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5 15:52: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各大行业都在注重对市场营销策划方面的投入,因此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目前我国高校市场营销策划专业教学仍然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状况进行有效改善。本文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就人才培养给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对我国市场营销策划专业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划;教学问题;人才培养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邓玲.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0):38-41.

Research on Marketing Plan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NG Ling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Jiaozuo Henan)

ABSTRACT:With development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in our country,all major industries ha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marketing planning investment,there is great demand for talents of the major.At present,teaching of marketing planning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effectively,which should be improved combined with specific situation effectively.Based on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main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marketing plan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t the same time,it provides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for talents training,to help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of marketing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Marketing planning;Teaching problems;Talents training measures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状态不断完善,整个市场正在加强对市场营销策划的有效推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该专业的教学是根据市场发展状况来进行决定的,所以说在进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导致学生无法快速有效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所以本文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根据此类问题给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营销策划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 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的重要性

高校为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开展,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完成高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完成学习评价,但高人才培养及市场营销策划不同于社会。社会在对高校市场营销策划人才进行评价时,通过对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及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适应程度来进行综合的考量。这也是导致社会与高校,对市场营销策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样不同的评价体系下会带来诸多问题,如长期处在这种不协调的评价体系下,就会造成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与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产生分歧,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也会使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紧缺,导致社会缺少相应人才。由于高校市场营销策划的发展较为短暂,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课堂内容较为浅显,学生缺少社会实践,这些都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十分重要。

\

 
二 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应会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对市场进行定位将会造成培养人才计划和市场脱节。究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学校相关部门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时,忽略了对整个市场的有效考察,对于其他学校的培养计划照搬照抄,造成其最终制定的计划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最终造成人才供需失衡[1]。

(二)方案设计不够合理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包含对目标的定位、课程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等等。现阶段各大高校在进行人才方案制定时,缺乏特色性与专业性培养,无法真正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高校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设计时缺少必要的创新化、信息化课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以及模式过于单一保守,导致最终人才培养的结果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的要求。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营销人才的要求更加侧重于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很多高校缺乏此方面技能的有效培养,最终造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无法达到相关企业的要求与标准,学校与社会发展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三)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大内容,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严重的课时压缩现象,甚至课程安排极其不合理,特别是课程体系安排缺乏现代化信息内容的开展,无法真正有效的激发创新能力。最终导致的现象就是高校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市场需求,无法将其应用于具体生产制造过程中。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对于营销专业人才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但绝大多数高校往往忽略此方面的内容,不能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最终造成学生在此方面缺失,无法真正的将现代信息化工具应用于教学当中[2]。相对来说课堂教学形式过于老旧,学生对此积极性较低,无法发挥有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实习实训基地不配套

高校在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投入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师资水平以及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往往会产生整体教学缺乏实践的现象,尤其是在实习实训基地方面缺少必要的评估与检查,甚至出现很多实训基地空缺的现象,仅仅具有几台电脑而已,根本无法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效性,因此也就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而且很多高校在进行市场营销策划实习时往往属于最后的毕业实习,对于过去学习的理论营销知识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应用和掌握,无法真正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紧密结合;而且由于是毕业实习,缺乏必要的监管系统,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毕业而盲目完成实习工作,并不能真正达到时间实训的效果。

(五)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营销专业方面的老师招聘往往都是通过学校之间,虽然其可能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因为其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造成其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实践性的优势,所以也就很难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实践教学计划,而且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也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因此有很多高校也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紧密结合,通过要求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讲座,但是因为形势过于保守且不彻底,所以对学生综合实践水平的提升效果甚微。所以说高校对于综合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仍然是比较匮乏的,造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而轻实践,学生无法根据其掌握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到实处,造成其在后续的社会岗位中无法真正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这也是当前高校对于市场营销策划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校内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

三 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


首先,高校市场营销策划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市场营销策划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方式,充分将市场营销策划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其次,高校市场营销策划在实际改革行动中,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最后,高校市场营销策划要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良好保障,比如,教育培训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全面提高高校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培养人才的科学性和透明性,真正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核心

在新时代背景下若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核心与原则,充分落实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和要求,积极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将教学改革内容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以此全面培养学生与时俱进以及弘扬文化的精神。在实际工作当中,高校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以及关注,加强与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让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学生的成长与生活中。其次,高校教学改革要加强对学生自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通过针对性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加强人才培养的思想引领

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甄别不良信息能力,促进高校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的思想理引领。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教学改革若想不断提高,需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让这些师资队伍更好的加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育人方式,打造和构建网络人才培养阵地,促进对大学生良好媒介素养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通过网络化和现代化教育阵地,向学生宣传社会工作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传递榜样力量和正能量的意识,进一步发挥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

 
四 基于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一)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因为高校市场营销课程专业的内容相对较少,老师无法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提升学生的营销能力,因此需要同时段的举办各种营销策略活动提高学生营销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其在整个营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换而言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偏好、兴趣习惯等多种情况进行考虑,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对市场营销有一个全面且系统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大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通过合理营销方法的教学来提高其主体意识与学习能力。

(二)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校在开展市场营销策划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建立,因为营销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具体应用,所以说在对其展开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其专业技能,又要加强各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比如职业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清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更好推进专业人素质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学生与社会岗位之间的无缝连接。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进行营销策划教学室,要加大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效保证整体教学氛围与环境。比如老师能够通过半实践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模拟市场行业环境进行营销策划任务的设计,不同人员担任不同的营销角色,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进而在更加真实的教学模拟环境中促进学习水平的提升,提高其对专业能力的有效掌握。

(四)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要重视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一方面,要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对学生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技巧以及作业完成状况等进行综合考量。对学生课外实践的考察,则是针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进行重点考核,最终形成卷面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3]。另一方面,建立过程、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提升自身专业综合素质,从而在未来的营销工作岗位上更具竞争力。

(五)必须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当前信息化现代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营销行业也正在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市场营销策划教学工作中加大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比如常见的大数据、互联网+、微营销等都可以被引入到教学当中。因为当前的市场营销状态就是加大与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有效结合,相信在未来的营销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当前市场营销发展的具体内容与方向,而且使得学生能够对大数据在策划项目中的运用引起重视,互联网+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改变。

(六)增强案例教学的作用

在开展市场营销策划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于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理论知识的教学往往比较枯燥乏味,教学质量不佳且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适当的引入案例教学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其实践能力,能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在进行理论教学时适当的融入案例,将学生有理论带到实践当中,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营销的各个环节与内容,便于其后期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工作。

(七)基于“双师结构”打造教师团队

“双师结构”并不仅仅是侧重于某一内容,其更加强调的是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高,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条件,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针对现阶段的教师要加强其时间学习,不断引导其与企业人才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时间水平与能力。比如说能够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考察和培训,加强老师在实训实习基地的轮岗制,提高教师与企业专业人才之间的技术沟通与交流,使得整体教师水平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真正了解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而更具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综合实践水平,有效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同时还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优秀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进一步提高师资力量。

(八)职业规划和长期发展

加强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对于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来对其学习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学生成才与成长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引导式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思维,着力于打造知识-实践-创新-知识更新这样的循环发展体系[4]。特别是针对即将离开学校的学生而言,需要提前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规划进行细化,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九)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要想实现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必然会加强对于该课程考核方法的优化与改进,形成一个相对综合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学生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基本原则,形成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进行考核评价方法的制定过程中应注重体系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在考评过程中应注重包含出勤率、课程参与度、案例或项目完成情况、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等多个要素。而选择的考核方法既能够是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方法进行考核,在最终给予分支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课上课下表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另外考评方法除了老师简单的考评之外,还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从而杜绝各种学生假借小组之名而蒙混过关的现象。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度、完成度目标达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几个层面展开。学生的营销职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课理论成绩、实习实践成绩、毕业论文成绩[5];方法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能力更包括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我国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以营销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原则,确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分指标体系。

五 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则。但是没有一个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问题,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只有从社会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基于行业对接的高职院校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303-304.
[2]郝克宁.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3):5-9.
[3]刘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市场,2015(19):205+210.
[4]张亦非.新时期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173-174.
[5]许翀寰,陈庭贵.大数据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4):20-2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