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应用 ——以《职业实训》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10:44: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中央与地方近年来相继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要求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改革。本文以《职业实训》课程为例来探讨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应用,在构建过程中结合教学安排设计过程考核和差异化考核,以达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为当前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跨专业实训;考核机制;应用成效

本文引用格式:朱辉.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应用——以《职业实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6):122-125.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Assessment Mechanism

--Taking"Vocational Training"as an Example

ZHU Hui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Zhuji Zhejiang)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recent years requi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peed up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and use modern technology to speed up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mode.This paper takes“vocational training”cours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cross-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s in business subjects,and combines teaching arrangement design process assessment and differential assess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so as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goal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Finally,it is hoped that the sharing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the current undergraduate applied talents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Cross-professional training;Assessment mechanism;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一引言

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建设一流学科教育的需要[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建成了基于云平台的经管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商学院基于该平台开展了系列化、多层次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以本科四年级学生《职业实训》课程为主。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行动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为驱动的实践育人新模式[2],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团体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融合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作为教学执行者的必备素质是其学科教学能力和特殊教育相关知识技能,要求教师善沟通、懂合作,并与其他专业人员形成协同机制,还要具备有效运用个别化、差异化等教学策略,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3,4]。基于此理念,商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内涵式发展,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做到从主演课堂到导演课堂的角色转变,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跳出自我中心的世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反思教学,深挖实训平台信息化功能,突显学科特色,不断调整教学的各个要素满足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需求。

\

 
二课程介绍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实训》课程是商学院本科四年级学生在第七学期选修的个性发展课程之一,每期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七个商科专业近400名学生参加。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应用型人才。整个教学过程在浙江省首家高校依托云桌面平台建立的商学院经管跨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所使用的教学平台为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是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真实商业环境下的互联网虚拟仿真平台,涵盖现实生活中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外部商业环境要素,有制造企业、供应商、销售(经销商、零售、外贸),有面向企业日常运营必需的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如工商、税务、海关、银行、会计事务所等[6]。商科各专业学生通过该实训课程体验其所需要的工作岗位认知,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熟悉企业各类业务处理流程,理解企业内部绩效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今后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学情、硬件设施等情况,教学团队把《职业实训》课程实践教学时间设计为2周,分团队组建、上岗交接、固定经营、自主经营和总结五个阶段。(见表1)在团队组建阶段,开设课程导入讲座,结合前期下发的课程资料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竞聘产生各组织的负责人,然后通过招聘会的形式组建各自的实训团队;在上岗交接和固定经营阶段,通过实训平台推送的任务,使学生熟悉各商业组织的运营环境,各岗位工作内容,开展相关见习业务;在自主经营阶段,各组织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设定各自经营目标并开展自主经营活动,行政事业单位做好服务工作;在实训结束时,个人与团队需进行实训整理,并进行总结汇报。

\
\
 

在这一系列化、程序化的繁杂实训过程中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做好实训进度把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提高参与度,教学团队就要做好角色转变,对其过程考核和对不同的岗位进行差异化考核显得极为重要。

三 考核机制构建及应用

在构建考核机制过程中结合每日教学安排设计过程考核和差异化考核指标。课程考核体系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分层模块化设计制订了课程考核机制框架(见图1),整个考核机制包含有董事会、服务部门、企业CEO和企业员工四个考核主体。董事会由指导教师和各组织CEO组成,主要负责企业组织CEO与服务部门的考核,各企业组织CEO对其员工进行考核。其次,为了使整个课程考核体系尽可能科学有效地反映出对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的评价,促进个人与各组织间相互学习、监督,又设计了企业CEO、普通员工与服务部门三者之间基于业务关联的互评考核机制,图1中的单向箭头表示单向考核,双向箭头表示双方互评。

基于上述考核机制构建思路,运用EXCEL进行差异化考核模型设计,分别是表2服务机构评分表、表3企业CEO评分表和表4企业员工评分表。三张评分表中占总分比重最小的是系统考核指标5%,该部分由实训平台推送,主要考查专业知识、岗位职责、实训规则等内容。在表2和表3中,由教师团队和各组织CEO组成的董事会评分比重最大,分别为65%和80%。表4企业员工考核比重最大的是其CEO的评分,占75%。子指标如考勤、汇报、述职报告等考核内容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考核对象的差异性,整个考核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互评考核部分。在表2服务机构评分表中加入审计评分与企业评分指标,各占15%,前者由事务所审计人员根据各服务部门提供的相关业务凭证进行评价,后者由各企业组织根据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接收到的服务质量对服务机构进行评价。在表3企业CEO评分表中加入关联评价考核指标,该指标分企业员工评价和服务部门评价两个子指标,通过组织内部企业员工和外部服务部门对CEO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领导能力进行评价。表3和表4里的经营业绩指标考核既有通过事务所审计监督力量的审核评价,也有通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利增长率两个财务指标来评估企业经营成果。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强调企业运营的好坏离不开CEO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都需要对经营业绩负责。与表3中关联评价中员工评价指标对应的是表4中CEO得分的比重,占20%。上述指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要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2016年至今,商学院已经完成了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七个专业共计1160名学生的《职业实训》课程教学。根据这三年教学问卷调查提取的教学评价和课程满意度两个维度的部分指标数据绘制了职场实训成效反馈图(图2),各指标采用五分制。教学评价部分包括学生对教学准备工作、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认可评价,课程满意度指标反映学生对教学目标实现的认可情况,如是否通过实训获得岗位认知,职业素养是否养成,是否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等。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三届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各指标数据的反馈打分呈逐年提高趋势,表明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印证了课程考核机制应用的有效性。


\
\
 


四 结语

本文以《职业实训》课程为例来探讨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应用,在系列化、程序化的繁杂实训过程中结合教学安排、平台资源等设计了多样化指标来实现过程考核和差异化考核,以做好实训进度把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提高参与度,来最终实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统计、对比历年参与实训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说明了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印证了课程考核机制应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磊,江珩,张凤娇.高校教师一流教学能力的结构特征及培养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2):79-83.
[2]刘卓.创新思维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9(02):134.
[3]陈明学,郑锋,缪国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同职能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83-86.
[4]谢正立,邓猛.论融合教育教师角色及形成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6):25-30.
[5]朱辉.关于独立院校跨专业综合实训初次教学的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37.
[6]陈家淳.经管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45):245-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19.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