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临床教学的工作中,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在我国的临床教学工作中,临床毕业生的质量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工作效果较低,且学生在毕业之后的职业能力也很难提升。因此,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制定完善的教学工作方案,有效的提升相关的教育工作水平,为后续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临床教学;临床医学;毕业生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许斌.强化临床教学提高临床医学毕业生质量的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54):105-108.
Path Exploration of Strengthening Clinical Teaching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Graduates
XU Bin
(Medical College,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ABSTRACT:In clinical teaching,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graduates is important.However,during current clinical teaching in our country,clinical graduates can not meet needs of talents training for generally low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and vocat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after graduation.Therefore,during process of clinical teaching,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graduates,develop complete teaching program,improve relevant teaching level effectively,and lay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low-up work.
KEY WORDS:Clinical teaching;Clinical medicine;Graduate quality
临床教学属于医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医学生学习临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阶段,一旦教学工作存在缺陷,就将导致毕业生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应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合理开展医学教育工作,提升毕业生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工作目标。
一 临床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管理方式十分落后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临床专业的招生量逐渐增加,但是,教学方面的基础设施与教育资源等难以与生源数量相互对应,很容易引发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操作教育的质量降低,不能确保毕业生的质量。且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实习基地与临床教育的模型,也会导致毕业生的质量降低,难以培养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就是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后,未能按照毕业生的学习需求、实践操作需求等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所选择与使用的教育资源有限,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的水平降低,还会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目前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进而导致很多的医学毕业生比较侧重于成绩的提升,但是忽视了最根本的临床实践素养。在此种情况下,临床医学的毕业生一旦面对真实的临床实践操作,那么将会呈现出迷茫的心理状态,无法做到正确应对临床实践操作。临床医学专业的很多毕业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临床医学领域的基础原理,然而无法做到将目前所学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融入临床医学的日常工作中。并且,多数毕业生无法做到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适应医学临床实践,导致了临床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偏离的情形。
(二)毕业生自身存在问题
临床学习的过程中,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观念认知,尤其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初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新鲜感,学习的热情高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心性浮躁的现象,不能遵守带教老师所提出的要求,一味的按照自身想法与意志参与相关的实践操作活动,难以掌握操作技能与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懂实习流程与自身任务要求,对实习的环境陌生出现抵触情绪、恐惧情绪等,不能积极的提出问题,在缺乏正确观念意识与学习方式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其学习效果降低。再加上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会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使得毕业生的质量降低。
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的各项教学举措目前亟待实现全面的转型。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开展实习培训的环节中,基本的着眼点就在于增强毕业生自身具备的医学临床实践素养,确保毕业生都能做到紧密结合临床医学的基础原理以及日常的岗位操作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对于毕业生应当给予耐心的引导,支持毕业生自主探索临床实习的思路,并且独立完成临床医学领域的实习任务。经过循序渐进的培训与锻炼,毕业生应当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业务素养,并且能够做到正确应对临床实践。
(三)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合作缺乏合理性
临床教学工作中,为培养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临床能力,会安排其到医院中实习,将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与医疗工作作为基础,为毕业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相应的教育工作模式与体系。然而,目前在临床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活动中,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存在问题,一方面,在医院的教学管理体制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未能明确具体的带教工作任务,尤其一些医生的工作量很高,缺乏带教的精力与经验,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实习受到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未能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多数医院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忽视临床教育工作,没有编制出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案,难以针对临床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这就导致医学生在学习方面与实践操作方面缺乏指导依据,难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甚至会导致临床专业的毕业生质量降低,难以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临床专业人才。如果在临床教学中不能改善此类现状,将难以提升毕业生质量,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
临床医学本身具有实践性的明显特征,因而客观上决定了临床医学科目的日常教学不能脱离真实的临床实践工作。反之,临床医学教学如果没有达到紧密衔接临床工作实践的状态,则很容易造成毕业生无法顺利应对临床医学领域的岗位实践工作,导致毕业生承担了比较沉重的临床日常工作压力。为了帮助毕业生实现自身的顺利过渡,那么作为教师应当不断鼓励临床医学领域的毕业生大胆尝试各种临床实践操作,增强毕业生面对临床医学工作岗位的信心,避免临床医学领域的毕业生产生惧怕临床医学实训的心理状态。
二强化临床教学提高临床医学毕业生质量的路径
上文分析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目前在临床教学的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医学毕业生质量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应结合临床教学的现状与难点,按照医学毕业生的发展需求,积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为: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
学校在临床教学方面应该强化管理工作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从根本上提升医学毕业生质量,改善目前的发展现状。首先,应按照学生数量引进充足的实验设备与基础教学设施,在教学设施的支持下,为每位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各方面实践操作教学工作效果的提升,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其次,在实习的过程中也需要强化管理力度,将学生分成几个实习小组,安排辅导员负责小组的管理,经常和学生相互联系沟通,准确的了解实习状况,定期到实习单位中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思想动态等,一旦发现有问题,必须要立即处理或是疏导。且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还需配合医院进行管理,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并强化监督管理的工作力度,一旦发现医学生在实习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问题,必须联合医院的带教人员正确指导,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质量。最后,在管理工作中,还需根据医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创建出专业化的教育机制与体系,强化医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力度,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促使毕业生质量的改善[3]。
临床医学教学相比于其他医学科目的教学过程来讲,其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是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必须建立在结合各类典型临床病例的基础上。临床医学教学如果缺乏深入剖析临床典型病例的环节,那么将会造成临床医学领域呈现较差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临床实训的指导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医学毕业生细心观察各种类型的临床典型病例特征,同时还应当要求医学毕业生亲自参与临床病例的分析与诊治,如此才能体现最佳的临床实训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临床医学实训的开展过程无法得到患者的耐心配合,其根源在于部分患者认为医学临床实训的参与人员无法做到正确判断患者病情,因此倾向于认为临床医学实训带有明显的训练特征,导致患者对此产生反感的心理情绪。面对上述的医学临床实训情形,作为临床实训的参与人员应当仔细为患者讲述临床医学实训的实施意义,争取赢得患者的协助与配合。同时,参与医学临床实训的具体负责人员在面对患者时应当表现出关怀与爱护的态度,避免患者对于医学临床实训产生反感,拉近医患之间的沟通距离。
(二)指导毕业生形成正确观念
上述分析与研究中提出,医学毕业生质量低与其自身的观念意识存在直接关系,当前有很多医学生缺乏学习观念,不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活动中,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在临床教学的工作中,正确开展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增强各方面的学习效果。首先,应该强化宣传教育力度,为毕业生讲解合理学习医学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对其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学习的质量较低,会导致职业竞争力降低[4]。这样在合理宣传教育的情况下,可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充分意识到实习学习与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的参与到相关学习活动中。其次,应为毕业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职业生涯计划,使得毕业生可以明确自身未来的职业目标,创建完善的计划方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毕业生质量,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最后,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将教育作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所在,创建出完善的教育指导工作方案,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临床观摩教学与临床教学之间结合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操作与相互沟通的能力,重点强调医德医风的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毕业生的学习意识,并促使毕业生质量的提升[5]。
在临床医学实训的全面开展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确保医学毕业生在各个实训环节中的疑惑都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师生可以共同建立专门用于开展临床医学实训互动的微信群,鼓励同学们将目前面临的临床实训难题发送至微信群中,师生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负责实施临床医学培训的教师应当为毕业生树立优良的榜样,不断引导医学毕业生树立崇高的从医道德,明确自身的崇高职责所在。
(三)医院应强化考核管理力度
医学生的临床学习过程中,实习教育管理非常重要,科学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各方面教育水平的增强。首先,应编制较为完善的计划方案,按照毕业生的数量、实习内容等,编制出培养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计划,拓宽各方面工作模式,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学校与医院相互合作培养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应该制定完善的合作教育方案,强化各方能的教育工作力度与效果,保证可以提升毕业生的质量[6]。其次,毕业生到医院中进行实习,应该重点关注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临床实习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评价,阶段性的开展评价工作,可及时发现毕业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整体教育指导效果,确保毕业生的质量[7]。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应该重视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考核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实践操作或是学习的问题,就必须要合理的进行指导,有效预防出现毕业生质量低的问题[8]。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校与医院相互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学校中安排专业的教师到医院中进行学生行为的规范,医院也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临床医生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毕业生的质量,还能转变目前的教育工作现状,促使临床教学工作的合理落实与良好发展[9]。
医学院针对毕业生在实施考核的各个环节中,应当避免简单局限于医学毕业生的临床实习成绩,而是应当更多注重医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品格,并且着眼于医学毕业生参与医学临床实训的态度与兴趣。具体在设置各项毕业生的考核指标时,基本思路在于实施综合性的判断,突破局限性的毕业生考核视角。医学院如果能做到不断优化现有的毕业生考评指标,则有助于毕业生实现自身的均衡发展,进而培养出综合素养较高的临床医学毕业生。
三 应注意的事项
(一)提升临床医学培训的水准
设置高资历的临床医学教师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提升执行者的领导能力及教师队伍的服从能力,强化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为教师团队设立教学目标,并设置合理的教师奖罚机制,提升教师的主动教学意识,积极创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在授课中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设置合理的情景对话环节,提升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改变传统的重视知识点教学、轻视实践应用教学的局面。为了满足现阶段针对临床医学领域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应优化校内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要求负责从事临床医学实训的教师具备较强的临床医学知识技能,同时掌握临床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培养优质的临床医学教学团队是临床医学领域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保障。强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高校可选择与当地医疗机构展开合作,聘请临床医护人员参与教师队伍的建设指导,结合当下临床医学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优化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及对应的临床医学等级证书。
(二)丰富医学毕业生的临床实训体验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数据库统一上传至校园资源共享平台,使临床医学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或空间上的限制,引领学生学会临床医学领域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临床医学实用场景数据库,完善教学资源,教师在临床医学的授课前期,结合临床工作中对于医学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整理临床实训中不同岗位的常用工作模式,将其整理至不同文件夹内,统一格式后存入对应数据库中作为教学资源。
(三)紧密结合临床医学领域的真实需求
情景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制定场景,随机分组进行模拟场景训练,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使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点的表达更加流畅,并且做到灵活应对多种多样的医学实训场景。基于就业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点,完成对应的临床医学实训任务,在该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但能掌握临床医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点,还可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与判断能力。
(四)搭建医学毕业生的实训平台
深化高校与当地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地点,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感受医疗机构的工作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一方面做到了以医学实训发展为导向,另一方面实现了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在一定层面上减轻了政府的就业压力。结合校内教学资源,建设高校实训基地,模拟临床诊疗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实习基地,由医疗机构指定专业工作人员引导学生进行患者接待、病情判断以及临床护理基础实训场景的日常训练,提升学生从事临床医学事务的能力。
四 结语
近年来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医学毕业生的质量较低,不能确保医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符合要求,对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落实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强化实习教育的工作力度,保证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的质量,满足当前的临床教育工作要求,促使各方面教育工作的合理实施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艳,梁青青,汤玉芳,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 013-2015届为例[J].农垦医学,2018,40(2):156-161.
[2]张林,孔卿.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措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3(5):64-199.
[3]蔡娜,施红,郑玉清.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2017,4(33):197-199.
[4]方燕君,庄灿烁.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22-24.
[5]陈日兰,廖子龙,章晓云,朱英,汪国翔.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7):228-229.
[6]方燕君,庄灿烁,冯立宗.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分析——以广东省某医学院校为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370-1372.
[7]李伯和,王冬懿.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10-11.
[8]黄馨,康贝贝.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与教育对策探讨[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6):129-130.
[9]马戎,阿赛古丽,寇炜.OSCE训练考核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3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