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会与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1 14:50: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科技论文写作》是西昌学院(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大多数本、专科学生无课外科研实践,即无科技论文写作的素材与实践训练,以及本课程要求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科学、专业素养与文献阅读能力,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总结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会;教学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杨勇勋,等.《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会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7(46):153-155.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Consideration for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YANG Yong-xun1,YAN Yu2

(1.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of Xichang University,Xichang Sichuan;2.Library of Xichang University,Xichang Sichuan)

Abstract: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is a basic cours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emistry,and Applied Chemistry in School of Science,Xichang University.however,most of students lack extracurricular study-activities,i.e.lacking of material of writing and experience of studies,additionally,the course demand that students should have high scientific quality,professional quality,and skillfully reading ability of paper,so,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consideration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peers.

Key words:Scientific paper writing;Teaching experience;Teaching consideration

一 引言

西昌学院(理学院)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为配合学校的转型发展,达到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新课程,但本课程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与文献阅读能力要求相当高,而且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训练机会,因此,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后,仍不能很好地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规律与技巧(即科技论文的规范化与程式化),因此,笔者对几年来本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总结与反思,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二 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与文献查询阅读能力是写好科技论文的基础

写作规律和方法研究始于上世纪初的发达国家,最早是美国。随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逐步成为国内外理工科大学的学位课。学习本门课程主要是培养科技工作者普遍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技能、技巧,提高从事科技人员的写作水平。但是,笔者根据本人的写作经验以及同行的写作经验分享认为大学生要写好科技论文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以下三点,仅凭本课程的学习不能解决科技论文写作的全部问题。

\

 
1.宽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即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专业素养[1]。
2.科技文献的查询、阅读能力(包括: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2]。
3.掌握论文的程式化写作要求,即掌握科技论文结构的程式化,以及掌握规范的科技论文写作要求[3]。

综上,写好科技论文还需要专业课程、专业英语、文献检索、化学结构式Chemdraw软件等先修课程知识作为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

三 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

按《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3]主要分成三大板块介绍,即第一部分介绍科技论文的基本常识内容,如科技论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写作要领。此部分内容强调了科技论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与专利写作的不同点,即创造性、科学性、学术性、实践性、简洁性,其中尤其对论文写作上的简洁性特点进行了重点介绍,如科技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应避免使用非定量、含义不明确、主观的词,例如:文章中不能有表现主观的词及感叹号。

第二部分为重点部分,介绍论文的构成及各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即规范化的写作要求。对此部分内容,尤其是标题、中英文摘要、前言、参考文献的写作要求与规范作重点介绍。如在标题撰写上,重点强调了标题拟定的重要性,即要求题目要能吸引读者,从而提高引用率,达到提高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因此,在拟定题目时要关注同行的关注点;另外,重点强调了标题拟定时需注意的事项,如介绍了在标题中尽量不要使用缩写词,以及避免使用特殊的专业术语与标点符号等。

在对学生们普遍感到困难的标题与摘要的英文翻译上,也作了规范化的解释,让同学们掌握。如英文题目的格式写法,即首字母大写,其余单词的两种写法,(1)每个实词首字母均大写,虚词小写;(2)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3)为减少字数,定冠词可省略。在摘要上,采用不定式表目的的句型来表达论文的研究目的;采用被动句型…by using…来表达方法;采用宾语从句如The results showed that…来表达结果[4,5]。

最后,介绍科技论文中的技术问题,如图表的制作、数字的使用、符号的标准化,字体字号、行距、以及化学结构式的绘制等,从而培养学生们科技论文写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们掌握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的目的。如在图表制作上,强调了三线表、表题与图题的制作问题,以及图表的重要性即“一图胜千言”。

四 在教学方面,加强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学习与写作兴趣

根据笔者经验,写作训练以及反复修改对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学生写作训练不足成为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

1.依教学进度,分阶段布置文献的查询与阅读的课后作业,并与科技论文构成各部分知识学习同步,布置一篇文献综述性文章的写作,要求在课程结束时完成一篇综述文章的写作,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克服动笔写作的畏惧心理。

2.强调平时实验报告的写作训练在撰写方面,课程实验报告写作与科技论文写作在许多方面有共通性,如实验原理、目的、方法与材料、实验流程、结果与讨论,因此,学生们重视平时的实验报告撰写,日积月累,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而且无形中掌握了论文写作的结构程式化与写作规范化。

3.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加强科研思维与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的训练现在,从国家到学校均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创业等科研项目供学生申请。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至少主持或参与此类项目研究与训练,因此,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文献查询、阅读到项目选题,再到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完成、再到项目结题、论文撰写、修改、定稿,最后投稿,一步一步地完成科技论文的写作、发表全过程。经过此全过程的写作锻炼与科研思维训练,学生们必然能进一步深刻领会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式化与技巧。

4.端正学习态度,加强课后文献阅读与写作训练文献阅读是写好论文的前提。通过文献阅读可达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全面了解该研究主题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同时,找出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矛盾之处,以及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等;其二,与前人的工作相比较,找出自己工作的创新点。但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对文献查询、阅读、综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能力不强,尤其在英文文献的查询、阅读能力不高,即体现在不知在哪儿查、怎么查、查了后也读不懂。对此问题,根据我校图书馆的外文数据库购买情况,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们学习“读秀”“百链”检索平台,掌握如何查;其次,对不能下载的文献,教学生们掌握如何通过文献传递等方法来获取,最后,对文献如何读的问题,强调学生们应有先修《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词根、构词法的基础,再强调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复阅读、日积月累、熟能生巧的结果。

5.教学内容突出学术(专业)性——化学专业特点教材[3]为照顾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内容上引入了一些其他专业的文献实例,因此,在教学上,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是有选择地讲授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介绍专业写作的特点,专业符号的使用、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的制作等等技术问题。

6.改革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方式尽管课程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笔者在本门课程上做了以下改革,即课外作业全部改成文献阅读,而不是按照传统模式让学生做课后的问答题;其次,如上文提到的,将平时成绩评定改为文献综述小论文,从文献综述内容、写作格式与参考文献引用等来评定成绩;最后,课程考试最大限度地减少客观题比例,将文献分析题、中英文翻译等较灵活的主观题引入考试之中,以此来考核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避免学生们只知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缺乏应用的能力。

五 多举实例作为解决课程学习枯燥的另一关键手段

对本课程,如只照本宣科地讲授课程内容,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佳,因此,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将多举写作实例作为解决课程学习枯燥的关键手段。例如:介绍专利写作与科技论文写作在写作特点上的异同;分析、总结前几届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主要存在问题,易错情形,以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总结英文摘要的句型程式化写作句式;介绍“一图胜千言”,强调图表制作的重要性及图表在表达结果方面各具有的优势;分享本人写作、投稿的经验等。

\

 
六 思考与建议

近三年来,笔者通过采取多途径来强化写作训练、多举实例来调动学习兴趣、改革考核模式及方式、突出化学专业特点等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与实效,但是,《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论文写作发表经验,而且需要学生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专业素养、文献阅读能力,因此,只有在教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写作实践等方面全方位统一协调与规范,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式化与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为此,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作出以下思考,供同行参考。

1.教师应具有专业背景,有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因为论文写作不仅需掌握论文的隶属于方法论的程式化与规范化,还需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与文献阅读能力。

2.在课程设置上,应将本课程设置于高年级开设,即应在学生们掌握了尽量多的专业知识之后,以及学习了《专业英语》、《文献检索》等课程之后再开设。另外,由于本门课程对写作的实践性要求较高,因此,可将本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让有大学生科研项目而对论文写作有兴趣、有要求的同学选修。同时,在论文写作指导方面,应充分发挥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3.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尤其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综述论文的课外写作训练、英文文献的查阅、期刊介绍与投稿要求等。

4.教学考核上应进行改革,避免单一的、传统的以最终考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来评定成绩的模式。如积极引入课外科研项目训练、文献查阅、文献综述、综述小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考查作为成绩评定的补充,从而增强学生们的课外科研与论文写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晏婧.“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法学专业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5,24(27):238-239.
[2]蒋开芳.科技文献检索与专业论文撰写[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3(02):121-122.
[3]张孙玮,吕伯昇,张迅.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5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4]武德俊.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常见错误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0):168-169.
[5]陈竹,李洁,王华菊,等.材料类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短句的易错表达及修改[J].编辑学报,2019,31(S1):140-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