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邮政本科专业心理归属感分析与培养途径探索论坛

发布时间:2021-06-10 13:52:07 文章来源:SCI论文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The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Post Major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Approach

CHEN Song-le, SUN Zhi-xin, CAO Ya-dong, ZHAO Xue-jian

(College of Modern Post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 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sense of belong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the post undergraduate major, th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sense    of  belonging is  more related to  whether the trained students can finally enter the post industr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the post industr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undergraduates of post major by questionnaire, and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of enhancem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sense of belonging; Post major; Training path

一 邮政专业设置背景

近年来,我国邮政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快递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传统的邮政行业面临新的机遇。2015 年 10 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到 2020 年,我国快递市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年业务收入达到 8000 亿元,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要完成国务院对邮政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
求,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 亟需规模宏大的各类人才来保障。邮政行业具有全程全网、信息化程度高、邮政快递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特点。然而从行业队伍现状来看,邮政快递类企业总体上人才层次不高,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尤其缺乏。根据对国内最大的四个民营

\



快递企业的学历调查,本科及以上人员的比重较低。邮政行业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亟需提升整体人才层次。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邮政局与教育部以及地方政府合作,从 2016 年起在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四所邮电高校中先后成立了现代邮政学院,分别设立了邮政工程、邮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面向邮政相关企业的中高级人才需求,以邮政自动化、智能化、邮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复杂网络研究等为主要人才特色,为我国邮政快递业创新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 培养邮政专业心理归属感的重要意义

专业心理归属感是学生对其所在专业的认同程度和投入程度以及与专业相关人员互动程度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程度、专业学习态度、专业科研深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 学生的专业心理归属感与其学习状态呈正相关趋势, 归属感水平越高 , 学习和科研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率就越强 , 学业成绩也就越好; 反之,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水平越低 , 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就越低 , 学业成绩也就越差。

由于现代邮政学院是新生的学院,一方面其面向的邮政行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正飞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邮政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邮政行业实现的是物与物的传递,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往往是快递小哥、电动车或者货车,导致了不少人甚至认为邮政专业就是培训快递人员。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调剂的学生占了一定数量的比例,邮政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对于本专业了解较少和不了解的占 65% 以上,对本专业学什么, 以后做什么,行业的前景如何等这些问题都带着疑问。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我们正确了解邮政专业学生的专业心理归属感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水平进步,更关系到培养的学生是否最终能够进入邮政各行各业,实际解决邮政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匮乏这一根本问题。

三 邮政专业心理归属感现状分析

为了客观认识邮政专业心理归属的实际状况并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教育教学方法,我们选择了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 2017 级三年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他们是邮政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分别属于邮政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了两年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他们在智力和心理上都对自己的专业有了相当的了解。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样本收集,调研者和应答者都采用匿名的方式,要求学生按照真实的想法自愿完成。调查在 2020 年 2 月初进行,持续一个星期。本次调查共收集了 106 份反馈,收集的样本数覆盖范围超过了学生总数的 88%,能够反映出实际现状与问题。下面依次对调查的题项与结果进行分析。

(1)对邮政专业知识感兴趣程度,选项分别为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一般、没什么兴趣和完全没兴趣。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占 34.91%, 一般的占 53.77%, 没什么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只占 11.32%。这说明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很多同学已经由入学前的对专业的不了解而逐渐对邮政专业产生了兴趣, 没什么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占比非常少。然后我们也要看到,对本专业兴趣一般的人数大约占了一半的比例,仍然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他们对于本专业知识的兴趣程度。

(2)乐意向别人介绍自己专业的意愿,选项分别为非常乐意、比较乐意、一般、不怎么乐意、不乐意。调查的结果显示,非常乐意和比较乐意的占 68.87%, 一般的占 20.75%, 不怎么乐意, 不乐意的占 10.38%。我们高兴地看到绝大部分的同学不再把自己的工作和简单的送快递等同起来, 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

(3)对邮政专业就业前景的信心,选项分别为很好、一般、不好、不清楚。在问卷的结果中, 很好的占 62.26%,一般的占 26.42%,不好的为 0%,不清楚的占 11.32%。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每一个学生在都会考虑的问题,就业前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难度和就业质量。调查的结果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认识到邮政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毕业后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很大, 对邮政专业有了一定的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4)喜欢邮政专业还是传统行业,选项分别为更喜欢邮政专业、更喜欢传统行业、都不喜欢。该题项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邮政专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更喜欢邮政专业的占58.49%,更喜欢传统行业的占 13.21%,都不喜欢的占 28.30%。从上面的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更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主要是学生已经认识到相比于其他传统行业,邮政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成为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

(5)打算在哪个领域继续深造,选项分别为本专业、计算机专业、其他工程相关专业、其他非相关专业。该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计划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占 33.96%,在计算机专业深造的占 38.68%,在其他工程相关专业深造的占13.21%,在其他非相关专业深造的占 14.15%。上面的数据说明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认可了邮政专业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而另外略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更愿意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深造,进一步深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部分的学生认为相比于新生的邮政专业,计算机专业在学科建设、平台条件上更具有优势。

(6)对邮政专业师资力量及教学情况满意度,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在调查反馈中,非常满意的占 23.58%, 比较满意的占 58.49%, 一般占14.15%,比较不满意的只占 1.89%, 非常不满意的占 1.89%。师资力量对于学生的专业心里归属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专业师资力量与专业实力直接相关。博士和高职称的教师越多,学生就越有机会受到优秀教师的学术和人格的正面影响。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于本专业配置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情况反映良好,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非常小。

(7)希望获取的专业信息,提供的选项包括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开设、专业师资力量、专业就业前景、考研比率、就业情况、其他。该题项是一道多选题,在调查反馈的结果中,想进一步了解专业特色的占 47.17%,专业课程开设的占39.62%,专业师资力量的占 27.36%,专业就业前景占 74.53%, 考研比率的占 44.34%, 就业情况的占 68.87%,其他的占 7.55%。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专业特色、就业前景、就业情况仍然是绝大部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在行业、社会、学校以及学院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认识,邮政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已经由刚入学对邮政专业的不熟悉不了解, 逐渐认识到了邮政行业的目前高速发展态势,开始对邮政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对未来的前景抱有信心,产生了较强的专业心理归属感。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存在着不足,对专业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信心,对未来做什么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邮政专业心理归属感的培养途径。

四 邮政专业心理归属感培养途径探索和计算机、通信等专业不同,邮政专业直接面向邮政行业,有着明确的就业方向。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心里归属感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强科研机构、邮政业相关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充分了解邮政行业的高速发展现状,社会和邮政相关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并根据邮政行业和社会的人才要求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为最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可以结合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选聘邮政企事业专家兼任教师

随着现代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 产生出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邮政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些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又培养出大量优秀的行业专家、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人员 , 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 而且大都心系教育 , 十分希望能加入高校邮政专业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高校应该充分发掘这支队伍的力量 , 聘请他们来担任兼职教师。这样不仅解决了高校邮政学院初始组建面临的师资不足的难题 , 而且还能够加强高校和邮政企事业界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和这些行业精英的直接交流接触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对他们的专业心理归属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与邮政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以高等学校为主体 , 以学校周边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邮政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依托 ,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现代邮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在产学研合作中,校企双方通过联合建立共同研发平台及人才实践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大量科技攻关课题及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又提供科技创新智力及人才支持,从而形成了校企双方互惠互利,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学生借助于这些产学研合作基地,能够正确认识到邮政行业对于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深入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和人才能力要求,从而为调动学生自身的内部驱动力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并进而提高其专业心理归属感。

(三) 邮政企业订单式协同邮政人才培养模式

邮政企业订单式协同邮政人才培养是指高校与邮政管理部门,邮政行业高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邮政人才培养使得学生除了能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之外 , 还能将邮政行业高端企业单位最新的课题带入学校 , 并在高校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学习。邮政企业订单式协同邮政人才培养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挖掘办学潜力 , 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高端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要求,被协同培养的学生能起到积极的典型示范作用,使其他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对学生的专业心理归属感产生重要影响。

(四) 依托邮政业前沿科技项目合作协同培养现代邮政人才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科技进步带动邮政行业相关企业运营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设备新流程促进生产组织和商业模式加速变革。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从邮政大国到邮政强国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需要和邮政企事业单位互相协作,整合学校资源,聚焦邮政行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产学研结合的邮政创新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我价值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实践中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使命感来提升邮政专业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陈培玲 , 贺荣繁 . 大学生专业归属感研究 [J]. 理论观察 ,2015(02):137-139.
[2]余敏江 , 章静 . 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状况实证分析 [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27(01):24-29+55.
[3]应金柱 . 学校支持对本科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4]李欢欢 . 自考助学学生校园归属感现状与培养途径探析 [J]. 教育现代化 , 2018(50):300-302.
[5]赵学健 , 孙知信 , 曹亚东 . 大信息背景下需求驱动的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实践教学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18,5(35):17-18+32.
[6]张萌 , 李若兰 . 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 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3):94-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