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0 15:26: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同时这也是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这关乎着精准扶贫政策在高职院校落地的实效性。本文通过总结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借此探究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王亚男.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3):151-154.

On the Way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Ya-nan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Weihai Shandong)

Abstract:How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and it is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ager to solve,this is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ath

一 引言

高校贫困生,通常是指家庭比较困难,无法负担学费,日常基本生活开销难以保障或者低于平均水平的一群人。对贫困生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校园和谐、社会安定,是一件意义极其深远的工作。但是,就目前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高职院校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显著特征,更加值得探究。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值得肯定的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同时也为了让贫困生们安心学习,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贫困生工作,“奖、助、贷、减、免、勤”等措施一应俱全。但是,这些措施大多还是停留在了经济帮扶层面,对于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高职院校却做得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思想道德教育缺失

在评议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按照什么标准来评议认定,一直是各个高校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各个高校都会根据生源地、家庭收入情况、有无重大突发事件、家庭负担情况等进行评定。但是,在评定认定过程中思想道德因素却没有被充分的考虑进来。首先,是有部分贫困生失信问题。虽然大部分贫困生思想比较单纯,但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有的学生会利用瞒报家庭收入、材料造假、夸大困难等方式获得相应的经济帮扶。造成失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许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或许是家庭和学校诚信教育的疏忽、也或许是失信成本比较低;其次,是有部分贫困生不懂感恩。不懂感恩,可能跟家庭和学校的感恩教育缺乏有关、可能跟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但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作为被帮助的群体,他们在获得帮助的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付出[1]。换句话说,他们获得帮助的成本很低,低到他们认为被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慢慢的对于帮助他们就没什么感恩和回馈之心;再次,是有部分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很多高职的贫困生打从一入校,就对自己的将来非常迷茫,缺乏合理的人生规划。因为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不相信努力能改变命运,认为自己不管是家庭条件还是就读的学校,都低人一等。在当今这个本科生遍地都是的时代,他们很难在就业中胜出[2]。还有一些人想改变现状,但是不得要领,可能慢慢就放弃了自己的初心和理想;最后,是有部分贫困生缺乏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贫困生群体一般分化比较严重,要么是特别努力,想要改变家庭和自身的困顿;要不然就是比较颓废,各方面表现非常差强人意。这些贫困生中,有的贫困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母可能出于愧疚或者其他心理,其实并没有让他们吃多少苦,这类贫困生一直以来就缺乏吃苦耐劳的品格。还有一些贫困生进入大学以后,可能刚开始也有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亦或者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打算,可是慢慢的他们可能会发现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是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且他们也知道国家和政府不可能让他失学,逐渐就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
\

 
(二)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就本校每年都会进行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来看,贫困生由于其人生经历和家庭情况的特殊性,一般是每个班心理问题的重灾区。但是,在贫困生的评定认定过程中,一般学校只关注经济帮扶有没有落实到位。而对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一般的态度都是,出了问题再解决,没有预防性措施。其实,如果在评定认定的过程中就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加以正确的疏导和及时的沟通,可能很多问题就不会产生、发酵和爆发出来。贫困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一般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敏感。很多贫困生会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这会导致他们非常敏感。可能同学或者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有可能让他觉得人家看不起他,进而将小问题扩大化,上升为对他人格的侮辱。再加上情绪失控,就有可能由言语冲突发展为肢体接触,至于事情发展到哪个地步就很难断定了。贫困生的敏感,可能是由于家庭贫困、个人的人生经历或者自身的生理缺陷。但笔者认为:不管表面看起来是什么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尊严的过分关注;第二,焦虑。明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很多贫困生想要做出改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多方尝试,比如说,勤工俭学想要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努力学习想要在学习成绩上面有所突破等等,到最后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勤工俭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体力,挣钱并不多;早出晚归去学习,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笔者认为:无论是谁,如果想改变现状却收效甚微,他就会对于未来充满无限的迷茫,内心就会充斥着焦虑[3];第三,自卑。一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难免跟周围人产生对比。对于高职的贫困生来说,家庭条件、吃穿用度、时尚程度、学习成绩、交友社交等方面,可能都不是值得骄傲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肯定与鼓励,从而帮助自己找到自信。然而贫困生长期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而自卑心理又反过来让他们更加不敢去展示自己,长此以往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第四,偏激。很多贫困生可能感慨社会和命运的不平,可能会产生仇富心理,更严重的就走向极端,造成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不是伤人就是伤己。偏激主要是因为心理问题不仅多而且复杂,加上长时间得不到疏导和解决,一个人就容易走向偏激。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扩招后,学生数量成倍的增加。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却没能跟得上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步伐[4]。就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而言,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从学校层面来说,缺少完善的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和实施方案。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院参与、全员合力才能完成的。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这个工作仅仅交给了辅导员,学校并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亦或者说很多高校根本就没有重视过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初步的体制机制或者制定过一些简单的方案,但是涉及到的思政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等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为这些教师,要么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学生;要么是根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不好学生工作的方法,想去了解他们也不得方法。

综上,想要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下面,结合本校情况,笔者探索性地提出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路径,希望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经济帮扶必须落实到位


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做好意识形态和思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切实解决好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因此,学校必须联合国家、政府、社会以及辅导员等相关学生工作人员,全方位、多角度的为贫困生建立起更具针对性的、更加完善的救助机制[5]。尤其是辅导员,作为政策与学生之间最直接的桥梁与纽带,平时要多关注各个方面的帮扶政策,把政策宣传解读给相关的贫困生,争取为他们安心读书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对于不同的贫困生,辅导员要注意区分他们的家庭致贫因素。只有做到真正了解实情,才能在经济帮扶时给予不同层次和恰到好处的帮助。

(二)全方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贫困生可能存在的一些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该联合加强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联合教育机制[6]。首先,在参与贫困生认定评定过程中,家长要保证佐证材料的真实性,这样才能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当然,学校和材料审议人员在审核材料的时候,也要注意严格审查、谨慎求证。对于在评定过程中材料造假的现象,学校应该“零容忍”,这样才能确保为贫困生们营造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其次,家长和学校教师应在日常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注意加强感恩教育。可以经常给他们讲述一些身边的感恩案例,观看一些感恩类型的影视作品。要向贫困生讲明一个道理:别人没有义务帮助咱们。如果你已经接受了别人的帮助,现在还不能报答的话,起码应该心怀感激,等到将来有能力之后再回馈社会。最后,家长和学校还应该注意加强贫困生的自尊自信教育。家长在和贫困生交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育他们的自尊自信,告诉他们:虽然作为高职的贫困生,你们家庭条件可能不太好、高考成绩也并不理想,但这更应该成为我们更加奋进的动力,而不是自暴自弃的借口;人生的路还很长,你们并不比别人差,不要以现状来论输赢;努力和奋进,才能无愧于青春和人生。学校教育方面,可重点关注就业前景:现在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都非常可观。在学校里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将来照样可以成就非凡的人生。在就业方面,学校应该随时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保障贫困生就业渠道通畅。如果有必要的话,学校甚至可以考虑为贫困生建立专门的就业通道。
\

 
(三)引导贫困生参与社会实践

如果现有的条件和手段不足以为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足够的支撑,学校可以考虑引导贫困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7]。相信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会给贫困生带来不同的启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说,勤工俭学类的实践活动,既能帮助他们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会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结交朋友,夯实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志愿服务类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去养老院、福利院、偏远的山区等地去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幸福感,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感恩自己受到的帮助,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要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建立一套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和实施方案。另外,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加强的,需要多方合力,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8]。学校层面、系部层面、班级层面都应该拨出专业人士负责这个工作,一则是为了在高校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二则是保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三则是确保该项工作队伍的专业建设水准,最后是保障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工作做得好不好,学校还需要建立起一套评价和监督机制,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确保每个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达到了它想要实现的目的和意义。

四 结语

我深知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以上仅是本人关于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浅薄的见解,希望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该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惠红.有效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71-73.
[2]潘晓艳,林惠莉.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06):67-68.
[3]尹春苹,胡苹,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03):628-629.
[4]田应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5):204-205+212.
[5]薛欣晨.高校社会资助育人新模式探究——基于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个案的实证调查[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0):24-26+69.
[6]郭兆云,黄文婷.影响高校贫困生认定公平性的因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8):71-72.
[7]杨丽军.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8]刘冰婷.辽宁省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