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0 16:2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学教学改革措施的施行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来说意义重大。医学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于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加强我国医学队伍建设来说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教学改革措施;临床实习;学生;岗位胜任力

本文引用格式:王盼.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20,7(44):169-171.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Post Competence

WANG Pan

(Shaanxi Energy Institute,Xi'an Shaanxi)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and it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mpetence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medical tea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ts impact on student post competence.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measures;Clinical practice;Students;Post competency

一 引言

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医学教学改革背景下,要积极开展对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和管理工作的改革,针对医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和职业素养等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使他们的岗位胜任力得以提高。

二 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教学改革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培养现代化的优秀医学人才,需要将临床实习作为其关键环节。在进行临床实习前,学生接受的主要是以被动告知和接受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方式,这只是强调了课堂教学和书籍知识的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后,单纯理论知识供给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临床职位的需求,复杂多端的临床工作对学生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分析能力、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个人特性等方面作出了高要求。这正是临床医生工作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许多医院在培养临床实习医生的过程中,缺乏以胜任能力为前提的指导,只是通过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临床实习教学和实践配置,已经不能达到提高胜任力的目的。医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加强医学类学生的临床教育,使教学改革措施推动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运用有如下一些方面。

(一)临床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医学教学改革在临床实习中的一个很突出的应用表现就是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临床实习教学内容包括临床理论知识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一系列临床教学内容。医学教学改革改变了医学教学倚重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虽然课堂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积累科学的医学理论知识,为保证医学生在医学科学领域内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基础前提。但是,在全面关注医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当今医学教育领域,呈现了不可忽视的弊端,且日渐凸显[1]。教师单向传授理论知识的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也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多样性。医学教学改革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临床的横向思维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灵活,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临床专业教师可带领学生床边教学,并对临床典型的患者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临床辅助性科室(检验科、病理科等)专业的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检验科观摩学习,让大家熟悉临床标本的处理、质量控制及常见影响因素等,与临床需要尽可能保持一致。教学改革措施的施行使临床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改变了以课堂为主的教授方式,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由此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课堂学习与临床实习间的差距变小。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医学观念指导下的医学教学改革,在临床实习中表现出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转变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基于新的健康观念的出现以及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等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这种改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就临床实习来说,要求实习生需要具备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智力结构及理论结构,具体体现在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之外,加入社会人文方面的课程,以使学生更加适应医疗保健工作,具体的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方面的课程例如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医学生尽可能多和尽早的接触临床,提升他们对于疾病和社会的观察能力,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病人,从而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水平。

\

 
(三)实习考评方式改革

在传统的实习考评方式中,虽然设置了“笔试”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的考核方式,但由于平时成绩往往占比较大,并且缺乏客观性,而“笔试”的考评方式也对学生的临床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考量,所以对传统实习考评方式进行了改革:根据《标准》逐步加强了形成性评价。改革措施的临床实习应用例如实行“实习生量化考核表”,考核内容不仅仅是理论基础知识,更包括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医学职业态度、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多个方面,传统考评中的笔试比重大大降低[3]。除此以外,不同的临床科室还可以按照学科特点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分值等进行调整,并要求学生深入学习了解考核标准与要求。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病例特点,并做出自己的诊断分析以及写下学习心得感受,等等,这也是考核内容的一个依据。

(四)加强实习生管理

加强临床实习时对于学生的考勤管理也是医学教育改革在临床实习中的一个应用方面,因为对学生考勤管理是否严格,纪律要求是否严明,都会对学生在临床实习时的态度和整体实习风气产生重要影响[4]。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临床实习的培养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实习生的管理,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方面:严格执行表彰与处分决定,实习科室与职能部门建立联系,对实习生应受表彰或处分的情况进行填报,并交由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对实习生严格执行签到管理制度,考勤纳入最终成绩计算当中;对请假情况要进行严格的规定,不可值班脱岗、无故旷工等等,即使是请假,也必须先完成好带领老师分配的实习工作任务,对于请假时间太长耽误实习内容的学习的情况,要予以课程补修处理。

三 教学改革措施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医学教育发展的重心开始向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方向转移,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而临床实习培养模式的变化对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明显改善提高了医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等等。

(一)胜任力

胜任力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距今只有30多年历史,现已经传入西方各国,广泛用于政府、企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胜任力”是指一个人在达到组织的目的时,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明显区分优秀和一般的个人特性。以医学教育精英、职业的双重特性和承受能力为基础;以培养我国现代医学大学临床医学教育等高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与"胜任力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相承接,所以在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临床实习是医科大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医科大学生早期学习的理论基础转变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医科大学学生培养临床能力的黄金时期。

(二)以岗位胜任力为主导,提高职业技能

注重理论的实践性,信息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前沿性。同时,把最新研究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实践问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教师讲授知识为基础。组织研讨会,医师论坛形式讨论,最终形成共识,实现个人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变,提升临床医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医疗过程中对实际问题或病例的典型化处理编写设计案例,通过主任的指导与医生的讨论,提高实习学生剖析和解决病例难题的方法,同时实现知识整合与经验共享。还可以进行角色和情景模拟,使得临床知识变为对紧急特殊情况的胜任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教学形式的转变,使医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临床思维能力更加开阔、灵活,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理论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对病人病情的变化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更强,小到书写各种医疗常规文件,大到手术执行能力,能力都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医学类专业本身就是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改变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理论观念,转而重视实践创造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5]。简单来说,教学形式的变化就是让学生的临床实习从“教”实现了到“学”的转化,也就是提升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动性,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医学生更早的接触到了病人和社会。

\

 
(四)以胜任力为先导强化人文理念

由于医学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在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强化人文理念。根据美国医学院校协会的报告,医学院学生需具备的许多基本素质必须都与他们的人文素质有关。临床实习是学生成为医务人员的过渡阶段,深入培养和宣传人文素质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包括人文医学和临床应用心理功能。对心理学、法学、医德医学史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是对良好职业道德和先进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研究和人文关怀。它包括正式的利益团体、演出、专题讲座、学术讲座、各种论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服务等,最终使临床实习生形成医务人员的责任、关怀、公正观念和正确的伦理观念。人文理念以个人素质为基础,短期内难以提高,需要重点加强和引导,提高医学人文理念。加强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当前我国医疗教育体制尚未形成完整的以履职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特别是临床实习重要环节的转换,对清晰的高端医疗人才培养阶段,切实加强工作岗位和力量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总之,要尽快建立起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完善的岗位承受能力培养模式,使国家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

(五)使学生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现如今,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现代化的医疗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医学生为了适应岗位需求,不仅仅需要提升自身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全方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学习更多的与实践息息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知识等。多元化的知识储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医疗情况,应对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让医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认识病人,认识到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医疗工作的影响,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掌握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科学正确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循医学心理行为以及社会医学的科学发展规律,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

(六)学生考核称职,工作认真

实习考评方式的改革,将主观性比较强的笔试等考评方式转变为重视对实习生的职业技能和行为态度等的考评,有利于使实习生掌握成为一名真正医务工作人员的各种基础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于刚刚开始临床实习的大学生来说,除去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该做好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后续工作就难以得到好的保障,学生在实习考评中也难以过关[6]。实习考评方式的改革对于学生提高基础技能来说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医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接触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报告单的书写和打印、处方的书写、病史汇报、诊断分析、管理病人等一系列具体工作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实习中提高自己的考评成绩,得到实习带领老师的认可。除此以外,医学教学改革更加重视对实习纪律进行规范有利于促使学生遵守实习规定,守时尽责,认真完成份内工作,增强岗位责任心。

四结束语

医学教学改革措施在促使教学方式、考评方式改革以及加强实习生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思维更加开阔,工作行为更加规范,提高了岗位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琴,卫萌,陈蕾.教学改革措施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02):325-329.
[2]邱蕾,马金辉,李娜.中美医学教育对比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04):538-540.
[3]方庆.加强临床实习生主动性,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3(02):23.
[4]李孟森.简论现代医学发展要求下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生素养[J].高教论坛,2008(02):25-28.
[5]杨函.浅析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标准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9):75-76.
[6]郝蕾,卢蔚起,陈育忠.培养医学实习生良好临床思维能力之我见[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7):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