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The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chool
--Tak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Huai-xing, WANG Che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Abstract:The university-government cooperation model for practical teaching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s (local grass-roots governments, streets) as joint construction units, giving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government dual-agent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ve teaching practice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outstanding issues, realistic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It focuses on platform building, curriculum reform, team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policy Inspire six aspects of innovative practic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ome les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ollege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Administrate management specialty; Practical teaching; University-government cooperation model; U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area
一 引 言
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认识的本质与规律、实践的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中教师、学生、实践内容和实践资源是其必备的四个要素。其中教师主要是实践教学的谋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监督评价者。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群体性特征、现有教学条件的便利性来恰当选择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频次和考核方式。学生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但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参与者。学生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反馈各种信息,教师需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已到达教学目标。同时,在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环境之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可以发生互换,即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形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由学生个体或学生小团体来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开展工作, 教师只起到监督与帮助的功能。实践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计划传输的信息总和,其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实践环境来确定,主要回答在哪里实践、以什么形式实践、实践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规划等内容。实践资源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既包括某一项实践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也包括实践教学开展所需的组织、管理等保障资源,还包括实践教学所依托的实践平台、地方政策等相关资源。

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通过实践教学环境而充分表现出来的一种典型化、类型化的教学方式。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和公共精神的卓越行政管理人才为目标。随着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因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各地方高校依据各自学校的特点和实践教学资源采用了多种因地制宜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校内管理资源整合模式、校企合作型实践教学模式、高校与社区共建型实践教学模式等,这些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很好地完善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本文所提出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校府合作模式,则主要是指以高校、政府(地方基层政府、街道)为共建单位,发挥校府双主体合作育人联动机制作用,以实践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主要发掘的是地方政府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巨大优势,来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任何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 都不是想当然地一蹴而就,这种改革的动因往往来源于现实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正是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现实驱动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才逐步形成。
二 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
(一) 缺乏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
笔者认为这是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一些高校也作出了一些尝试,例如进行远程网络式的实践教学, 或是利用校内自身的管理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但均是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自有资源来进行实践教学。由于缺少校外的实践教学平台,现有实践教学活动仍然受制于学校的客观地理环境边界限制。尽管“关起门来搞实践”的优势之一是实践教学的安全性可控,但却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另外, 虽然一些高校也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实践基地,但凭借的往往是教师个人的人际关系,无法根本避免“人走茶凉”的窘境,实践教学平台的长期性、稳定性较差。实践教学平台的缺乏反映的是地方高校对于实践资源掌握和开拓的不足,而校外合作资源的随机性、临时性等问题凸显平台的建设必须由学校高层出面进行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建立在协议与制度之上的校外资源合作关系,才能够发挥实践平台对于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性作用。
(二)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改变了以往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为半径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但大多数教师仍然从事的是“课堂实践”,即大量运用案例教学等手段,通过在课堂上模拟现实行政管理活动场景来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的优势在于资源成本较低,如果教师驾驭得当、学生参与积极也会收到不错的实践效果。但其关键环节在于对于案例的选择是否得当,案例对于真实行政管理场景的还原度有多高。要知道一些案例的编写为了突出决策的困境,是需要把各种矛盾进行人为虚构集中呈现的;而一些案例为了服务于课程教学,是刻意忽略掉一些与课程知识点无关的现实因素的;尽管一些案例编写质量上乘,但还需要考虑在现有课堂条件之下能否完全呈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课堂实践”与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贴近现实”“到行业中去”的实践教学要求。真实的管理环境远远要比课堂上模拟的管理环境更具体更鲜活更复杂, 对行政管理核心知识的检验也更精准,对实践技能的提升也更有效。实践手段的单一一方面是由实践平台的缺乏而导致的,同时也是对于现有实践条件开发的不足导致的,也是原有教学和管理的制度机制落后所造成的。
(三) 缺乏优秀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首先是源于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一些教师习惯并擅长于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认为实践教学相比于以往的理论教学不重要,而且难以测量。理论教学课上教授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背诵并在期末考试的卷子上准确誊写,并依此作为评价的依据,但是实践教学主要侧重能力的培养,还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源于教师个人的素质差距,受制于自身能力所限,无法承担起实践教学的重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要擅长创新不能保守,这样才能创设出多种有益的实践教学形式;要开放不能封闭,需要不断开发和维护好校外实践资源; 要善于沟通而不是内向,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反馈和修正实践教学内容。再次是现有教师评价机制的影响。当前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科研为主”的评价体系,限制了教师在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在实践教学中费心费力费时间的投入,还不如多发几篇文章对于评职晋升更有帮助。在这样的现实激励下,很多老师都不愿从事实践教学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三 实践教学校府合作模式的现实构建
(一) 搭建了校府 UGE 协同创新实验区平台
2014 年 4 月 24 日, 东北师范大学与长春市朝阳区委、区政府签署了“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朝阳区共建 UGE 协同创新实验区”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互动机制,并力求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地方发展决策、社会管理模式探索、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双方在“创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大学生研究生创新计划和就业创业基地,畅通人才供需渠道”“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基地,加强校地文化合作”“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基地,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社会管理创新基地,开展重大应用性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依托“UGE 协同创新实验区”,行政管理专业解决了实践教学发展中最大的平台问题,并进而确立了实践教学“校府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 推进了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除基础理论模块和专业理论与方法模块外,专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了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中设置了《公务员通用能力训练》《基层政府管理流程体验与模拟》《基层政府管理项目研究训练》等多门实践类课程, 学分均为 2 学分。每门实践类课程均需编制《课程实践手册》,并且有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要求和相应的考核办法。学生在第三学期即开始进入专业理论与方法模块,第五学期全面进入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二是提高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将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实习”设置成 6 学分,是所有专业教育课程中学分最高的必修课。一般在第七学期开始, 依托“UGE 协同创新实验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践训练。三是强化一般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每门课程均需设置相应的实践学时,并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予以体现和践行。
(三) 打造了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
为了解决优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 主要采用了“内部培养外部获取”的方法,在培养提升专任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的同时,积极到政府机关中去寻觅责任心强、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公务员作为重要的教师资源。一是派遣优秀专任教师到实验区相关部门进行学习交流、挂职锻炼和社会调研,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将了解到的真实行政管理事件编写成教学案例,进一步提高了案例教学的质量。二是聘请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作为行业专家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机关工作,并在具体的工作技术方法上进行指导。同时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兼职教师还可直接参与学校的校内实践活动。三是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实践教学兴趣浓厚、并有实验区优秀实务工作者参加的实践教学创新团队,通过研讨、交流等形式,共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出谋划策。从而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既理论功底扎实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四) 完善了实践教学的组织架构
成立了由校府双方人员共同参加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小组和执行小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学院、学校和政府主管领导组成,负责校府合作实践教学的宏观决策和协调工作。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践教学项目管理小组,由行政管理专业系主任、学校教务处相关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对接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构建与完善、方案起草与实施等工作。实践教学执行小组由行政管理带队教师、学校教务处创新实验区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实践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学生实习实践的具体指导、考核监督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并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实验区项目的具体组织与安排。各管理单元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畅通交流,共同构建了校府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保障。
(五) 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管理
首先,在专业实习统筹、课程实践设计和志愿者服务规划方面,通过与实验区充分协商和教师研讨,集思广益、凝练共识、形成实践方案设计。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对实践实施方案进行集中审核与评估, 力求实现实践环节前期准备充分、目标设定合理、实践方式丰富、实践设计制度化。其次,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除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外,实践教学管理小组还把教学质量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掌握实践动态、保证教学质量。再次,在实践活动结束后,通过教学例会、座谈会、网络、问卷调查、单独谈话、反馈意见书等各种有效的形式,及时掌握学生、教师、实验区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并形成总结报告, 将教学质量信息向实验区、院领导、教师本人反馈, 视具体情况及时做出整改。同时密切与学校教务处的关系,实现信息的定期报送与反馈,从而形成学校、学院、行政管理系、实验区密切配合、紧密合作、运转流畅的实践教学全过程协同性管理。
(六) 践行了实践教学的政策激励
针对政府机关的兼职教师,学校会根据专业实习情况基于一定的专项经费补助。针对参加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学院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实践指导的技巧和方法。在年终考核时,带队实习情况将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予以考察。对于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尽职尽责的老师,学院将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并优先推荐为学校的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实践育人标兵候选人。针对学生,学校提供专项实习实践经费,学生以生均额度实报实销;学院对于学生赴实验区调研、参观、座谈等活动特供往返车辆接送,并在专业实习过程中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鼓励学生把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行政管理问题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究, 学院设立了专门的项目资金,用以资助学生的后期调研等学术研究活动。
四 实践教学校府合作模式的建设成效
实践教学的校府合作模式意在打破传统实践教学限于学校、限于课堂、限于本校师资的缺陷,将课堂搬到实务部门现场、将实务类专家请进大学讲堂。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地调研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UGE 协同创新实验区平台,探索了诸如岗位流程观摩、管理技能体验、政府治理专题座谈、社会服务项目操作、管理细节调研等多种实践教学新方式新手段。通过这些新颖的实践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提升了专业技能、培养了服务意识。
(一)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
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强化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操作、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明显增强。在学生实习、实践日志和总结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实务操作、座谈、观摩、模拟等环节前充分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在活动过程中虚心向实验区领导和工作人员请教,获得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和管理技巧。主动性的塑造,使学生获得了自我发展能力所必须的品质,让学生在尊重实践环境的同时更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环境甚至改良环境。在政府机关的历练,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思考者,改变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塑造了独立自主的人格特质。
(二) 学生的理论素养得到提高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检验、再到模拟操作,每一环节都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把专业知识和公共管理的现实情况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行政管理专业的完整知识体系,并达到知识掌握牢固、理论应用合理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现实关怀,逐步形成行政管理专业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科专业素养。与以往枯燥的概念和知识点相比,理论变得鲜活和接地气,不再是教材中僵化的铅字而是可以生动还原的现实场景。这种对理论知识的深化还体现在对于原有知识点系统化的认知。例如“政府职能”这一知识点,以往作为期末考试的重点,学生都会准确记忆“政府职能” 的概念、属性和内容三个方面。但由于有了在政府机关的实践经历,学生对于“政府职能”的层级性、实现条件和职能边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 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提升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较高的管理技能是特征。校府合作的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管理情境中去提升管理技能和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公文写作和处理能力、会议管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研究和理论反思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有了明显加强。其中有些能力是学生作为未来的公职人员所必不可少的能力;有些是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活动所必须的能力;有些则是从事其他社会工作所必须拥有的基础能力。同时校府合作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效果也比较明显。通过实务模拟对学生实务技能进行检验,学生成绩优秀率显著提高。例如学生开展的模拟劳动仲裁活动,是在政府机关观摩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活动后,在实验区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的。在仲裁问题选择、仲裁流程设计、劳动仲裁双方协议起草等环节上实现了理论与实务的对接。
(四) 学生的公共精神得到培养
政治素养和精神意志的塑造,是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品质保障。大学的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事,还要帮助他们懂得做人。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个性、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感召。在政府机关的真实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公共服务的精神内涵和公共精神的服务宗旨,从而知晓作为一个合格的行政管理人应具备的意志品质。通过观摩、座谈和参与服务项目,学生对服务意识、服务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能够正确看待权力、责任与义务;能够正确理解公共利益的价值内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形成了独立、自尊、奉献的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张继东 .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J]. 教育与职业 ,2008(08):137-139.
[2]张云英 , 刘艳斌 . 校府合作育人 :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03):82-84.
[3]东北师范大学 . 我校将与长春市朝阳区共建 UGE 协同创 新 实 验 区 [EB/OL].2014-04-25.http://jwc.nenu.edu.cn/ info/1086/1499.htm.
[4]王旖旎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
《食品机械设备》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8,5(36):121-123.
[5]张光进,万维纳,张士菊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体系及教学 [J]. 教育现代化,2016,6(37):333-35.
[6]邓春晖,周小明,李成炼 . 独立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2016,6(37):103-105.
[7]汤惠琴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思考——以湖北省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J]. 教育现代化,2017,4(52):72-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