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LI Jian-nan, GAO Hong-mei, ZHANG Hong-tao, ZHANG Jing, MENG Ling-xu, ZHANG Xiao-hua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Abstract: “Processing” is a unique ter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is a unique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urse has accumulated rich connot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course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specialized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gra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t can best embod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dual thin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of teaching. We combined professional course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practiced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goal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ey words: Curriculum polit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一 引言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 也是中药学专业区别药学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并了解目前中药饮片工业生产、质量要求、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状况。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双思维培养,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中药炮制事业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 思政教育的基础 -- 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1.学高为师。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 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中药炮制学是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支撑下,与传统炮制学的知识体系和技术进行交叉融合,不断研究发展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为本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形成的指导,融合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采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系统生物学、药理学、药物代谢组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本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掌握中医药学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才能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掌握教学节奏,融入思政元素。
2.身正为范。教师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1]。
学生通过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将教师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了学习。因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都会起示范与榜样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的教师, 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学, 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
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我表率,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日常学习生活中言传身教, 散发出无限魅力,积极影响学生成长 [2]。
《中药炮制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博大精深,作为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领会这门课程的精神内涵,不断扩充自身学识涵养, 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将之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3]。
三 思政教育前提——教学目标融入思政元素
新形势下,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完成学生价值的引领。在充分把握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包含以下政治思想内容。
(一) 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独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制药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药炮制的工艺参数、主要炮制技术难点等属于保密内容,受我国法律保护,不得随意公开和泄露。保护中药传统炮制技术是我国的一贯政策,保护好、利用好我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不但可以保证饮片的临床疗效,还可以保护我国特有的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形成医药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每个中药人特别是要从事中药炮制事业的人,要有爱国情怀,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和条例,严守国家机密,把国家的利益和发展放在首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4]。
人类有文字的记载就有中药炮制的记载,传承到今天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炮制技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 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教育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特色技术,是中医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与发明,由药工具体操作实现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就是复方配伍和炮制入药,由炮制技术制成的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用药的基本物质。中医药在此次“抗击疫情”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中药炮制学正是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中药炮制学》课程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培养,提高所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及民族自豪感 [6]。
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 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着。《中药炮制学》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诸多方面都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 思政教育的探索——教学设计融入思政内容
每一章的教学方案设计,要结合专业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梳理本章教学所能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明确能够承担的价值教育任务,联系实际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设计。以“第一章绪论”为例可做如下设计(见表 1)。
五 思政教育的实践——贯穿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 理论教学方面—在课堂讲解、视频播放、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
如在讲炮制的发展历史中会提到“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可从他从医立书的坎坷的一生点讲述。李时珍 24 岁才开始学医“,搜罗百氏”, 又“采访四方”,集 30 年之大成,身后《本草纲目》才得以出版。通过对李时珍生平经历的了解,主动挖掘“奉献、求实、严谨、坚忍、精勤”等思政核心主题。同时鼓励学生再去了解其他古代医药学家,特别是那些对中药炮制学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古代医 药学家如雷斅、葛洪、朱丹溪、李东垣等 , 感受先贤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
又如,在讲到“饮片切制”这一章,切前要进行药材软化,最常用的软化方法就是水处理,其中有毒药材、有腥臭味的药材及含盐分的药材要用“漂法” 处理,古代传统方法还可在长流水中处理。可以提问学生:现在这样处理允许吗?进而引出资源、环境保护等社会关注问题。并引用习总书记的话“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境问题是中国 21 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将环境保护作为日常的自觉行动,鼓励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主流问题,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7]。
(二) 实验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样品点评、参观观摩等形式融入思政教育
如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讲解演示“逢子必炒,药香溢街”;“闻香气、听暴声、看断面、对比看”; “炒则黄而不焦,烘则燥而不黄”这些老药工总结的炮制秘籍,强调中药炮制技艺传承的重要意义。中 药炮制技术历史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感受到前辈矢志不渝的“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的传统理念和民族精神,见证老药工的精湛技艺,是经年累月不断研修的结果,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并引发学生对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内涵的认知。
又如,在进行“复制法”炮制实验时,由炮制方法的讲解引入炮制人坚守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诚信理念,引入中药炮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个别行业内人员或生产企业,利益至上,不讲行规, 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经营或生产,出产或使用质量不合格或质次饮片, 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向学生讲明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学生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医药行业道德的建构。
比如在进行“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的讲解时, 组织学生到饮片厂生产车间、仓储车间、检验室等进行观摩,让学生了解中保证药饮片质量的每个环节, 加深学生对饮片质量检验和监管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认识中药饮片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用于中医临床配方使用,也可以用于中成药生产, 其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目前中药饮片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中药材进厂把关不严,使用掺杂使假、染色增重、霉烂变质的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超范围生产中药饮片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鼓励学生坚定专业信念,掌握专业知识, 为维护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8]。
(三) 指导性自学及课外拓展—通过热点问题讨论、网络知识链接、小组讨论融入思政教育
在小组学习方面,可以将与中医药,特别是与中药炮制相关的新闻或报道整理成案例发给学生, 进行讨论式教学。如:2016 年 6 月 28 日,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成功破获的一起生产、销售假冒中药饮片案件,打掉非法生产、存储和销售的中药饮片窝点 1 个,抓获涉案嫌疑人 21 名,批准逮捕 8 人。查获非法生产的假冒中药饮片 59 批次、97 个品种、900 余袋、1000 余公斤,涉案假药标值 540 余万元,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解读,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对法律的敬畏。培养学生“热爱生命,遵纪守法”的精神理念。
在课外拓展方面,推荐学生阅读《中药炮制传统技艺图典》《雷公炮炙拾遗便览》等图文并茂的代表性书籍,或将目前热播的《中华本草》和《本草中国》等大型纪录片推荐给学生观看。从中学习制霜法(西瓜霜、巴豆霜)、作曲(淡豆豉、六神曲)、作孽法(麦芽、大豆黄卷)、扣锅煅法(荷叶炭)、制绒法(艾绒)、九制法(熟地黄、制首乌)和复制法(制附子、胆南星)等传统的炮制技艺,体会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感受到中药炮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关注生命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学习中药炮制技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
六 思政教育的考核
(一) 教师角色与考核
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伦理、学习伦理等方面,结合专业教育内容进行思政教育。挖掘本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 以学生为中心 , 在教研室全体老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 再根据每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思政教学大纲、具体教学活动以及需要达到的思政德育目标,形成具体教学方案 [9]。
(二) 学生角色与考核
理论学习考核:结合思政教学方案,预留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并上交心得体会。
实践形式考核:发布思政教育任务单,要求学生设计与中药炮制密切相关的主题 , 如利用网络视频资源搜索与中药炮制相关的社会影响大的热点报道 , 如近年出现的何首乌肝毒性事件、马兜铃酸致肝癌事件、云南白药含草乌事件等 , 编辑剪辑成微视频作品等,进行汇报或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 [10]。
以上考核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折算后纳入本门课程的总成绩。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的双重考核,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七 思政教育效果
1.完成知识目标(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达成能力目标(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中医药思维及科学思维,又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炮制专门人才。
3.收获素质目标(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成为继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药炮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 .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刘辉 , 朱汉祎 .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27(03):379-382.
[3]赵婷婷 , 王雅君 , 陈晓晶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药炮 制 学 教 学 改 革 [J].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 ),2018,19(02):137-140.
[4]李红伟 , 孟祥乐 , 张晓东 . 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中药炮制学课堂教学研究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23(19):27-28.
[5]修彦凤 , 沈岚 , 孙连娜 , 等 . 工匠精神融入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的探索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27(17):9-12.
[6]王晓琴, 于娟, 高荣, 等. 中药炮制教学中的中医药思维培养[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39(S1):101-103.
[7]窦志英 , 王晖 , 王艳,等 .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炮制学理论课教学模式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2(22):84-85.
[8]高红梅 , 曹文正 , 苏文龙,等 . 基于自主学习模式下思维导图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现代化 ,2019,6(48):176.
[9]谢青 , 肖靓 , 吴元喜 , 等 . 构建三级训练平台 , 培养学生科研技能 [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13(03):82-84.
[10]李凯,张振凌,李红伟 , 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中药炮制学》教学实践中的贯彻与实施 [J]. 教育现代化, 2019,7(57):86-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