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14:18: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适应双一流建设和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水产养殖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探讨,结合水产养殖学专业发展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要求,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智能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了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推进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法,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科研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创新,重构独具水产养殖特色的新农科实践教学新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水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于瑞海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48):112-115.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orm of Aqua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

YU Rui-hai,ZHENG Xiao-dong,LI Qi,TIAN Chuan-yuan,XU Cheng-xun

(Fisheries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Shandong)

Abstract: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the reform 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aquaculture was discussed.First of all,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teaching of aquaculture and discusses them.Second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us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orm of aqua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Double First-class”disciplines in China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is specialty.Finally,a series of concret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form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aquaculture based on the“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expect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aquaculture,accelerate the shar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resources,build the four-in-one innovation system,and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In summary,it is hoped that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aquaculture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o cultivate compound,applied and innovative aquaculture talents.

Key words:“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aquacultur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reform

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还是教育部提出“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重要的目的之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1]。而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水产养殖学也是一流建设学科,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强的专业之一,在实现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水产行业需要大量复合型高层次水产创新人才,实现水产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为此,结合“双一流”建设,确立符合现代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目标,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满足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双一流建设和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双一流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 当前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及现状

目前,实验课程特别生产实践课设置不科学,相关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落后,具有丰富一线生产实践教学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繁多,鱼、虾、贝、藻不同品种繁殖季节和养殖方式不同,以及南北方品种和气候上较大差异,对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特别生产实习及创新实验、毕业论文安排比较困难[2-3],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改革和重构力度不够

目前,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经过多年来一系列的改革,虽增加一些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但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还是偏少,实验内容新颖性差,教学方法虽然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但师生在实验中交流互动环节较少,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实验内容增加不足,部分学生还是无法达到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本达不到水产养殖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而对学生参入科研及技能拓展的训练不够,导致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达不到国家双一流建设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新农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需求[4]。

(二)建立适应水产新农科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改革完善

由于水产养殖学专业特殊性,建设适应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特别水产养殖技术的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实施等,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繁殖的季节性很强,耽误了就要等到来年,因此,对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产实验教学计划中很难做全面、系统、科学的安排,缺乏系统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也造成一些实验在取材和实验安排上处于被动,再加上生产实践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没有达到满意的生产实习效果。

(三)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足,特别从事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缺乏

虽然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指导,由于实验技术人员受传统教辅观念的影响,不受重视,大多教师特别青年不愿当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造成目前实验技术人员缺乏,满足不了实验教学方面的指导。另外,具有一线生产经验并能从事生产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严重不足[5]。再加上有的青年教师参与生产实践指导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青年指导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等,因此,对学生的生产实践指导效果不佳,这都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国内外水产先进科研成果和研究热点为研究实验内容不多

在国家提倡的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下,当前国内外最新水产养殖成果,社会最新研究热点,以及育苗和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瓶颈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作为研究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不多,满足不了本专业学生对水产养殖学专业新成果、新技术及新思维的渴望和需求。同时,对水产养殖和育苗生产中存在实际问题,如何以研究性实验或研究课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进行研究,以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爱好和兴趣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不多。

(五)学生共享各科研实验室先进仪器资源和训练的实践教学缺乏

由于本科教学大纲制定和安排原因,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学习专业课机会较少,研究性和专业方面创新实验无法涉及,因此低年级学生参入各个科研实验室的研究性实验的机率较少,经过985和211建设,特别双一流建设购买了许多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各研究方向的科研实验室里,而普通本科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大都是一些普通仪器,虽然也经过几年的改进,大型精密仪器在本科实验室里还是比较少见,因此接触大型先进、精密仪器的机会就少,无法谈得上了解和实际操作了。

(六)适应双一流建设的新实践教学保障和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虽然学校制定了相关本科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一般会通过抽查、巡视、督导、反馈、整改等手段给出评价结果,但上述很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程度进行考核[6]。随着国家提出的水产养殖要向绿色、生态、健康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再加上不同学院以及不同专业间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不同,特别农科和工科差异较大,没有具体针对水产养殖新农科比较科学合理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的评价体系保障评价体系,无法保证实践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实施,另外,在实验室改造和资金投入方面也满足不了水产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农科发展需求。

二 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对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要求,特别一流水产创新性、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智能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依据水产养殖业绿色、生态、环保及健康发展的理念,推动水产养殖业在转型升级及提质增效下实现其高质量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具体改革措施,以期取得预期改革效果。

(一)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创新,建立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新理念

首先要强化实践教学对水产养殖学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落实实践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丰富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力度。一方面,推动实验课程体系重构,改造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科学地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从我国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重视水产应用型和复合性人才培养的有利契机,加大水产养殖方面的创新性实验数量和质量,提高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充实先进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适应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新理念、新模式。

\

 
(二)构建“课程+项目+竞赛+导师”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国家现代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国家级水产科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开放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规划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构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完整链条;完善“课程+项目+竞赛+导师”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对适合现代水产养殖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建立水产类拔尖人才和水产“创新实践班”,打造基于真实问题项目式学习的水产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为牵引,带动组建一批水产学科创新团队、社会实践小分队、创新创业工作室等,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良好条件和广阔空间。

(三)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及培养力度,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为了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发展需求,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必须建立和加强适应双一流建设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特别具有社会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和博士加入到实验技术队伍中,在业绩评价和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实验技术队伍业务的培养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实验管理水平。加强建立社会兼职指导教师的聘任制度,一方面,定期聘请水产知名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发挥生产技能的特长,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生产技能;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到水产养殖生产一线学习水产育苗和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今后实践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完善具有一线生产技能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对于提升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生产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8]。

(四)构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水产养殖学专业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新平台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协同水产行业的科研院所、知名水产企业等共同参与水产养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评价等诸多培养环节,形成产、学、研多方联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8]。一是在前期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基础上,对合作密切的教学、科研基地继续加强建设,同时开发新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加强本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二是适应当前互联网和智能信息技术,建设云端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以及MOOC教学法,构建虚拟仿真水产种苗生产实验室,将操作人员实时虚拟化到苗种生产场景中,从事不同品种育苗和养殖技术操作训练。

(五)加强各科研实验室资源共享,构建和完善科研素质拓展实践教学体系

利用国家级水产科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开放科研重点实验室资源,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通过以研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SRDP、国创项目及毕业论文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找到自己对专业的兴趣点和爱好点,通过研究性实验、SRDP、国创项目及专业毕业论文内容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与大型竞赛相结合多种方式,达到完成本科阶段科学研究和技能综合训练的目的,开发学生科研和创新潜力。同时,还可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如互联网+、挑战杯、水产技能大赛等活动提供支撑,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名家、名师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握水产养殖发展情况和前沿信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8]。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推进实践教学评价创新

建全水产学科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评价制度,完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完善课程评估-反馈整改机制,实现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教学支持、学生学习体验调查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联动,确保评估、反馈、改进落到实处,将实践教学质量要求渗透到教学日常工作中,以保证实践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实施。同时完善水产学科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评聘、考核和培训制度,促进实验技术人员良性发展,加大水产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改造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进提高,推动水产学科人才培养取得成效,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 小结

综上所述,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结合水产养殖一流学科的定位与发展特色,科学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创新,本文提出适应双一流建设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可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我国水产养殖高质量快速发展,培养大量应用型、复合型水产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4-8+16.
[2]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依托科研对水产养殖创新技能实验课进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3):286-288.
[3]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依托科研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水平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8):91-91.
[4]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强化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J].中国校外教育,2012(27):10+21.
[5]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建设适应水产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J].教育现代化,2016,3(27):16-18.
[6]乔燕,吴绍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27-128.
[7]闫旭宇,李玲,王延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7):85-87.
[8]张明亮,刘鹰,孔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海洋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14):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