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多元智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17:2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其发展提供非常丰富的理论依据跟基础,八种智能主要为以下八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力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并非绝对孤立存在,毫不相关,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为一组完整的智力,它们同等重要,应平衡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善于采取多元智能理论,以此为基础完善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构建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扬长补短,并且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最佳的学习技巧,最后实现学习自身英语综合语用能力的综合提升。本次研究分析的是基于现阶段实际情况如何构建多元智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元智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吴伟.多元智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2):11-14.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College English

WU Wei

(Beijing Guoyin Redwood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development,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an provide a very rich theoretical basis and foundation for its development.Eight kinds of intelligences are mainly the following eight kinds:language intelligence,mathematical logic intelligence,visual space intelligence,body movement intelligence,music intelligenc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lligence,self cognitive intelligence and natural observation intelligence.These eight kinds of intelligence factors are not absolutely isolated and irrelevant in real life,but are combined in different ways and degrees to form a complete set of intelligence.They are equally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developed in a balanced way.As a teacher,we should be good at adopting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o improve the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model.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every student can improve their strengths and make up for their weaknesses.In addition,they can master the best learning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and finally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ir English comprehensive pragmatic ability.This study analyzes how to build a multi Intelligenc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multiple intelligence;college English;teaching mode

多元智能理论由沈致隆于1999年引进我国,对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来说,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短时间范围之内,多元智能理论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理论。其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大班教学、第二个是个性化教学等,并且也有单项技能研究,例如:词汇技能、阅读技能等,还包括英语教育相关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实践应用、实证方面的研究,多元课堂氛围还没有形成,更提不上发挥多元课堂的影响力跟作用了。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新颖的教学模式,本次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分析多元智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后实现英语教学效率。

传统形式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并且对大学英语结构的分析给出了过分强调,并且还重点倾向于分析讲解以及死记硬背,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且无法综合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以及语言应用的能力等。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分析:多元性特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八种智能因素是多方面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因此这八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要,不能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运用语言和逻辑数学之外的智能.整体性特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潜能,它们以多元方式组合。这八种智力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并非绝对孤立存在,毫不相关,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为一组完整的智力,它们同等重要,应平衡发展。实践性特征: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进行产品加工和创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新事物,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过程,特别强调了智力的本质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开发性特征: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一种生物潜能,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高低在于开发的程度,在一个充满教育性的环境下智力是可以被提升的,只要能得到适当的刺激,几乎所有智力在任何年龄段都是可以发展的;开发程度越高,发展水平越明显,相应智力水平也越高。

\

 
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实现多层次激活智能的有意识地激发,并且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整体智能。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选择更加合适的方法,并且实现动机的真正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的时候,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完善训练方式的设计。并且时刻坚持一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此实现学生英语大学英语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最大程度的激发,最后实现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 多元智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目前,我国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教育部选定的180所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多元智能理论是霍华德·加多纳提出的,对于传统一元观的智能理论来说,多元智能理论是一项非常重大的突破,强化了人类对于智能方面的认识,并且从认知和文化方面也实现了有效的强化。现阶段,八种智能得到了公认,主要为以下八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第一步,做好准备工作。构建一个经过SPSS检验的多元智能量表,且其效度、信度非常的显著,通过多元智能量表实施多元智能测试工作。按照测量结果得到,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实施优势智能基本分组,在分析主题标准以及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对小组进行随时调整,可以采取同质小组形式,也可以采取异质小组形式。采取同质小组形式可以从根本上完善课外合作学习的效果,可以促使同类智能倾向中的成员选择相类似的方法进行学习;针对那部分成员进行划分,按照特征分为异质小组,促使组员之间开展有效的学习,并且积极影响对方,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智能结构互补性得到根本性的发挥。所以,发明多元智能教学模式,能够从任何角度完成课程学习的迅速切入。

第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置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课堂目标所存在的层次性,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分析智能发明的差异,明确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且多元化发展策略。课堂教学对于课前预习来说是非常注意的延续,并且,课前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身,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小组在课外的时候,实施一系列合作学习跟合作交流活动,现在上述的基础上拓展语言能力,在实施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展示成果的表达。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所有的活动、方法,教师对展示的广度、深度予以控制,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实施一系列的点拨、激发。按照多元智能理论需求,坚持“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对每个学生的智能差异予以正确了解,并且从根本上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以此实现学生智力潜能可能性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分解教学目标,组别涉及到主题的那部分优势智能,并且从根本上完善目标标准以及要求,并且基本要求其他组别。为了得到异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同质教育,在自己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取得足够大的进步,最后实现成功教学。在实际工作中,促使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实现课堂活动的完善以及课堂活动的丰富,发挥教学模式的互激励促进作用。

第三步,设计课前活动。选择试验教材,因为《新视野大学英语》满足需求所以选择这个教材。作为教师,对每单元主题实施事先分析,并且事先分析相应的多元智能项目,之后进行完善的备课。多样化备课形式,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各种信息载体:期刊、报纸、网络等,还需要包括各种活动场所,例如:商业场所、生产场所、交际场所等。方式也需要多样化,图画、游戏、影视、歌曲、角色扮演等。备课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和教师的补充作用,但是,主要的活动需要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并且实现学生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作为教师,需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按主题和相关智能深入分析各单元分,之后跟相应智能小组予以配比,最后实现预习任务的完成。并且,学生根据主题的需求,采取魔环以及本组优势智能完善自学以及合作学习,完善学习思路、学习计划、学习成果的提交,展示在课堂上,支持本组优势智能。

第四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多元智能理念中,对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评价予以充分强调:情境观、多元观、独特观。作为教师,需要明确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化的多元智能课堂模式,对学生实施根本上的鼓励,综合分析自己各方面能力,实现较弱方面的准确定位,教师给与学生一系列正确的、科学的指导,制定满足实际需求的目标,以此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由此一来,制定评价方法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特点:1)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以此为基础完善学生自评,且采取学生互评,并实施教师终评。2)多元化评价内容,需要从根本上包括,第一个方面是书面作业,第二个方面是口头作业,第三个方面是课堂表现,第四个方面是小组活动,第五个方面是创新能力等。3)按照需求,多元化评价方式、情境化评价方式。采取上述多元化评价方法,可以促使教师从根本上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整体动态,并且重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最后促使最终评价的目的得以实现。

上述均选择学生为调查对象,且这部分选择的学生接受为期一学期的教学,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调查,在调查之后得到,学生中有77.0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非常的喜欢上述这种新颖的教学措施,并且实施上述教学措施还可以促使自己对学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跟掌握,并且,这个学习方法还可以为未来各科学习增添了学习的信心跟积极性。在得到学生反馈结果的基础上,第二学期的时候,对课堂内容的控制力得到了明显的强化,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指导那部分对新式授课方式存在抵触的学生,并且,因为这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在实施教学之后,这部分抵触的学生也可以体会进步。在为期一学年的课程结束之后,分析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成绩分数予以SPSS21分析,在分析之后发现,接受上述教学方法的学生得到的评测成绩均值对比有了明显的改善,之前都是60.60分左右,之后得到的成绩都在75.20分左右,成绩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跟改善。综上所述,这一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是非常有效的。测试结果还得到了访谈的直接支持。90%的被访者支持新的教学模式,愿意以后经常进行类似的课堂教学活动。

\

 
二 结束语

在1983年,加德纳研究之后指出以下观点,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个体具有独特性,他们组合了各种智能因素,然而,想要促使个体智能发展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个性化理念的智能化以及理念多元化,可以从根本上脱离传统形式智力观念的缺陷,并且还可以摆脱教育方面的束缚跟难题,我国传统意义的教育理念受到多元智能理论的直接冲击,多元智能理论的引进直接推动了教育的变革进程。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新颖的教学模式,摆脱了雏形的状态,逐渐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历经长时间的调整,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在数据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效性非常的强。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完成不同智能的分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多样化、趣味化学习方式,还可以实现课堂吸引力的针对强化,并且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最后实现教学效果的根本性改善,发展了学生英语能力。本项研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师深入理解本门教学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翠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6):79-81.
[2]王东.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03):135-137.
[3]肖锦凤.艺体类专业大学英语多元教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以怀化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2019(01):36-37.
[4]安蔷.采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体教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2):177-178.
[5]李玉仙.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多元智能与综合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9,29(01):109-116.
[6]顾顺晨,王静芝,陆文静.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2):123-126.
[7]李丽.浅析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J].才智,2014(12):17+20.
[8]董之源.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50):56-58.
[9]许敏.基于“超星泛雅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166+181.
[10]刘珲,顾世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1-3.
[11]刘培培.大数据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相关对策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141-142.
[12]曹菲.模因论视阙下的预制语块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5):91-92.
[13]赵晓岚.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5):184-185.
[14]贺红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评价体系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挑战[J].国际公关,2020(05):41-42.
[15]郝广丽.输出驱动下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例[J].国际公关,2020(05):45-46.
[16]常颖.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风,2020(14):47.
[17]马睿.对分课堂指导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9):93-94.
[18]刘琦红,刘欣.以APP为基础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9):5-6.
[19]赵倩.“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与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20(16):195.
[20]朱政.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4):203.
[21]张媛军.基于TED的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教学实证研究[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11-14.
[22]舒婧.应用型大学“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15-17.
[23]方芳.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26-28.
[24]卫佳.大学英语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54-55.
[25]王晏.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68-70.
[26]张玉.茶思维智慧课堂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5):169-170.
[27]郑红,战莹.民办高校大学有关茶文化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5):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