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从课堂纪律、教学策略、班级学风、智力差异及教育观念展开研究。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当前教育教学课堂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建立讨论策略、课堂管理体系,激活认知效率,使学生与其他同学更好的互动,将课堂所学内容与所讨论的内容之间形成联系,融会新知识,并在某个特定的学科中能自主地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设计各种课堂讨论话题,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学生受到鼓励,渴望学习。强化课堂行为规范,完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适当的措施,营造温馨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加强课堂监控管理,有利学科发展和学生的进步。
本文引用格式:贾淑贤.浅议如何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有效管理课堂[J].教育现代化,2020,7(42):191-193.
How to Apply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Classroom
JIA Shu-xian
(Guangzhou Foreign Econom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Abstract: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this paper studies classroom discipline,teaching strategy,class style of study,intelligence difference and educational concept.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 teaching classroom dynam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design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at the same time,proposed to discuss strategie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system,activate the cognitive efficiency,causes the student to interact with other students better,will be formed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he class content and discussed,combining the new knowledge,and in a particular subject that can be independently using the previous knowledge,design various classroom discussion topics,and turn it into to form a new 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situation,students are encouraged,eager to learn.Strengthen the classroom behavior standard,improve the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equipment,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reate a warm classroom atmosphere,cultivate students'good learning and behavior habits,strengthen the classroom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nd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
Key words:Maslow need hierarchy theory;classroom discipline;student;teaching strategy;teacher
一 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解析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按层次逐级递升,满足低层次需要后将向高层次需要追求,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便不再具有激励作用,高级需要便成为新目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1]。针对学生不同个性差异课堂管理出现不同层次的需求,用赞扬、关爱、尊重的方式去温暖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实践,创造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教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培养学生自律性和个人责任感
教师最担心的是课堂管理失控,面对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班级束手无策[4]。假设,第一,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制度让学生顺从管理,创建一个自上而下的高压管理体系。第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课堂规程,为学生设计短期和长期学习规划,长期目标决定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正强化和负强化,向学生传达学校和教师对同学们的期望,实际上纪律和规程是指对学生期望行为标准的表达。例如,教师发布作业、规定上交课后作业时间,定期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清楚按时完成作业是履行基本的学习义务和责任。教导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管理课室区域环境美化。对个别有口气的同学,制定特殊纪律以防止不该发生尴尬的问题,如“上课可以嚼口香糖”。其次,让学生参与班级条例拟定,树立班集体责任感,当教师和学生期望的行为每天都发生并达成一致的时候,课堂的行为规范就建立起来。由此,把课堂管理视为引导和规范课堂进程的教师,比那些强调自身训诫角色理念更具高效。
(二)创建温馨课室环境,营造精神家园
教师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行为有影响,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运用“魅力与幽默”赢得学生的合作,适当转换角色偶尔做一次“戏剧演员”或“社交导演”,邀请学生参与有趣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指导自身学习行为。一个优秀的班级体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律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充分调动班级干部的力量,设计趣味课堂,例如,每两周布置一次美化课室体验活动。
课堂教学设置:1.制作学习板报;2.建立立体图书角;3.以学生为中心读书游戏接力赛。对参与活动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互动把学习的乐趣传递给每一位同学,引领全班同学手拉手一起分享趣味实践课堂教学环节带给同学们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激发学生对互动性体验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环境是拥挤的、多维的、快节奏的、公开的、不可预知的,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本身是渴望获得成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用班干部的“闪光点”去影响、感染他们,设计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课堂环境,其的目的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孕育快乐、培养集体荣誉感、凝聚精神、升华人格的一片沃土,让学生在一个安静、舒适、愉快的读书情境中快乐的学习与成长,平等相处,互敬互爱,民主科学的课堂管理气氛充满活力,教师与同学们携手共同把课堂打造成幸福的精神家园。
二 强调学生自我管理
做一名让学生敬畏的教师要注重角色转换和扮演,合理运用班规,奖罚分明,公正公开。要想轻松驾驭课堂,设计技巧很重要,经常看到课室内千姿百态(趴课桌睡觉、走神、玩手指、摆弄画笔、说悄悄话”等违纪行为,教师可采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用比较Q的表情去示意正在违纪的学生,以此示意学生停止,或是慢慢走下讲台与其目光接触会意学生专心听课,把注意力引向讲台。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评估及自我指导,实施自我管理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已的行为,当学生感觉到在控制中的时候就会出现对其行为更加负责的意识。
(一)把课堂当作生态系统,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净化
教室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里每个学生的行为都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其他人的影响。站在讲台一目扫下去看到一个班级、一群学生,一个个睿智可爱的笑脸,排排坐着等待老师上课的情景,令笔者感到欣慰。课堂上映入眼帘的某某学生在交头接耳、低头玩手机,这种现况是不予理会还是等下课再询问学生呢?不可拖延,必须及时制止课堂违纪行为,否则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遇到此类情况,教师可以边讲边走到违纪学生身旁,不动声色轻轻拍一下学生肩膀暗示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讲台,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情面,让学生感悟到老师的善意,从而自觉约束自已行为,也可突然改变语调略加大声音或稍停顿十秒予以提醒,也可以直接提问,课后谈话并为其补课,但不能强硬灌输,鼓励学生努力跟上全班的进度,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酌情做出警告或处罚。如处罚为班级搞卫生两周或擦一周黑板,灵活恰当有效地管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稳固课堂秩序。
(二)屈膝倾听学生的声音,提升自律意识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融合一片,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恩威并施。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回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某个顽皮学生,教育要有人情味,对学生多点耐心和理解,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的同时又感觉到教师的可爱,打心里敬仰心目中的好老师,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向往感,拉近师生之间紧张的距离。试想一个亲善的教师是可以减轻学生听课的心理压力,教师应学会屈膝静心地倾听同学们的心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热情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诸多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明白老师是多么地重视、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充满爱的雨露,一个良性循环的教学课堂气氛令学生深受益处,在不断吸取知识养分的同时沉浸在课堂快乐学习的海洋。
三强化学生动机,做好课堂应急预案
教师要致力于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从学生人群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来到学校都是为了想学知识,少数学生则不然,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角度思考,如果动机是先天不变的特征,教师就不必投入那么多精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实表明,动机是一种习得的性情,学生拿着课本来到课室已经体现对学习感兴趣,具备主动学习的动机,反之,教师就必须加倍努力去创建一个能够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的课堂环境,从需求的角度设计教案,用关联的策略尝试把课堂内容与学生个人经历联系起来,激励学生参与支持学习和学业成就的行为,课堂表现好、作业优秀、给予认可和表扬,必要时,在课室展示作业,颁发奖励证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对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期望的力量。个别学生情绪低落,缺乏上进心,课堂上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对老师有敌对倾向,虽然有明确合理的班级课堂管理规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会遵守,有时候教师要忍受学生那种自由放飞的程度,但是这种忍受是有底线的,教师应告知学生不可把追求更大自由作为学生任务的一部分,不可偏离太远,让学生感受因有教师的关爱和教导而绽放出新的高度。
四适时为学生提供反馈,创设教学
安静和谐的课堂纪律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教师安心上课的基本需要,清新的课堂会让教师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3],教师除了管理好课堂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批改作业”,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假设一名教师一个学期承担五门专业课带14个班,工作量远远超出常规。学生反馈“老师要求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实际上把作业交给老师就像是投进了一个黑洞里,作业本在老师办公桌上堆积成小山,已经上交的作业不论打分还是没打分都不会发回给学生”。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按时上交作业却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任何反馈是一件令人狂怒的事,也不利于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但是教师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建议创设以阅读小组为单位跟着老师一起批改作业,此方法可减轻教师工作量提升师生间友谊、促进学生之间互学互助的精神,教师应该尽可能频繁地向学生提供学业反馈,让学生清楚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及时更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引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应用到学生课堂教学管理中意义深远,针对学生群体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课堂规程和管理措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金字塔”层次需求论,完善不同班级课堂行为规范,强化课堂教学与学习环境,增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领同学们将理论结合实践创造更好的成绩,通过特色课堂教学调动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的完善课堂管理机制,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其忠,刘维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当代意义的教学思考: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9,6(36):164-166+168.
[2]丛晓波.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2003(Z1):35-37+91.
[3]郭媛.浅谈搞好学风建设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J].祖国,2016(21):89-90.
[4]许崇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9(06):56-60.
[5]温斯坦,梁钫,戴艳萍.小学课堂管理[J].华东师范大学,2009(10):35-37.
[6]张宇.基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分析大学生行为规范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影响[J].科技风,2020(15):218.
[7]贺敏娟,侯琛,雷春妮,等.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室外运动空间规划与设计——以陕西某高校篮球场改造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05):30-31.
[8]王润知,刘雅婷.浅谈基于马斯洛理论的商业空间与公共艺术[J].大众文艺,2020(10):120-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