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国际物流研究的代表人物 ——基于《物资调运与物流管理国际期刊》等8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可视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8 14:09: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从1979年开始使用“物流”一词,物流学的发展历经近40年,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物流的发展探究。然而,研究者对于境外物流领域整体的发展样态把握可能并不明晰。因此,把握国外物流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变得十分重要。基于引文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对2000年—2018年物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前8种SSCI期刊的数据研究发现:2008年以来物流研究进入爆发期,文献数量和引文量逐年增加;美国、中国、英国发文数量和质量位居前三甲,大致形成3类国家(地区)合作与学术机构合作凝聚子群,中国已经称为亚洲物流研究前列国家。马修·沃勒等学者及其经典文献在物流领域颇具影响力。本研究结果不仅对国内物流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也可在某种程度上为破解国内物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难题。

关键词:物流;新进展与新趋势;知识谱图;可视化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李芸嘉等.国际物流研究的代表人物——基于《物资调运与物流管理国际期刊》等8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20,7(39):157-161.

The Representative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Research

——A Visual Analysis of Eight SSCI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LI Yun-Jia,WANG Ming-yan

(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Haikou,Hainan)

Abstract:Since 1979,the term“logistics”has been used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science has experienced nearly 40 years.Many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However,researchers may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logistics.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rasp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foreign logistics research.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and Knowledge Graph visualization analysis,the data of the top eight most influential SSCI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from 2000 to 2018 were analyzed,th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citation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United States,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re among the top three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ublications,and roughly form a sub-group of three types of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regions)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countries in logistics research in Asia.Matthew Waller and other scholars and his classic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is quite influential.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not only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domestic logistic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but also can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omestic logistics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logistics;new progress and trends;knowledge atlas;visual analysis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增强我国物流科研项目的质量水平,把握国外物流研究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国外物流研究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已成为同国际先进学术思想接轨、吸收国外优良科研经验的重要环节。

本文借助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 Core Collection),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2018年期刊引证报告(JCR),选取期刊范围涵盖“物流(logistics)”的8种①SSCI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影响因子大小排名,这8种期刊分别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Maritime Economics&Logistic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对上述期刊近五年(2013-2018)的文献数据进行检索,经过数据过滤除重,共取得文献数据3705条可用于分析。使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1]进行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与图谱聚类分析功能,探究国际物流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应的观点,目前该软件被广泛应用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中[2],但针对境外研究相对较少。

二国际物流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在WOS检索处理的文献数据信息基础上,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取国际物流研究的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见图1),通过图1左上角信息(N=463,E=1097)可知,该网络中包含463个节点,1097条连线。



\


如图1所示,软件按照节点作者在共被引网络中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排序,展示出中心性较大的物流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并使用紫色圈进行重点标注。其中李豪(HauL.Lee)、图尔古特•艾金(Turgut Aykin)、默什·本·阿齐瓦(Moshe Ben-Akiva)、约翰•科伊尔(John J,Coyle)、肯尼斯•崔恩(Kenneth Train)、纽伦利(J.C.Nunnally)、辛西娅·巴恩哈特(Cynthia Barnhart)、约瑟夫•萨克斯(Joseph Sarkis)、严泰勋(Tae Hoon Oum)、尼尔•巴尼亚(Neil Bania)、帕特丽夏•道格蒂(Patricia J.Daugherty)、史葛·阿姆斯壮(J.ScotArmstrong)、唐纳德•鲍尔索克斯(Bowersox,Donald J)、福蒂斯•帕尼迪斯(Photis M.Panayides)等均位于被引网络中的主要节点位置。通过对上述代表学者学术思想的分析与对其在作者共被引网络结构中的关系探测,便于理清在国际物流研究领域核心学术思想的逻辑关系和传承脉络。

李豪(Hau L.Lee)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运作信息与技术领域的教授,斯坦福大学发展经济学创新研究所的指导顾问兼斯坦福价值链创新计划的联合主任。主要研究价值链创新,研究领域涉及全球价值链创新、供应链管理、全球物流、库存建模以及环境与社会责任。他于1997年发表的文章《供应链中的信息扭曲:牛鞭效应》(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The bullwhip effect)中,系统的分析了供应链经典理论“牛鞭效应”的四个来源。李豪在整个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占核心位置,这也反应了他的学术理论与思想对整个物流研究领域的影响之大。

在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中中心性较高且与李豪紧密连接的节点作者图尔古特•艾金(Turgut Aykin)也在图谱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心辐射网络,如他在文章《中型和轮式系统的网络化政策及其在航空运输系统中的应用》(Networking policies for hub-and-spoke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中探究了中心辐射网络在地面和空中运输中的应用。

默什·本·阿齐瓦(Moshe Ben-Akiva)是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运输需求。他于2001年发表《广义随机效用模型》(Generalized random utility model)一文,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一个实用的通用模型,该模型集成了对RUM(随机效用模型)进行的许多增强。约翰•科伊尔(John J,Coyle),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荣誉退休教授和供应链研究中心企业关系主任。科伊尔博士的主要荣誉有美国物流协会1991年度最高荣誉奖、费城交通俱乐部2003年度人物奖、以及国际物流学会颁发的Eccles奖章。他的主要著作有《商务物流管理》(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交通管理》(Management of Transportation)[3]和《供应链管理:物流视角》(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logistics perspective),其中,《供应链管理:物流视角》一书为美国运输与物流学会(CTL)认证考试制定用书,并被美国许多大学用作教材。

肯尼斯•崔恩(Kenneth Train)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与公共政策兼职教授,也是国家经济研究协会(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副主席。目前,他在悉尼大学运输和物流研究所的咨询委员会以及计量经济学和定量营销与经济学的基础和趋势编辑委员会任职。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公用事业监管、节能、电信、运输、离散选择方法、估算模拟方法,因其教学和研究而获奖无数。他于2000年发表的文章《用于离散响应的混合MNL模型》(Mixed MNL models for discrete response)为其所撰写的文章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

纽伦利(J.C.Nunnally)是作者共被引图谱中中心性和共被引频次均相对较高的节点作者。他本人对心理测量学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将心理测量知识传达给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在他被广泛引用的教科书《心理测量学理论》(Psychometric Theory)中,提供了对测量中重要问题的精彩概述,同时巧妙地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复杂数学。这项工作的效果是,对于那些跨学科寻求对心理测量学的直观掌握的众多研究人员来说,对心理测量方法的问题和承诺的理解已经变得容易获得。纽伦利作为心理领域专家出现在物流领域作者共被引图谱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心理测量理论被广泛的应用在物流供应商与物流服务的可靠性评估中[4-10]。

辛西娅·巴恩哈特(Cynthia Barnhart)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运营研究与航空公司研究,专门为大规模运输问题开发模型,优化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她的主要代表研究文献有《使用分支和价格和切割来解决起源-目的地整数多态流动问题》(Using Branch-and-Price-and-Cut to Solve Origin-Destination Integer Multicommodity Flow Problems)和《快速装运服务网络设计的复合变量配方》(Composite Variable Formulations for Express Shipment Service Network Design)。

约瑟夫•萨克斯(Joseph Sarkis)是美国克拉克大学管理研究生院的运营和环境管理教授,他的研究成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与可持续发展。约瑟夫教授与中国学者和学术机构有过数次合作。2004年,他与朱清华(Qinghua Zhu)共同发表了文章《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早期采用者的运营实践与绩效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rational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among early adopters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研究GSCM实践与中国制造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2008到2010年他以曾以“海天学者”的身份造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他在2010年出版的书籍《通过协作促进可持续创新》(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on)中提到了环境供应链管理的的可持续性发展[11-14]。

严泰勋(Tae Hoon Oum)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尚德商学院运输和物流学荣誉教授以及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特聘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航空运输、全球战略航空联盟、运输和电信基础设施、建立运输物流和分销中心的政策和战略、关于亚太国家的运输物流和电信政策问题。他的最新代表研究成果有2014年发表的《航空运输自由化和机场槽位分配:东北亚运输市场案例》(Limitations of DEA-based approach and alternative methods in the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social efficiency across firms in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an empirical study in Japan)和2015年发表的《主导运营商绩效和国际自由化:东北亚的情况》(Dominant Carrier Performance and International Liberalization:the case of Northeast Asia)等。

尼尔•巴尼亚(Neil Bania)就职于美国华盛顿州公共政策研究所,主要研究经济学问题,他在物流领域的主要代表文章为1998年发表的《美国航空旅客服务:航线网络,枢纽地点和竞争的分类》(U.S.Air Passenger Service:a Taxonomy of Route Networks,Hub Locations,and Competition),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借鉴和大量引用在后续学者关于机场枢纽地点研究的著作中[4]。

\

 
帕特丽夏•道格蒂(Patricia J.Daugherty)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管理,根据谷歌学术统计显示,她最具影响力被广为引用的文章为《供应链协作和物流服务绩效》(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logistical service performance),在该文中提出了最佳实践物流包含成本到成本和成本到服务概念的权衡,同时改善经济性能和服务质量。在公司内部,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向最终用户交付产品和服务,再到滞销货品和一次性产品的退货,都需要高度的操作整合。

史葛·阿姆斯壮(J.Scott Armstrong)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作家,预测和营销专家和市场营销学教授,还是《预测期刊》(Journal of Forecasting)、《国际预测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国际预测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Forecasting)和国际预测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casting)的创始人。他在科学预测方法研究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1年他作为主编和合著者参与了《预测原理: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手册》(Principles of Forecasting:A Handbook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一书的编辑和撰写,该书提供了可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指南,书中的库存控制与管理理论是现代物流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纳德•鲍尔索克斯(Bowersox,Donald J)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约翰麦克康奈尔学院的教授,撰写了大量文章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市场营销》(Marketing)和《供应链管理研究》(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著名期刊上。鲍尔索克斯教授通过丰富的研究调查,分析了在小范围北美地区以及在大范围全球关于物流运作的最优实践方式。他的著作《供应链物流管理》(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是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物流专业的推荐阅读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多次印刷,这本书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福蒂斯•帕尼迪斯(Photis M.Panayides)是塞浦路斯科技大学的航运与海运经济教授。帕尼迪斯教授在学术期刊《运输研究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E)、《海事政策与管理》(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国际物流与物流管理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和《商业物流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的编辑部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三本书:《租船原则》(Principles of Chartering)、《国际航运金融的最新发展》(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Finance)和《专业船舶管理:营销和战略》(Professional Ship Management:Marketing and Strategy)。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研究得出,物流国际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关注问题有:价值链创新、供应链管理、全球物流、库存建模、环境与社会责任、中心辐射网络、运输需求、估算模拟方法、运营研究、航空公司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与可持续发展、航空运输、建立运输物流和分销中心的政策和战略、运输物流和电信政策、海洋经济学、船舶管理、港口经济学管理及租船业。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梳理出的国际物流研究代表学术人物中,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人员不在少数。对比国内的物流研究课题主要集中于物流管理以及调度和优化、产业物流、逆向物流、物流经济、物流系统设计、应急物流、物流管理研究领域。国外的物流研究更注重微观层面的分析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航班频次确定、库存管理控制等。比起国内物流研究方法主要倾向于工程类和管理类的定性分析,国外研究更侧重在前人提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且经济类的定性定量分析较多。

(二)研究启示

第一,引入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方法多元化发展渠道,开展系统的物流方法论研究。本文通过使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的初步尝试,拓展了物流研究方法的范畴。

第二,参考借鉴国外物流领域的代表学者与学术群体的研究热点,对接最新国际期刊研究趋势,搭建国内外沟通桥梁。

第三,增加跨学科与本土化研究,增强本土学者的国际科研影响能力。发挥国内科研课题基金研究导向功能,提升资助力度,为我国物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创新提供有力保障[15-23]。

注释:

①在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2018年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共有8本物流期刊。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2]李斑斑,刘进,徐丽.21世纪以来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研究动态: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3):137-139.
[3]Lu C S.Logistics services in Taiwanese maritime fir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0,36(2):79-96.
[4]Logothetis M,Miyoshi C.Network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impact of the single hub–A case study on Turkish Airlines and Emirate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16.
[5]于建红.中美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4(39):259-263.
[6]王文娟.粤港澳物流一体化背景下珠三角区域物流人才的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02):5-7.
[7]赖瀚仁.探究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4):53-54.
[8]童孟达.未来中国国际物流发展趋势预测[J].产业创新研究,2020(07):1-2.
[9].开滦集团国际物流公司控疫情保经营全力攻坚首季开门红[J].河北企业,2020(04):160.
[10]刘仕东.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专用铁路搅拌桩水泥掺量研究[J].铁道勘察,2020,46(02):47-52.
[11]赖瀚仁.探究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4):53-54.
[12]涂文建,黄庆万,叶明园,魏文浩,王起.关于法医学公安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02):265-268.
[13]供应链集团“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业务实现新突破[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0,15(03):22.
[14]教育部:加强高校实习基地和实习信息化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53.
[15]刘玉英.资源共享型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3):82-84.
[16]童孟达.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水运管理,2020,42(Z1):5-6.
[17]费少卿.以协同效应加快打造关中国际物流枢纽[J].国际经济合作,2020(02):59-67.
[18]童孟达.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水运管理,2020,42(Z1):5-6.
[19]周凯.物流链畅通带动产业链协同[N].中国政府采购报,2020-03-20(005).
[20]张武康.大西安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心策略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05):163-167.
[21]宋志刚,肖楠.国际物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3):170-172+128.
[22]舒瑜,胡继魁.新时期高校实习基地和实习信息化建设——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3):395.
[23]郑潇.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实习基地建设[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3):6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