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1 14:53: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集成纸质和网络教学资源,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一体化的设计,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课程教与学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以“规范先行,案例导向,以生为本”为宗旨,形成了“教材案例化,需求层次化,设计一体化”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多方位需求问题,有力地推进了教学改革,也为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一体化;案例化;层次化

本文引用格式:郑丽凤,等.“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建设[J].教育现代化,2020,7(45):99-102.

Three 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ZHENG Li-feng,ZHOU Cheng-jun,ZHOU Xin-nian,WU Zhi-long,HU Xi-sheng,LIN Yue-fei,HU Bao-sen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Abstract: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 of"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integrates paper and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Guided by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through integrated design,it provides a whole set of solutions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the greatest extent.With the tenet of"standardization first,case-based and student-oriented",it has formed a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textbook case,demand stratification and design integration",solved the multi-dimensional demand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for teaching resources,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teaching reform,and also provided experienc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Key words: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s;Integration;Case study;Stratification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增强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单一的纸质教材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需要,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学习环境[1,2],“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试图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将知识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二 基本内容与背景思路

立体化教材是指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纸质、光盘和网络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是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3,4]。立体化教材不仅是一个包括主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指导书、试题库与教学微视频等在内的完整教材体系,而且通过立体化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解决方案[5]。

科研方法的运用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在校大学生与硕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基本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毕业论文选题不当,规范欠缺,写作创新不足,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如何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课程,如何通过教材立体化建设,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从而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目标落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如何学以致用

传统教材理论性强,抽象的理论表述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一言堂,学生感觉听懂了,可真正撰写论文时还是一头雾水。

2)如何面向不同层次

科研方法课程不仅是本科生的选修课,更是硕博士生的必修课,需要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

3)如何避免堆积教学资源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往往重视各种数字化资源的堆积,而忽视了教学设计,使得各种资源相互独立,缺少生机,无法真正发挥立体化教材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主教材和网络共享资源的优势互补,满足“教”与“学”全方位需求。

三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集成纸质和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包括主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指导书、试题库、教学视频等在内的完整教材体系,而且通过立体化的设计(图1),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课程教与学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

\
 

(一)撰写专著性主教材,满足“本—硕—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编辑经验与国内外最新资料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学术理论与思想,吸收同行的研究成果,编著了《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理论﹒技巧﹒案例》。全书以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和研究生撰写CSCD论文为目标,以如何撰写可公开发表的论文为核心,以科学研究创新与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科学研究过程:优选课题→申报课题→课题设计→科研方法→课题论证(文献综述)→开题研究→课题完成、成果鉴定→申报奖励展开[6],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框架是科研工作者及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宝典。

教材侧重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选题途径与技巧,尤其注意案例阐析。注重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和文献综述论文的写作方法、规范与技巧的结合,并选入综述论文与学术研究论文的范文,便于学生学习应用。全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具有创新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够根据专业的特点,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规范,从而为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提供理论与案例依据,也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有力帮助[7,8]。

(二)拓展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纸质+共享资源”立体化教材优势互补

围绕“教什么”“学什么”的教学目标,“如何教”“如何学”的教学策略,以及“教的怎么样”“学的怎么样”的教学反馈评价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此为依据拓展网络学习资源,实现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与个性化需求,合理布置知识点和呈现方式。借助课题组的“工程索道”国家本科精品课程网站和福建农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和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库、典型案例库、优秀学术论文库、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与录像等(http://gcsd.fafu.edu.cn/a1/39/c4509a106809/page.htm&http://i.mooc.chaoxing.com/space/index.shtml)提供了课程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在线自测”等栏目加强了课外的师生互动交流,并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不仅实现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而且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带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体化的教材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转变为引导学生处理知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与技术性的问题,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自主学习,将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多样化的教材呈现形式使学生不再是单纯课堂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增强学生科研创新和论文写作的实践能力

一体化的教材有利于师生使用相关资源进行更加灵活的教与学,师生可以轻松便捷地吸收立体化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共享的众多案例等教学资源,开展典型案例剖析、线上线下互动等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促进智慧型教师的成长[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通过典型案例,阐述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选题途径与方法,并通过案例剖析各种选题方式;又如利用优秀学术论文库和历届本科毕业论文案例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让学生在对比中培养实践能力[8,10-12]。这种案例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能够培养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心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以及文献综述三大类论文的写作注重创新与构思、写作技巧与编辑技术;课前写作(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实践和科技竞赛等项目撰写论文)、课堂讨论和网上互动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科研创新和论文写作实践能力。

四“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成果创新点

(一)由单纯“堆积资源”向“一体设计”转变


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有效性并不体现在所堆积的教学资源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整体化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进行立体化教材一体化设计,以此为依据拓展网络学习资源,强调各种媒体的相互耦合,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一套满足课程教与学需要的系统化方案。如对“论文写作格式规范”这一专题,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文献引用、数字与图表等方面的写作规范。主教材呈现的是具体的写作规范,可作为工具书查阅,纸质教材便于学生阅读;教学资源库呈现相关国家标准;案例库呈现优秀学术论文;电子教案开放性好,便于教师课堂教学,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使用;习题库呈现辨析题。教学策略先引导学生阅读标准和教材,再对照自己写的课程论文查找不规范之处;课堂上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或小组式讨论。通过在线学习或平台论坛实现教学反馈。

(二)由习惯“讲法叙理”向“依事说理”转变

通过案例式教学,“摆事实,讲道理”,实现由单纯的讲科学研究方法,叙写作道理,向“依事说理”转变。选择满足不同层次教学对象需求的典型案例,通过摆事实,启发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归纳和演绎中掌握系统的知识,领会理论的魅力,培养和提升应用能力。

如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选题,是科研课题与学术论文最先要确定的重要环节,也是最为困惑最耗精力的阶段。通过16种典型案例,阐述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选题途径与方法,并分别以案例剖析以科学工作者个人活动方式进行的3种选题方式(比较寻疑法、追溯验证法和实践应用法),与以科学工作者集体活动方式进行的3种选题方式(智力激励法、集体启发法和特尔斐法)[11]。

(三)由传统“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综合考虑了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本—硕—博)、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和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多样化的教材呈现形式使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课堂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转变为引导学生处理知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与技术性的问题,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自主学习,将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体化的教材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转变。

五“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立体化教材主要功能

(一)满足师教


网络时代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不仅仅是教材建设,而应考虑课程实施层面的教学活动设计[6]。立体化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而且通过一体化设计,有力地推动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呈现的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资源,便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开展如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等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满足生学

注重学生的体验性,网络平台的资源既有按课程大纲方式呈现的知识点,也有按自学需求呈现的链接,这样方便学生查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中心。例如综述文写作,给出相关的链接,含综述文写作方法、综述文写作案例、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献检索方法、文献管理软件等链接,这样学生能从自身需求出发,寻找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领会学习,便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的建设立体化教材顺应时代要求,所形成的立体化教材,综合考虑了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和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强化科研创新和论文写作实践;集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评价于一体,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呈现多样性,满足了各层次全方位的教与学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实用性很强,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加强教材育人功能,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如何从形式到内容助推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仍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贾格年.地方高等院校数字化教材建设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62):164-165.
[2]李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基于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4(6):128-131.
[3]刘敏,张景生.立体化教材发展现状综述[J].内江科技,2011(3):66,118.
[4]黄善美.基于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电子CAD》教材开发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41.
[5]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105-109.
[6]周新年.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7]周新年,冯辉荣,周成军.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选题方法及课题构思[J].中国研究生,2012(7):32-35.
[8]周新年,沈嵘枫,周成军.学术论文写作流程与写作技巧[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2):67-70.
[9]李润洲.智慧型教师成长的课程论解读[J].当代教育科学,2008(2):38-43.
[10]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等.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与技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76-79.
[11]周成军,巫志龙,周新年,等.学术论文选题类型、原则与途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43-48.
[12]王强.“原理”课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7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