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心策略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5 15:20: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辅导员所开展的工作中,谈心工作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升,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成才。从理论上来讲,谈心要求深入实际,将学生基本信息准确把握,予以学生热情和关心,促进平等信任关系的构建。而从方法上来讲,需将谈心的问题及度把握,善于倾听与共情,坚持用故事启发学生,便于将其实际问题解决,促进其自身的发展。本文围绕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探讨了谈心策略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谈心;应用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陈薏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心策略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49):141-144.

The Application of Talking Strateg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CHEN Yi-chi

(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uzhou Sichuan)

Abstract:In the work carried out by college counselors,talkative work help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helps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 healthy growth.In theory,the heart of the conversation requires in-depth practical knowledge,accurate grasp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giving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are,and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equal trust relationships.In terms of methods,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issues and the degree of the heart,be good at listening and empathizing,and insist on inspiring students with stories,so as to solve their actual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heart-to-heart strategy.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alking;Application strategies

一 引言

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期间,通过“谈心”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大幅度促进其健康成长。从表面上来看,“谈心”工作十分简单,实则却将多个学科涵盖在内,复杂性极高。现下,高校辅导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心工作未能取得可观的成效,待改进、完善的方面很多。因此,高校辅导员需对谈心工作予以更高的重视,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

二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心存在的不足

(一)谈心工作滞后性


高校辅导员之所以会与学生进行谈心,通常包含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对学生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个人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解,通过思想交流把握学生动态,使自身与学生间的距离缩短,掌握学生动向,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性的提高;其二是学生近期遭遇问题或有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帮助学生将问题解决而主动沟通学生,将事情经过了解后探寻问题根源,予以适当的教育引导,同时以学生问题特点为依据探索如何将问题有效解决的方法。高校辅导员日常琐碎事情很多,工作较为繁忙,所以与学生谈话的原因多为第二个。因此时已经发生了问题或矛盾,需要将问题或矛盾缘由迅速找出并解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的开展难度。因学生已经面临问题及困惑的缘故,思想上有些许偏执存在,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是在学生问题出现后开始的,并未掌握充足的事前信息,以致谈心中无法将学生心理及事情脉络准确把握,与学生的被动沟通,致使谈心工作存在滞后性,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行为表现,教育引导也缺乏针对性。

\

 
(二)谈心工作方法不灵活

首先,高校辅导员谈心方法缺乏灵活性。在与学生谈心时,高校辅导员采用的方法多以说教为主,态度强硬、言语严肃,一味灌输导致学生承受了巨大压力,仅是依据学生提供的少量信息便做出判断,将自己思想强心施加在学生身上,彼此间互动不足且生动性语言缺乏,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无法保持轻松的状态与高校辅导员交流。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新生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思维活跃且富有主见,因此很难接受辅导员说教式的谈心;其次,高校辅导员谈心场所欠缺灵活性。谈心工作开展的场所,通常在辅导员办公室,这能为辅导员对其他事情的及时处理提供方便,然而学生作为被谈心对象,老师与学生经常出入的办公室中很难保护其隐私,因而两者之间沟通时,学生会心生芥蒂,选择性保留心中想法喝隐晦信息,以致谈心内容不够明朗;再次,谈心姿态缺乏灵活性。部分学生认为,高校辅导员时常以老师自居,两者之间谈心时老师坐、学生站,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剧,会有抵触心理产生。同时,部分辅导员对自身细节之处未予以重视,谈心中指手画脚或拍桌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被其抛之脑后,学生心理上会有厌恶感产生,甚至出现顶撞行为。

(三)谈心工作随意性

一方面,谈心内容过于随意。高校辅导员在谈心工作中,通常会随意选择模式,忽略学生个性差异及实际问题,加之前期未能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思想变动等基本个人信息,以致谈心工作开展中教育学生时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通常是凭借主观臆断,采取已有谈心模式与解决方法。同时,辅导员谈心实质随意性。与学生谈心时,个别高校辅导员夸夸其谈、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整个谈心不具备针对性,重点及问题中心不明确,与谈心工作的初衷背离,稍有不慎便会带偏学生,使其产生说教单纯浪费时间并无实质作用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谈心流程过于随意。该方面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其一是前期准备工作不足。高校辅导员未能深入了解学生,谈心规划不足,未能合理设计谈心流程,仅是凭借自身主观想法开展,缺乏清晰的谈心条例和语序。其二是过程记录不足。高校辅导员在完成谈心工作后,对于部分细节记录往往容易忽略,加之日常工作繁忙的缘故,结束谈心后记录不及时,重要环节或当时感悟会被遗忘,甚至整个记录都会被遗忘。其三是谈心后跟进与反馈未落实。个别高校辅导员在完成谈心工作后,后续没有再思考学生问题,总结工作也并未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

(一)全面掌握学生基本信息


谈心工作需对学生实际进行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与特殊性皆有不同,高校辅导员需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可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学生网络交心,或通过课堂、食堂及宿舍等,了解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在与其心贴心的前提下,谈实事、摸实情,如此一来辅导员在谈心过程中方可将学生兴趣爱好、以往行为、学习成绩、生活琐事、家庭状况及男女关系等基本信息准确说出,所开展的谈心工作也更切合实际,彼此沟通交流中能更深入学生内心。

(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决策

谈心工作的前提是尊重与平等,于平等情境中自由发言、展现自我,将自身观点充分表达。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切忌对自身教师的权威过度强调,也不能采取说教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自身观点,避免俯视教育对象,否则稍有不慎便会恶化谈话关系,造成不平等的谈话地位[1]。自我表达、选择及实现,是学生享有的权利,辅导员应尊重学生,将咨询和建议予以学生,加之学生有将自身改变的目标意识,辅导员切忌代替学生做决定。处于如此平等、自我选择及作出决策中,辅导员所开展的谈心工作方可深入学生内心,彼此间产生心灵上的碰撞。而学生也能将自身内心真实想法表露出来,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端正、健康成长成才的实现。

(三)积极树立良好正面印象

辅导员在学生内心中的第一印象,能发挥出先入为主的效果,因而十分重要。两者初次交往过程中,辅导员若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太好,那么学生会有不愿接近辅导员的想法产生,这样一来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交流就会受到阻碍[2]。辅导员需要对每个学生予以关心和热爱,关怀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便于奠定开展谈心工作的基础。同时,辅导员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时,也应秉持热情的态度进行解答,同时及时予以相应的帮助,将温暖和安全的感觉带给学生,使其不安与戒备之心逐渐消除,促进两者间真诚沟通的实现,便于顺利开展谈心工作。

四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心的应用策略

(一)拓展“谈心”方法,构建“两个”结合体系


辅导员开展“谈心”工作,旨在对学生思想实际情况的准确了解、深刻把握,通过谈心能将学生真实情况了解,便于将最有效的依据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此,辅导员需拓展“谈心”方法,构建“两个”结合体系[3]。一方面,构建“集体与个人谈心”结合体系。辅导员主要承担年级管理工作,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为促进工作效率的切实提升并将学生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就应当采取集体谈心方法。在集体谈心中,可将学生集体性问题凸显,且学生会放低自身心理防线,将实情自愿透露。而要想将事态原委深入把握,便需要采取个人谈心,摸索大量有效信息。集体谈心中,辅导员需体察学生,若有欲言又止的情况,或许有碍于面子不敢提出的隐情,但又对外在帮助十分渴望。同时,辅导员也应在空闲时间内与学生展开个人谈心,认真倾听,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另一方面,“面对面与其他谈心”结合体系。面对面谈心可谓是最普遍的一种谈话方法,辅导员应当深入探索、积极创新,合理运用书面及网络对话等方式,如QQ、微信及微博等,待辅导员加以整合之后,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谈话平台,采取全新方式与学生谈心、沟通。

(二)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学生谈话电子信息档案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的工作,是长期、逐步开展的过程,而非一次性、短暂性的工作。谈心工作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问题、矛盾或困惑,故而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期间,在与学生进行谈心时,需要注重思想与心理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科学管理谈心工作。高校辅导员应以学生个性特点及问题症结为根据,合理进行谈心预案机制及反馈机制的构建,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将每个学生基本情况及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并如实记录,以信息掌握情况为根据合理进行谈心流程的拟定、预案模式的选择。谈心期间,也要结合谈心流程、预案模式进行,同时需要对学生言谈举止予以关注,及时调整不妥之处。在完成谈心之后,需要将谈心记录做好,以便后期跟踪反馈工作的开展。此外,高校辅导员也需要结合谈心效果、后期反馈适当进行调整,以便提前预防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辅导员需要完成谈心电子信息档案的构建,在现代新媒体的运用下,在电脑中录入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奖惩情况、活动参与情况、后期表现等一系列信息,同时将个人感悟注明,供于下一次谈心作参考。同时,需要结合跟踪反馈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

 
(三)建立哲学思维,密切联系实际与未来

辅导员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善于运用哲学思维予以帮助。首先,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保障主观与客观相切合[4]。及时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保持足够的倾听耐心,切忌依托主观意识凭空论断,在与学生交谈时应细听其看待问题的想法、意见,随后以调查结果、掌握的信息为根据,与学生一同展开问题分析和解决;其次,矛盾有特殊性存在,因而需具体分析具体问题。谈心不能千篇一律、随心所欲,要根据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需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以学生个性特点和日常表现为根据,挑选适宜的谈心方式、语言技巧;再次,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在让学生客观认识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看待问题时沿用发展的眼光,避免学生沉溺于现有问题中。此外,辅导员需着重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四)丰富语言风格,讲究“谈心”艺术

沟通与交流中,语言风格可谓是最凸显的个人烙印。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在性格方面差异很大,故而在开展谈心工作时需围绕学生性格调整语言风格[5]。如学生个性鲜明,辅导员应循序渐进,采用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的话题,便于引导他们将心扉敞开,随后逐渐回归正题,启发学生的思想;而学生若是不具备充足的自律性,时常违反规定,那么辅导员应侧重于逻辑思维,保持严肃恳切,选择严厉的话语开展谈心工作,便于学生对事件的严重性具备深刻认识,严格遵循纪律、规定。同时,辅导员应适当采取安抚性语言,便于自身的良苦用心可被学生理解和体谅[6]。谈心工作将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多门学科涵盖在内,辅导员应将艺术性注入谈心工作中,便于启发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的养成。

(五)善于倾听,因势利导

倾听,能够促进沟通有效性的提升。首先,高校辅导员需注重自身素质的体现,面对学生时保持同一高度、柔和的目光,将自身对谈话的兴趣体现出来,维持专注的深情,如“嗯”或点头;其次,面对学生倾诉的问题,切忌不要打断,保持足够的耐心[7]。将学生诉说的话语听清楚,了解学生的苦衷,鼓励学生将内心的烦恼与苦闷说出来并积极回应,体察学生的感觉。倘若学生仅为莫名的不良情绪,辅导员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便成功了一部分;最后,辅导员在倾听时也需要做到察言观色。学生在倾诉中会有不断发生变化的表现出现,通过某些外部特征可将其一定的心理状态显现出来,辅导员一旦将这些外部表现抓住便可将其心理变化把握。辅导员面对这些问题时,应善于捕捉,合理梳理问题,并对谈话方向及思路及时调整,因势利导。

(六)切实做好反馈工作

辅导员在开展谈心工作时,要想获取更可观的效果,并将其存在于生活中的问题切实解决,那么在注重谈心方式方法的基础上,也需对谈心之后的反馈工作予以重视[8]。辅导员在将倾听、帮助做好后,需记录学生出现过的问题,围绕学生个体落实学生档案的建立,谈心工作仅开展一次,很难将学生问题完全解决,因此在结束了一次谈心工作后,需在短时间内对谈心结果进行检验,实时监测、落实反馈工作,及时予以指导,如此方可帮助学生将问题真正解决。在改善了学生问题并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之后,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关怀关心也有所感受,谈心工作的开展也能更顺利。

五 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谈心”可谓是一个关键方法,能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提供帮助。所以,高校辅导员应将理论学习作为侧重点,加大知识体系的拓展力度,深入探索谈心工作,积极创新,便于全方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9,10]。

参考文献

[1]刘杰,崔邢.提升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成效的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19(19):138-139+137.
[2]黄冠铭.谈心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J].科技资讯,2019,17(22):218+220.
[3]黄荷昱.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谈心谈话的作用探新[J].高教学刊,2019(13):186-188+191.
[4]吕志昆.略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语言优化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19):206-207.
[5]丁莎.浅谈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个人谈心谈话创新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9):31-32+71.
[6]徐慧玲.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工作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9(03):181-182.
[7]张琳.论谈心谈话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决策探索(下),2018(01):72.
[8]郝娜.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心”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75-76.
[9]杨建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6):68-70.
[10]赵静.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6):86-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