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21 11:29: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介绍了智慧教室的建设情况,并且阐述了智慧教室给我校教学带来的变革,包括:教学模式的丰富、学习资源的生成以及互动程度的提高。在文章后面指出了在使用智慧教室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能够为今后智慧教室的建设与使用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关键词:智慧教室;生成性资源;互动;信息素养

本文引用格式王功 . 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5):21-2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

        -- Take th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Go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Abstract: Taki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 and expounds the changes brought by 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 to our school teaching, including: the richness of teaching mode, the generation of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gree of interaction.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use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s an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are pointed out.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Intelligent classroom;Productive resources;Interaction;Information literacy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20 世纪90 年代我国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始大规模建设,由此也开启了教育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由传统的“黑板 + 粉笔”转向计算机辅助教育,即 PPT+ 投影的模式,这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很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不断改变,从以前的知识技能传播变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的教学模式,只是由传统的“人灌”转变成了“电灌”(黄荣怀,2011),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创新教学环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1]。

       黄荣怀教授认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学习者被动的地位向主动的转变;学习过程由记忆知识向发现知识的转变;知识的获得由个人的、机械的记忆过程向互动的、体验的过程的转变 [2],但现行的“PPT+ 投影”的教学环境无法支持上述的转变。《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3]。

      智慧教室的建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融入新的媒体与技术,从根本上支持信息时代学生学习本质的转变。智慧教室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4]。

二 智慧教室的建设

      智慧教室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笼统来说智慧教室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智慧应用服务的场所 [5]。

      从空间上来说,智慧教室是集网络技术、新兴媒体、传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多媒体互动教室;从教学层面看,智慧教室是能够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于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 具有情景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

      我校在建设智慧教室以前全校 90% 的教学环境为普通的多媒体教室,这种教学环境对医学知识的传授有很大的便利性。但随着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路要求的提高,现有多媒体教室便捉襟见肘。

\
 
      智慧教室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和积累性的工程 , 建设智慧教室必须要有系统建设思维、科学设计框架 [6]。

      经过大量研究考证, 以黄荣怀提出的SMART 模型为理论指导,进行了智慧教室的建设。

      SMART 模型的含义为内容呈现(Showing)、环境管理(Manageable)、资源获取(Accessible)、及时互动(Real-time Interactive)、情境感知(Testing)。其含义为智慧教室要能够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室设备的方便管理,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能够方便开展各种交互,情境感知与测验。

      该模型展示了智慧教室的五个特点,“环境管理”与“情境感知与测验”为现行智慧教室的共性, 可以便捷管理教室环境与设备,能够改善教学生态, 提升师生教学体验。故依据内容呈现、资源获取、及时互动这三个特点,我校建成了三种类型的智慧教室:高清晰型、深体验型、强交互型 ( 如表 1)。

(一) 高清晰型智慧教室
 
\
 
      有研究表明:多屏显示能够降低认知负荷和提高学习者成绩。高清晰型智慧教室配备了两台“高清短焦激光投影机 + 多用白板”,增强教学内容的显示效果。并且在教室中后位置放置两台高清显示屏, 与前面显示同样内容,教室各个位置都能够清晰看到授课内容。依靠移动设备投屏,此类型教室还增加了互动功能模块。

(二) 深体验型智慧教室

 
       深体验型智慧教室特点是高度支持探究型学习模式。座位排放由“秧苗”式改为“小组”式,教室中配备了能够支持师生开展探究型教学的设备: 互动屏及相关软件。这种教室中的教学,教师占据的是主导地位,而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师生之间可以很好地开展互动与评价。
 
\
 
(三) 强交互型智慧教室

        强交互型智慧教室媒体技术上与深体验式智慧教室相类似,差异之处在于强交互型教室配置的是可以自由组配的座椅,布局灵活,在教室生态上更为舒适。可以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并且能够便捷切换, 自由变换授课模式。
 
\

三 智慧教室带来的变革



(一) 丰富了教学模式

      智慧教室对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授课形式与评价方式的改变。

      与传统多媒体教室进行的传授式教学相比,智慧教室可以很好地支持探究型学习、协作学习与小组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新的空间布局、新型媒体设备与技术以及丰富的可获取学习资源为开展多种教学模式提供支持。传统多媒体教室中评价方式主要是随堂测验与课后作业,老师无法准确、及时获取反馈。而智慧教室中,可以便捷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智慧化”的小组学习环境,借助共享屏、应答器、互动评价软件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内容并获得他人的评价结果,教师可以方便快捷获取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 丰富了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并形成生成性学习资源

      智慧教室中学生手持设备的配备与高速稳定的互联网的介入,使课堂中可获取的学习资源变得非常丰富。我校智慧教室中提供了大量的医学相关资源,如本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各大慕课网站的慕课、医院里的实况录像和医学仿真实验软件等。这些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协助等学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智慧教室的教学中,教学内容都被记录下来, 并且分目存储传至共享平台上,供后续学习活动使用。录像、录屏等功能可以生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笔记、教学批注及教学评价结果等, 学生可以无限次再现课堂教学内容,学习资源也会持续生成。

(三) 增强互动

       传统多媒体教室中的互动性很弱,局限于口头问答的师生互动模式。智慧教室很大程度提升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借助电子设备,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师的提问与测验,师生之间可以借此开展互评,保证了师生互动的全面性。智慧教室中教学互动的全面性还体现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上。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及相互评价。师生可以借助教室学习终端开展教与学, 教师利用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些以往不容易获得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学习空间。

四 智慧教室中呈现的问题

(一) 智慧教室与课程的融合度不高

      何克抗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定义中提到: 要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7]。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去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8]。

     在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设计中,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一直都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9]。

     智慧教室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师生的互动、资源的获取都已经体现出了很大的改变,但多为新型媒体与教学的简单堆叠、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新颖,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没有得以发挥。如何把智慧的教学环境与教学顺利融合在一起,变革当前教学结构,从而实现师生教与学的真正改变,仍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

(二) 智慧教室的操作与管理的便捷性不够
 
       目前,管理人员与教师对于传统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使用已经相当熟悉。智慧教室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在操作与使用流程上已经进行了极大的简化,但由于智慧教室中设备的复杂性, 还是给管理人员与教师带来了不小挑战。在这方面, 如何实现从传统多媒体教室到智慧教室的无缝对接, 仍然是智慧教室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

(三) 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太高

      信息化教学进程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其信息素养一直都是较关键的一个环节。我校是医学院校,任课教师多是医学经验很强的医生, 但其信息素养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这很容易导致新瓶装旧药的现象,智慧教室当作普通教室使用, 无法发挥智慧教室的“智慧性”。这就需要在这几个方面重点改进:使教师具有信息化教学思维,具备信息化教学技能,有意愿开展信息化教学,这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提。

五 总结

      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改变当前教学结构,培养更多的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智慧教室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场所之一,仅仅靠硬件环境的建设是行不通的。在大力开展智慧教室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与实际学科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贺占魁, 黄涛. 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理念、模式与应用展望——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28(11):54-60.
[2]黄荣怀 , 胡永斌 , 杨俊锋 , 等 . 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 [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18(02):22-27.
[3]任友群 , 郑旭东 , 吴旻瑜 . 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解读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5):3-9.
[4]程 敏 . 智 慧 教 室 的 设 计 与 构 建 [J]. 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索 ,2015,34(06):248-252.
[5]聂风华 , 钟晓流 , 宋述强 . 智慧教室 : 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23(07):5-8.
[6]殷 斌 . 智 慧 教 室 建 设 现 状 及 发 展 方 向 [J]. 现 代 信 息 科技 ,2018,2(12):135-137.
[7]何克抗 .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01):7-15.
[8]何克抗 . 智慧教室 +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 [J]. 教育研究 ,2015,36(11):76-81+90.
[9]张亚珍 , 张宝辉 , 韩云霞 . 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 [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20(01):81-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