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内容及学科知识服务中产生的系列知识产权问题。最后,建议从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知识产权法律及保护意识、加强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教育、学科知识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声明及明确学科知识服务中产生的二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来解决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知识产权
本文引用格式:康桂英,等.“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8):6-9.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KANG Gui-ying1,LIU Chun-ping2
(1.Library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2.Top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and the seri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blems arising from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ternet plus.Finally,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improv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university librarians,strengthe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University researchers and the edu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claration in the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and make clear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hip of the secondary achievements in the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To solv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blems in the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Key words:“Internet plus”;University library;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一 引言
“互联网+”是指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国内“互联网+”理念最早在2012年11月由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互联网+”主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变,不仅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学科知识服务以及文献检索课程教学都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为本校师生、各级重点实验室、课题组进行深层次的服务,还要为周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战略发展服务。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学科知识服务中,不仅会利用很多信息资源,也会产生很多的研究成果,如何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以及风险防控,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内容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出现服务方式网络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服务定位全面深入化以及服务合作广泛化等特点,高校图书馆“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科知识服务在改进知识构建系统、优化知识服务模式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
为方便科研人员获取用于研究或学习目的的少量全文文献,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这项学科知识服务工作,主要依托高校图书馆和国内外图书馆的资源及协作关系,提供远程全文文献的快速查询、获取和传递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二)学术论文收引检索及评价
学术论文收录引证检索指通过SCI、EI、CPCI等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查询个人发表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被SCI论文的引用、学科高被引论文检索情况。这项学科知识服务工作主要是科研工作者在申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职称评定、申报各级奖项等方面提供机构或个人的论文收录引用检索服务。该项服务除查询SCI、EI、CPCI三大检索数据库外,还可查询INSPEC(SA)、CA、MEDLINE、BP(BA)、MATHSCI、GEOREF等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以及JCR,ESI等评价资源,为用户提供客观、准确、权威的论文收录引用检索证明。
(三)专题检索及文献调研服务
“专题检索及文献调研”服务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业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提供专题文献检索和文献调研一站式服务,主要针对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以描述课题的主题词、关键词作为检索入口,提供与特定主题相关的信息检索及文献调研服务,它是科研立项以及研究生论文开题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通过深入的文献调研,全面系统地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才能把握好选题方向,明确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文献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提高课题申报命中率,找准研究选题方向,保障课题顺利开展。
(四)科技查新
科技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进行操作,并做出结论的学科知识服务工作,它为承担国家、省、部、市、地等各级科研项目的开题立项、成果鉴定、成果报奖、新产品开发与申报等提供服务。
(五)情报计量分析服务
情报计量分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高校图书馆已经从事情报计量分析领域的研究和服务,围绕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工作,以人才强校主战略和多元评价思想为指导方针,依托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以计量学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专业的信息分析与挖掘工具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基于事实数据、科技信息、文献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决策信息支持与评价咨询等高度定制化的系列情报分析服务,助力院系及科研人员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引领图书馆服务转型并进行产品规划与规范建设,实现对科研管理决策的全面支持。
(六)专利信息服务
专利是集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于一体的一类特种文献,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推出了专利情报服务,为校内外单位及个人提供定制化的专利信息服务。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专利申请前的预检索服务、科技立项前的预检索服务、专业技术专利分析服务、机构专利竞争力分析服务、发明人定题专利分析服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利服务以及专利定期预警服务等等。
(七)文献计量分析服务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能够反映科研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基于科学计量方法和国内外权威文献统计评价工具,可以通过客观的文献计量数据进行学科发展态势分析、科研绩效评价、学术影响力评价、学术热点与学术带头人挖掘、出版物影响力评价等等。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完成一系列深度学科分析报告和论文统计数据,提供基于文献计量的决策信息支持与评价咨询服务,服务内容为: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报告、学术影响力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估、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评价等。
(八)智库服务
智库服务是面向高校各类智库,提供专业的情报分析和信息导航,主要依托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学科馆员专业的情报分析素养,在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情报服务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分析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搜集全球前沿快讯,对智库数据进行科学组织与管理,为智库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辅助和决策支持。
(九)学术博客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是学科知识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博客主旨为“关心您所关注的学科热点,提供您所需要的学科服务”,它以学科馆员为核心,体现学科特色,做学科深入研究,并使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做有益的学科统计、分析工作。除此之外,学科博客中也将包含一些学科常用资源的介绍和链接,多角度、深层次揭示图书馆资源,构建学科馆员和相关学科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平台,为现行学科馆员制度下的学科馆员服务开拓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为学科馆员的深层次服务和科研实践提供一个舞台。
(十)学术文献、科研成果查重服务
为减少抄袭,提高论文质量,维护学术准则和学术诚信,帮助科研工作者在学术论文投稿和科技成果研究中合理引用,高校图书馆也开通了学术文献、科研成果的查重检测服务。目前使用的是中国知网(V5.2)和万方论文检测系统两大检测系统来进行学术文献、科研成果查重服务。
(十一)高校科研数据管理与学科开放数据导航
高校对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影响到科研数据的再利用和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型升级亦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提供的一项实现数据保存、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的服务平台。全校师生可以通过该服务平台创建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及对外发布,实现数据共享;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服务平台查看、获取、使用本平台已发布的各类数据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我国已经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不少“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面向该高校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武汉大学科研数据管理”是其中的翘楚,目前该服务平台已向全校师生提供“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图书馆”等4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浏览。
学科开放数据导航针对某个特定学科或跨学科,提供该领域的网络免费资源介绍和链接,为学科科研与教学提供快捷便利的学术内容服务。北京大学上线的学科开放数据有社会研究,人口普查,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动物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研究,分子化学,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地球物理,水研究,地理,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等学科。
(十二)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推出的信息素养教育指提供通识核心课、公共选修课、新生培训、滚动培训、院系专题讲座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培养和提升全校师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利用的能力以及遵守学术规范的科研素质。除此之外,信息素养教育还包括嵌入教学等,嵌入教学提供与专业课程关联的嵌入式教学,例如针对某一门专业课程的师生需求,量身定制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或者跟踪某一学科学制期内的学习需求,策划与定制进阶式的培训课程等。
(十三)资源荐购与学科资源建设
资源荐购是高校图书馆长期开展的学科服务项目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资源荐购已经成为学校读者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是读者享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读者不仅可以通过图书荐购系统向高校图书馆荐购中外文图书,同时也可通过邮件直接向相关采访人员提出荐购要求或咨询相关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也会针对本校学科设置情况进行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资源建设通过数据库推荐、图书荐购、主题书展、零星荐购等多种资源荐购方式,满足院系学科资源需求。
(十四)创新交流与宣传推广服务
创新交流主要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物理和虚拟空间,通过举办创新交流沙龙、创新俱乐部、创新竞赛、创新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师生营造交流、研讨、协作的环境和氛围。
宣传推广服务指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学科博客、学科微信公众平台、院系QQ群、微信群等多种途径,进行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学科数据库、学科前沿、讲座培训、专业图书等信息发布。
(十五)高校机构知识库与学者库建设
目前,我国各高校为了保存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纷纷兴起构建本校的机构知识库与学者库。高校机构知识库作为支撑高校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收集并保存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利成果,为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供系列服务,包括各种学术文献和科研成果的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和开放共享。学者库是高校为本校学者自主设立学术型个人主页提供便捷服务的网络平台,平台建站工具可由学者用户自行掌管,高度定制,随时更新、动态而全方位地展示高校学者的个人学术风采。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与知识传播和服务的方式、途径和速度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侵权行为变得易于实现、难以防范和不易控制。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开展主要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科知识服务的快捷性、针对性与有效性。高校图书馆在学科知识服务中,信息资源复制(包括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等),会出现知识侵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对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优化整合是强化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会涉及编辑权、翻译权等知识产权问题。高校图书馆间构建的资源共享机制,能够实现信息跨馆、跨区检索、传播与运用,也会涉及信息资源传播权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定向检索服务也涉及个人隐私泄密等知识侵权问题;此外,高校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过程中诞生的二次成果,比如各种学科分析报告、科技查新报告、专利信息发展态势分析报告等的知识产权问题都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解决学科知识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的措施
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出现的以上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有以下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高校图书馆在提供学科知识服务中越来越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馆里规定,如《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知识产权操作规程》《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对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有力的规范,由于“互联网+”不断发展,学科知识服务可能还会遇到很多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在未来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仍需不断建立健全图书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知识产权法律及保护意识
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学科馆员的业务水平等专业素养培训,与此同时,也应该进一步重视学科馆员的知识产权法律及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力度,开展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知识产权方面的讲座与培训,也可以小组形式讨论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加强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教育
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建设还有待加强。高校科研工作者对于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避免造成更多知识产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在学科知识服务中向高校科研工作者加强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增强各高校图书馆关于学科知识服务中知识产权保护交流工作。
(四)学科知识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声明
学科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要明确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和性质,信息和知识的服务过程中要注意用户的使用目的和有版权作品的使用范围,为使用户不违反有关版权法的规定,在提供学科知识服务时应附有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声明,提示用户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免除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的一种做法。
(五)明确学科知识服务中产生的二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学科知识服务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二次成果,比如在科技查新工作中撰写的科技查新报告、文献调研报告、战略情报分析报告、专利技术发展态势分析报告、情报计量分析报告等等,产生二次成果后,高校图书馆应当和科研工作者或者用户及时约定这些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侵权纠纷。
除此之外,解决高校学科服务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还可以采取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的设置、规范学科知识服务中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职责与内容等手段。
五 结束语
学科知识服务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业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在开展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进行学习、研究,依法开展信息和知识服务;另一方面,在现有知识产权法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实践为学科知识服务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提供新的依据,为科研工作者与相关机构提供优质的学科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夏雅娴.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8):135-136+139.
[2]冯海英.“图书馆+”时代馆藏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2):91-93.
[3]孙天翔.“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服务发展趋势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05):41-43.
[4]左小川,邹振飞.浅析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知识产权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7,24(08):303-307.
[5]潘林武.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究[J].现代情报,2015,35(06):34-37.
[6]欧群.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5,37(02):10-12.
[7]张颖.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04):17-20+36.
[8]唐福涛,马晨,郑栋元,等.大数据情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S2):149-150.
[9]王怡,邵波.我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现状、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19(19):56-61.
[10]洪娟,马红燕.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80):215-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