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调查及调适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8 11:59: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高职生的就业压力骤增。通过对高职生就业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认为高职生在就业心理方面仍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体现为就业心理压力大、就业盲目性突出、就业主动性不高、就业虚荣攀比心理存在等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高职生自身的能力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欠缺也存在关联,还受到高职生家庭方面原因的影响。基于此,要提高高职生的就业心理素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加强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优化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实施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举措,解决就业心理问题,促进就业高效展开。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心理;职业规划;心理辅导

本文引用格式:陈小峰.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调查及调适策略[J].教育现代化,2020,7(54):189-192.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rvey Affecting Employ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Adjustment Strategies

CHEN Xiao-feng

(Tongzhou Branch,Jiangsu Unit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angsu Tongzhou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Nantong,Jiangsu)

ABSTRACT:Under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employment press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Based on survey of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e author thinks there are some typical problems in employment psycholog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ncluding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ssure,blindness of employment,low employment initiative,vanity of employment,etc.The reason of theproblem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bility,ideological statu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lack of vocational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and family effec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is,to improve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argeted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knowledge learning and skills training,optimiz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career planning,imple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d other measures,to sol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and promot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psychology;Career planning;Psychological guidance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每所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高职院校学生的不断增多,很多学生就出现了就业的的心理问题,这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帮助更多的高职学生掌握就业的技能、提升就业的水平,从而实现个体生活的稳定,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展开,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个时期正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正日趋成熟,他们的人生阅历如一张干净的白纸,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难免会有就业的压力,也可能会出现就业困惑,以至于成为就业心理问题。本文探讨高中生就业心理的概念,以及表面特征,分析了高职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分析其就业心理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能对症下药,提出提高高职生就业心理素质,助力高职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有效对策[1]。

一高职学生与高职学生就业心理

所谓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或毕业后会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他们会在毕业前对职位进行提前准备,或者是毕业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都和就业有关,所以我们称为高职学生就业心理[2]。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完,会进行填报志愿,这个时候他们会选择专业以及学校,其实这就是在为就业做准备,这是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初步规划,是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也会考虑就业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社会实践。

第一,基于个人发展规划的心里问题。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后,会规划自己的未来,会根据自己所学的课程关注当前就业形势,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打探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这个在关心职业形势的时候,学生会考虑很多问题,比如:以后就业后会能用到所学知识么?就业后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什么?自己当前学的东西有用么?等等问题。特别是到了实习期间,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会越来越强烈,就业找工作成了学生的生活主要部分,他们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毕业后找工作会顺利么?自己的职业心态怎样?

\

 
第二,基于个人知识储备的心里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掌握的不牢,很多学生会考虑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否会胜任自己的未来工作岗位,这回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问题的犹豫。在加上社会上一些岗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是本科学历以及本科以上学历,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历正处于大学中的最底层,这会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生会自己的就业问题缺乏信心,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历没有别人高,在找工作的时候会觉得低人一等,甚至是不敢去尝试,很多学生不敢去应聘一些对口的工作岗位,他们的这种自卑心理和不自信在大学生中都存在,一些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岗位会怕自己的实力不够,对于不对口的专业又怕自己没有别人强,所以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就业心理的出现,对学生就业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第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政课上对学生渗透马克思主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学生讲述一些职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这个时候会对就业产生浓浓的好奇感,希望自己就业后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并能够在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下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些理论上的、精神上的需要是不够的,还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因为企业是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企业的这种需求和学生的期望值相违背,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阴影,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学生的就业心理会产生落差[4]。

二 高职生就业心理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为充分了解高职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情况,对某高职院校188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向该校188名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为85%。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就业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有15%的高职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不乐观,有40%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很一般,有28%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不错,有17%的学生则认为就业前景很好。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后,我国已经步入了经济的转型阶段,增速放缓,势必会对整体就业形势形成影响。高职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又大多思想不够成熟,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受到网络上关于就业难等思想的影响,难免会产生就业压力,甚至“不看好”未来的就业前景。部分高职生面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因此而焦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这样的心理状态,恰恰说明了高职生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面对压力无所适从,又影响了其就业。

(二)就业盲目性突出

调查显示,仅有29%的高职生在就业前做好了详细明确的职业规划,有24%的高职生仅仅是做出了简单的职业规划,有47%的高职生则完全没有职业规划的意思。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使得部分高职生在就业心理上呈现出盲目、无序、混乱的状态。不了解整体的就业形势,不清楚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明白用人单位的需求要求。在校期间浑噩度日,就业过程中盲目展开,没有针对性,没有清晰的思路规划,直接导致就业时碰了跟头。一旦被拒绝,又容易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即使是找到了工作,也往往是跟风,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可能导致工作效果不佳、工作满意度不高,短期就业后离职现象也比较突出[5]。

(三)就业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高职生的就业活动,理应是在充分了解自我基础上的“主动出击”。部分高职生在就业心理上却存在懈怠、被动的状态。调查显示,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的高职生占比48%,获取老师、同学或他人介绍的就业机会的占比30%,还有22%的高职生寄希望于家人托关系给自己找工作,完全没有主动就业的意识。在就业心理上畏难,懒惰,不愿意主动去寻找就业的机会,也成为不少高职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在就业上消极、被动的状态,又使得高职生迟迟无法进行有效的就业活动,以致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

(四)就业虚荣攀比心理存在

在就业时,结合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宜的工作地点及工作单位、岗位等,是确保就业理想的关键。实务中,部分高职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就业时忽视了客观情况,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虚荣攀比等错误心理。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考虑的因素方面,有22%的学生更关注就业单位的实力、发展前景等,有28%的学生则关心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以及是否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利于自身成长进步。但也有16%的学生仅关心薪酬,关注福利待遇情况等,还18%的学生希望能够找到工作环境佳、位于大城市的工作,有16%的学生则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也说明了在就业上,部分高职学生不够理性,仍存在虚荣攀比的错误心理,不愿意留在小城市,不喜欢正处于发展中的企业等用人单位。甚至有部分高职生存在宁可找不到工作也绝不去偏远落后地区的想法,由此也导致高职生求职中困难重重,屡屡碰壁[6]。

三 影响高职生就业心理的相关因素

(一)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职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出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究其根本,与高职生的能力、心理状态、思维模式、就业准备等情况存在直接关联。部分高职生在校期间没有积极学习掌握知识,专业技能不扎实,综合素质不够高,社会适应性差。一旦到了就业市场上,这些问题和不足会被“放大”,使得高职生难以为用人单位认可接纳,导致高职生就业压力骤增。多数高职生没有形成职业规划的意识,缺乏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导致就业时出现盲目性的现象,影响了就业质量。部分高职生的择业观有问题,因对自身的判断不明确,又盲目跟风,在就业中存在虚荣攀比的错误心理,导致在就业时不理性,心理状态也难以实现稳定健康。

(二)高职就业指导方面的原因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其就业心理素质的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仍存在诸多问题,就业指导缺乏连贯性,多为毕业阶段的“临时突击”,没有形成长效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中缺乏职业规划的内容,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职业规划的意识及能力。在就业指导中,又没有积极地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结合起来,忽视了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诸多负面的心理,导致学生的就业心理出现种种问题,又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就业。

(三)高职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高职生在就业心理上的问题,与其家庭成长的环境、家长的观念态度也存在关系。部分高职生求职中感觉到压力大,是因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担心在求职中花费太多的金钱而无力承担。同时,又希望尽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减轻家庭压力和负担。也有些高职生父母不了解就业的情况,对高职生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无形中也形成了就业方面的压力。还有些高职生家长不关注就业,甚至认为毕业后随便找一个工作即可,因此导致部分高职生在就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

 
(四)高职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原因

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多学生还沉浸在大学的美好生活中,他们喜欢放飞自我,向往浪漫生活,但是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有的只是美好的未来生活憧憬,很少人真正的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具体的规划。当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毕业的时候会出现焦急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7]。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会选择高职院校进行升学,他们关注点不在学习上,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没有学习目标,更谈不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了,很多学校很少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关于就业方面的问题,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很多学生在上学中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有的还在准备上完专科后考本科,没有去考虑就业问题,这种现象就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轨。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有将近八分之八十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没有生活目标。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很多学生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发展形势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否满足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对行业的判断能力,不知道自己的岗位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毕业前就会出现就业综合征,产生焦虑的心理[8]。

四 提升高职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建议

(一)加强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


对高职生而言,顺利实现就业,解决就业中存在的自卑心理,以及减轻就业中的心理压力,关键还是应该扎实知识根基,强化技能培养,提升综合素质。事实证明,能力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也是备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他们的就业压力相较于成绩差、能力弱的学生而言更小。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强调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使高职生成长为优秀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对自身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实现顺利地就业。

(二)优化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长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引导高职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形成对求职就业的正确认识,从而解决高职生在就业中的自卑心理、消极情绪、被动状态及虚荣攀比的错误心理。

就业指导不应该是仅针对毕业生的,而是应该贯穿始终,在高职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展开。结合高职生所处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就业指导内容及方式,以便于提升高职生就业积极性主动性,帮助高职生掌握学习更多的求职就业知识,为其将来就业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解决高职生在就业心理上的诸多问题。

强化高职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规划教育。将职业规划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来展开,引导高职学生通过职业规划形成对自我正确、科学的认知,便于高职生理性、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中的盲目性及攀比性,确保就业高质量地、顺利地展开。

(三)实施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

进入就业阶段的高职毕业生,在心理上出现困惑,乃至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是常态。面对高职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仅仅需要高职生有自我调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使他们得以克服心理上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心理的健康,确保就业的顺利进行。将心理的疏导与思想的教育、就业的指导等充分地结合起来,将思想上的误区、心理上的问题、就业中的困惑一并解决,使高职生在就业中提升信心、克服困难、实现成长[9-10]。

(四)认清自己,调整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90后或者是00后,他们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庭里比较受宠,所以在面对就业困惑的时候应该问问关注自己的身边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及时反馈信息,通过一些心理上的测验调查自己的各方面特质,找出自己的特点,认清自己[11]。

随着国家比较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锻炼自己,让自己走出去,去支援西部,去建设农村,这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学生可以在历练中不断地成长,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西部和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长远考虑自己的工作影响,看自己能否通过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建立合理的求职期望,及时做出职业规划,认清自己,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对那些现实比较差的条件,及时改观,从长远利益出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与工作更多的重视,敢于挑战自己,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2]。

五结语

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当前高职生在就业心理方面仍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体现为就业心理压力大、就业盲目性突出、就业主动性不高、就业虚荣攀比心理存在等方面。影响高职生就业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高职生自身的能力心理素质、学校的就业指导及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基于此,要提高高职生的就业心理素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加强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优化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实施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举措,助力高职生求职就业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史云珊.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智慧,2017(8):29-30.
[2]郝凤春,吴秋懿.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心理调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40-43
[3]冯卫东,张建波.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19-121.
[4]  张耀庭.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J].职业时空,2017(3):128-129.
[5]刘涛.浅谈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心理及调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151-151.
[6]王永强.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高教学刊,2017(2):183-184.
[7]张耀庭.论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不良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9(5):45-47.
[8]雷玉梅.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J].学周刊,2018(8):212-212.
[9]杨欣材,贺鹭.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7(32):185-1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