳的的名称和顺序,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达到本次体育教学的目的。

       3.概括教法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一些练习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就可以进行自我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好习惯。所以我们在体育课结束时, 做一下概括性地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练习手段、练习步骤都能有一个清晰的、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掌握,这样才能在课后的自我练习中增强各种体育运动能力。例如,投掷铅球的过程是由蹬、转、送、推、拨五个环节组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特点是静、松、稳、匀、缓、圆、连等等。

       4.重现示范

       体育课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再做一次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边示范边概括总结,这样方便学生更直观地按照正确的体育动作,来检查自身完成动作的情况,以最终达到正确掌握运动动作的要领。例如在足球停球技术课结束时,再各做一次内脚背、外脚背、正脚背、脚底板、大腿和胸部的停球,这样学生对练习了一节课的停球技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5.提问

       学生通过学习,常常会对已学知识、动作技术要领产生疑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找到答案。例如,中长跑课结束时,问一下什么是“极点”“长跑起跑的发令和短跑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6.总结评价

       在体育课结束时,教师还应该在评价过程中, 多给学生提供正面反馈信息,多多表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进步,如合作的能力、坚持的韧劲等;当然为了学生的安全着想,教师也应该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批评。不过需要注意在批评时,更要注重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某某太差”等评语, 多用鼓励性的评语。

       7.对下一次课进行必要的课前布置

       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下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并做好相关体能、着装的特殊准备,引发学生对新技能的主动学习欲望,使这次课的结束, 成为下次课良好的开始。

       8.归还器材

       体育课程结束时,教师要有意安排学生负责清点和归还器材。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以及做事要有始有终的负责任态度。

五 教师在上课中还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 教学方法


       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于不同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常常需要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用。许多教师在刚开始上课时,经常单一使用讲授法,这种方法相对其他几种方法较容易掌握,但对于缺乏经验的教师,则会很难把握如何引导、启发学生,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设计中尽可能地详细的把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告知学生,并在体育锻炼实践中教会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6]。

(二) 感情

       除了教学方法外,体育教师的感情也是讲好课的重要条件。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上课以前, 如果自己是心情愉悦并兴奋的,那讲课的效果就会比较好。反之,如果课前自己心情不畅,那么学生势必就会受影响,这节课的气氛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让学生也随着我们的情绪高涨起来,教师应该要放下一切杂事,让自己充满感情的走进课堂,让学生很容易接受。

(三) 语言

       讲课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一位教师的知识极为渊博,如果不能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也是一种遗憾。有人说:“老师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学生的思维。”据调查统计:学生最喜欢语言风趣、有幽默感的老师上课,因为他(她) 可以很好调节和调动课堂气氛。大学教师讲课的语言应该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又不失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 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对重点内容、体育知识难点和重点应加重语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有可能让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甚至带来一些课堂隐患。

(四) 教态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的教态也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学生就会无精打采。因此,上课前,教师应该认真选择合适的教态,对于一些疑点或是自己不放心的环节,可以多加练习 [7]。

(五) 课堂提问形式要多样

       课堂提问是检查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上设计的问题仍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富有逻辑性,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8]。

       1.为导入而设计的提问。这种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讲清新课内容铺平道路。

       2.为突出重点难点而设计的提问。通过有意设计的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总结式的提问。在每次课的总结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掌握相关体育知识的程度, 还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重新示范一些体育动作要领, 以便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六 结束语

       高校体育课程注重大学生体能发展、道德意志、文化科学、生活技能学习等为一体,大学体育课程还强调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最佳的体育锻炼效果,并让大学生一定要意识到:想要取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必须在体育锻炼中科学地安排好锻炼的频率、锻炼的强度、锻炼持续的时间和运动形式。

       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一个人拥有良好健康的相关体能,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竞技体能,竞技类体能还需进行恰当的反复训练,但要拥有优秀竞技体能的前提是机体具有良好的健康体能。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熟练掌握体育锻炼的各类知识,掌握体育授课的各种技巧,多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最终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精彩的、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
[2]毛振明 . 体育教学论 [M].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3]阮晓燕 . 体育课“开始部分”导入“十三招”[J]. 中国学校体育 ,2016(07):82.
[4]刘国奇 . 把传统体育内容融入现代高校体育课初探——以武术桩功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4):138-139.
[5]解玺 .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7,4(13):195-196+209.
[6]侯松 . 试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0):68-70.
[7]张华 . 论创新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J]. 教育现代化,2016(32):43-45.
[8]张立新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现代化走向探析 [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213-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