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中药学专业特点与“课程思政”探讨《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整合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01 14:25: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通过对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将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重复实验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增加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实验内容。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实验整合

      本文引用格式:韩冬,等 . 基于中药学专业特点与“课程思政”探讨《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整合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4):170-173,180.

On the Integration of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N Dong, CAO Zhan-hong, PAN Jian-heng, LI Yu-mei, HUANG Xiao-wei, LI Li-jing, ZHANG Ya-ji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harmac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repeated experiment contents of pharmacol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The exploratory experiment and self-designed experiment are increased,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s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That aim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make them unconsciously dig their learning potential, rea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

      Key words: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j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harmacology;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mental integration

一 引言

       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特色专业,药理学课程和中药药理学课程在中药学专业学生主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理学课程是所有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研究主要为是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这里提到的药物既包括西药也包括中药。而中药药理学课程的任务则要求的是所有的研究必修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然后结合中医临床疗效,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探讨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探讨中医药对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规律,进而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合理用药;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还能够参与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和推进中医药理论发展。中药药理学课程属于中医药学的研究范围,与中医药学其他研究方面存在着广泛联系,同时还要必须在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医药在防治现代疾病方面的优势。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重视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还要重视中药药理教学的教学,既要重视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还要重视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因为它是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由于实验教学本身的实践性、直观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等特点,能够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对动物一些基本技能包括捉持、灌胃等,还包括一些动物模型的建立方面比如发热、疼痛模型,还包括一些生物指标的测量方法以及一些实验室基本设备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是指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类基础或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进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教师在讲授非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发现本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内涵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基础或专业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思政内涵要素与教学内容,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起来,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 [1-4] 。

二 传统的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通常为理论教学服务,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学生在实验课前按照老师发的实验教材进行预习,书写预习报告,正式实验课完全按照实验教材的实验步骤进行机械操作,完全没有主动完成实验的过程。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对药理和中药药理实验没有产生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传统药理学实验课程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通常各自独立开课,实验内容很少考虑两门实验课程的联系,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部分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的重复。因此,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已不能适应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开展两门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设置是非常必要的 [5-7]。

三 多方位实验教学改革

(一) 有机整合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重复实验内容


       药理学课程和中药药理学课程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两门主干课程,两门课程均需要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和西药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因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共同规律同样适用于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因此,基于这两门课程之间实验技术、方法存在着必然联系,本课题组综合考虑中药和西药药理学实验项目的设置和分配,避免相近实验项目的重复,进一步适应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将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进行有机整合 [8-10](见表 1)。

(二) 实验内容的分层次设计

       传统的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通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按照实验教材将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讲授给学生,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进行实验操作,整理实验过程,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本课题组通过前期摸索,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生过程不是机械的完成实验教材的内容,而是能够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实验内容有结合的机会,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学习兴 趣。本课题组对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 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进而改革传统验证性实验内容,淘汰一些陈旧的、不稳定的、实验结果重复性差的实验内容, 进而增加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11]。

       第一层次——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教材和授课教师总结的实验讲义步骤完成教学大纲要求,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代表性实验:生苦杏仁 LD50 的测定,阿司匹林与秦艽抗炎作用的比较, 药物抗凝、促凝作用实验,可待因与川贝母浸膏镇咳作用的比较及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第二层次——探究性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教材和授课教师总结的实验讲义事先进行预实验,然后根据预实验结果来设计正式实验,并与授课教师讨论实验的可行性,经过授课教师指导并同意后,在实验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情况下,独立完成实验。探究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实验设计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代表性实验: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实验,1. 学生完成预实验设计:授课实验教师确定是否合理;2. 预试验:同学自主在实验室完成正式镇痛作用的小鼠筛选及七天给药过程,负责记录动物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及换垫料;3. 正式实验:最后一天为正式实验,观察受试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

\

       第三层次——设计性实验: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性实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代表性实验:传出神经体统药物对麻醉兔血压及心率的作用实验。1. 学生小组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提出本小组共同设计的研究内容;2.小组成员分工文献查阅,共同讨论后确定研究方案;3.正式实验;4. 实验结束后得出研究结论、讨论交流。

\

(三) 发挥“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2-18]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要要传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教材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介绍,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第一次实验教学的讲授过程中,介绍我国悠久的医药技术,让同学感受到要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比如,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物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已被翻译译成 7 种文字版本,广为流传。我国在世界上首次进行了人工合成胰岛素获得成功,揭开了生命的奥秘;我国在治疗和预防“非典”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对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健康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

2.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它不仅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连接在一起、还能够把医学与药学联系在一起,是一门为临床医生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基础医药学科。药理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特别多而且比较零散,学生经常反馈很多知识点不能够理解,例如,药理学实验课程中用到的肾上腺素,我们在实验课讲解实验药物特点时,即使简单介绍,也需要将它的来源、性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等几方面的知识介绍清楚,由于实验课内容是研究其对传出神经系统的影响,此时还需要介绍一些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联系起来就会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迷惑。但是,药理学的知识中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内容。如果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来分析我们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会发现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例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与其给药剂量的多少成正比, 提示量变会引起质变;我们在给予动物麻醉药时, 可以采用局部的麻醉作用与静脉注射麻醉引起全身作用,提示局部与整体、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在验证阿托品具有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时,发现此时阿托品还会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肠胀气等副作用,而当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 这个抑制肠蠕动的作用变成治疗作用,而抑制腺体分泌引起口干则变成了副作用,说明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两者是可以转换的,说明了矛盾的转换规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本, 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提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如此等等。因此, 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及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处理各种问题,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哲学知识,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又能以哲学方法指导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团队中每一成员的意见、建议和成就。团队精神的核心是所有团队人员协同合作,而最高境界则是全体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最终目的达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保证顺利完成最终任务。我们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的实验教学中发现,团队精神对于一个实验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在每次实验开始前,我们会要求每个实验组的小组长首先要详细分配每个组员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再开始实验, 例如配置药物,动物称重,动物标记,给药剂量换算,灌胃或者腹腔注射,记录给药及处理时间,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打扫卫生。然后开始正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也并不是每一个人绝对只负责自己的任务,当自己的任务完成,还要协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而最后的分析实验数据则是需要全体成员参与,共同探讨本次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失败,还要分析失败原因。在每次实验课中,都要求学生要严肃认真,爱护动物,同学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做好实验。另外,我们在讲授实验方法事,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该在实验过程中团结互助,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进而加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渗透

       目前上课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主要为医药类工作,因此需要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面对外界巨大压力时,需要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能够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面对病人,需要他们能够付出自己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临床上, 一个药物是否能够很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除了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还与临床医生、药师和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等非药物因素有关,有时这些非药物因素对药物是否能够完全发挥治疗作用占据很大的比例。如果患者相信医生开具某种药物具有治疗作用, 相信药师的用药指导,此时的药物的疗效就会非常好,往往最小有效剂量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甚至即使是给患者开具的是“安慰剂”,患者也会感到疾病症状有所缓解,比如,知名医生给某头痛患者开具了不具有治疗作用的“安慰剂”,而患者服用后缺感受头痛症状的明显减轻,说明,此时的“安慰剂”通过激发了患者的情感,通过心理因素发挥治疗患者头痛的症状。相反,如果患者不相信临床医生、药师,即使临床医生给患者开具的是正确的药物,那么这个药物可能不会发挥防治作用。因此, 医务人员的如何正确的处理与患者的关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患者感受温暖、充满信心,进而进一步调动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患者在院期间的抗病能力,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充分发挥医生开具药物的防治疾病作用,使药物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在我们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患者心理因素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让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就能够接受到良好心理素质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5. 提升学生的行业法制观念

       授课教授在讲授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课程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药物研发及其应用的基木原则和规范。为了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管理,减少特殊药物对机体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一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学生,不管将来是否从事药理学或中药药理学学研究,还是从事临床实践工作,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行为,都必须的。因此,我们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可以举一些具体案例,比如在医疗卫生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授课教师通过分析现实案例,不仅可以加强教育学生的法制观念,而且也为让学生不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侵蚀和避免走上违法道路做出提前警示。同时,我们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等,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的保护意识。

(四)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1.“学习通”手机 APP 的运用

       超星学习通对于实验教学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任意创建自己的课程,有序安排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课程建立以后,可以添加班级,这样一门课程可以反复利用。(2)多屏互动。通过手机端“学习通”手机 APP,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投到课题屏幕,有利于展示内容的分享。(3)通过手机端“学习通” 手机 APP,让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更方便容易,老师可以通过签到,问答,发布讨论等方式给同学发布问题,要求同学进行回答,学生可以通过分组页面直接与老师交流,随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4)实验教学报告。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数据上传到学习通, 老师可以通过对学习通中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实现学生学习、师生互动全流程的数据记录、分析及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实时查看教师发布的活动的学生详细参与情况,便于教师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可以随时调整的实验教学方法。

\

      教师通过“学习通”手机 APP 在课前将本次实验课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都可以即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实验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数字学习评估报告分析,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依据。

       构建多元化考试模式:考试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标准,也是对前一阶段教与学的一个总结,因此, 通过对学生进行考试,一方面授课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自己讲授的实验课程内容知识点,基本技能, 模型建立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充满信心。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改变考试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传统的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成绩通常作为评价学生实验课程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这种评价学生实验课成绩的方式,一方面,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本课题组改革了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考核模式,我们针对我们学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了多模块考核形式。这种考核模式既包括对学生每个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的理解、掌握能力的考核,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涵盖学生实际的实验动物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进而从多方面客观系统性地评价实验教师的教学效果(见表 2)。

\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通过优化设置实验内容, 提高了学生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另外,本课题组又增加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导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及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处理药理学中的各种问题;最后,本课题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晓巍, 杨明慧, 韩冬, 等.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研究进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19, 3(2): 142-143.
[2]龚梦鹃 , 王晖 , 胡旭光 , 等 .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J]. 中药与临床 ,2012,3(02):54-55+59.
[3]王君 , 胡霞敏 , 奚瑾磊 , 等 . 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中药药理实验的探讨 [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19(01):115-117.
[4]洪敏 , 许惠琴 .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探索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7(29):99-100.
[5]张亚杰 , 李莉 , 刘佳 , 等 .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教学内容整合初探 [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21): 142-143.
[6]姜维佳 . 对中医药院校药理学实验改革的思考 [J]. 教育理论与实 践 , 2018, 38(15): 59-60.
[7]宣自华 , 赵宏苏 , 苏婧婧 , 等 .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2(21):92-94.
[8]张明昊 . 基于影响中药药理作用因素的泻下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7,4(41):156-157.
[9]张硕峰 , 贾占红 , 孙文燕 , 等 . 探究式实验教学在中药药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 中医教育 ,2017,36(01):9-11+14.
[10]任守忠 , 盛琳 , 苏文琴 , 等 .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之探索 [J]. 科技资讯 ,2014,12(12):191.
[11]吴家胜 , 沈旭华 , 沈云辉 , 等 . 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06):27-29.
[12]郭华 , 黄先平 . 浅谈药理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J]. 鄂州大学学报 ,2006(02):76-77+80.
[13]韦锦斌 , 林兴 , 王捷 . 高等医药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视阈下的药理学教学 [J]. 高教论坛 ,2014(06):51-53.
[14]乌仁图雅 , 拉喜那木吉拉 , 王秀兰 , 等 . 课程思政融入蒙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9, (43): 243.
[15]杨元宵, 姚乐, 郑鸣之, 等.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 的探索与实践 [J]. 浙江医学教育 , 2019, 18(4): 4-6.
[16]穆阳 , 武清芳 , 赵晖 . 提高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思考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00):120-121.
[17]拾以萍 . 药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8,5(49):311-312+339.
[18]刘亚敏 , 方晓艳 , 吴宿慧 , 等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9,6(35):179-1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