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智慧教育是一个智能的、自适应的教学系统,大学生自助式教学是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调研移动教学平台构建应用现状,将能高效指导大学生自助式教学方式的有效推进。本文选取国内知名独立学院核心专业课程为样本,在推进大学生自助式教学平台试点教学过程中,基于李克特量表法设计了调研内容,并依靠调研分析结果,对教学平台的构建策略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建议,为后续应用型人才“自助式”教育平台构建方式明确了需求场景。
关键词:自助式教学;移动应用;问卷调查法;信息化平台;需求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张亚安,等.大学生自助式移动教学平台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3):1-3,1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elf-help Mobile Teaching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ZHANG Ya-an,LIU Yuan-yuan,FENG Tian,WU Min,ZHU Wen-tao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hengxian College,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Abstract:Wisdom education is an intelligent and adaptive teaching system,in which self-help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directions.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bile teaching platform will be able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self-help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In this paper,the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famous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China are selected as samples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Likert-type scale method.Suggestions and mor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re proposes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help teaching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Self-help teaching;Mobile application;Questionnaires method;Information platform;Requirement analysis
一 引言
“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单一传统课堂学习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技术、新理论、新平台将不断促进教学目标、架构、教案、方式及教学手段的革新升级。选用何种技术或手段支撑“智能自适应的教学方式”已经不是研究重点,如何收集明确有效、与时俱进的教学需求,将是实现新时代教改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1]。其优势体现在移动应用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具有非常明确的行为特征,通过移动终端,将能够使终端学习者合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随事地开展碎片化学习,这也将要求构建者重新“结构化”和“碎片化”适应于移动应用的新型教学资源,最终实现“定制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方式”、“移动化教学平台”、“碎片化教学元素”、“互动化教学形式”的教学资源“六元化操作”[2]。鉴于此,大学生自助式移动教学平台构建需求调查研究工作将按以下内容分层开展。
二 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架构及内容
本问卷由封闭式的选择题和开放式的自答题两种题型组成。从问卷的内容来看,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1.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移动学习的兴趣、倾向的学习方式。2.对移动学习的认知状况:主要是指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了解程度及支持程度。旨在了解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认知是否会影响其对移动学习的使用。3.移动学习环境状况:旨在了解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4.移动学习的适应状况:旨在了解大学生的移动学习过程中适应状况。5.移动学习的困扰及建议:共2个维度。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希望通过开放式的自答题的形式来把握当前大学生在进行移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3,4]。
为论证问卷调查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后续数据结果的可信性,进行大规模投放调查问卷之前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数据调查。对答卷的结果和问题分值的分布进行记录和保存,对问卷的可靠性和关联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并与在后期与大规模投放进行比较,预调研结果显示问卷的整体信度性可接受。
(二)调查对象及问卷处理
本研究对象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所有在校学生群体,专业涵盖药事管理、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文理工科多个专业,针对核心专业课程移动学习平台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其中随机发放220份网络问答卷,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90.91%。
本次问卷评分运用的是李克特五级量表法[5],以可以量化的问题为主,并对每个问题进行赋值,很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基本同意计3分,同意计4分,非常同意计5分,如果分值低于3分,则说明用户持否定态度,反之则说明持支持态度。调查问卷采用Excel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归纳分析,总结出影响移动平台学习的相关因素和存在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建议策略。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覆盖了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但主要集中在大学二级(占64.5%)。调查的对象男性比例为44.5%,但是女性略多占55.5%。采用平均值与方差计算来确定出本次问卷调查各指标的相关特征,总体均值3.23,问卷上所有问题的平均值均在3分以上,说明对所述问题基本上赞同态度(如表1所示)。
(二)认知状况结果分析
在该部分各项指标中,得分最高的是“移动平台的页面设计清晰易懂,操作简便快捷”(平均值3.31),且标准差较小,说明移动平台简洁的操作界面和快速高效的运作模式获得较高的认可,但得分较低的是“使用移动平台进行学习可以满足我对专业学习的需求”(平均值3.08)且标准差高达1.47,表明在“移动平台的学习是否能够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学生个人偏好差异较大,尽管公众号的数量繁多,内容的重复和重合性在同领域的资料中相似度高,有效资料的数量很少,在专业领域的学习资料上满足度不高。即使出现质量高,详细精准能够贴合学习的资料,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差异则可能关注不够。
(三)环境状况结果分析
从该部分调查结果分析发现,“WiFi覆盖领域”或“流量”对使用移动平台学习的影响不大,而更多调查对象认同“过多的广告影响了我使用移动平台学习”(平均值3.69,非常赞同42.3%)“使用移动平台需要足够的自制力”(平均值3.61,非常赞同33.3%),在所有调查指标中得分排在前两位,可见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影响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大范围无线、数据网络条件覆盖的环境下,强化主体学习的意识是移动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在商业运营模式下的公众号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公众号中的广告比例毫无疑问,而部分私人营销号把移动学习平台中的广告作为主要收入,以此来运营和维持移动学习平台。只有少部分教学为目的的移动学习平台才能够做到学习环境的纯净。如何在长期和谐运行和收支平衡对于移动学习平台来说是一个值得权衡和思考的问题。如果无法提供一个相对纯净的阅读环境,那么阅读的质量将会影响学习效果。
(四)适应状况结果分析
该部分调查显示60%以上学生认同“使用移动平台学习已经成为我的学习习惯”,其中满意度4分以上的有66人,占33.3%。64.0%的调查对象认同“移动平台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我的学习需求”,3分以下的,即不赞同者72人,占36.0%。各指标中,“喜欢使用移动平台学习是因为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获得最高分(平均值3.36),其次为“喜欢使用微信移动平台学习是因为可以进行碎片化知识学习”(平均值3.33),其他按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互动性良好”(平均值3.28)、“获取足够多的学习资源”(平均值3.31)、“结合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平均值3.25)。
四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分析
1.适用于移动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实际教学情况处于“多媒体定向推送精品课程”向“自主化互动学习课程”转型过程中,如果针对移动平台教学资源数据采取单一迁移行为,将弱化移动教学平台的“互动交互”能力。适用于移动应用特征的新型教学资源池,需要快速得到丰富和充实。
2.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甄选“知识获得渠道”。移动平台是很好的知识关联和共享主体,会引用大量互联网平台“知识群落”实现教学平台能力补充,但这也将干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意识。因此,进一步甄选引用共享的“知识获得渠道”,并实现“有益”信息来源的“知识分布数据群落”,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专注力,避免降低学习效率。
3.需要准确定位学生对移动平台学习的依赖性程度。移动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教学工具,但不能将其视为唯一的知识来源。对于移动平台“过弱的依赖”程度,将无法很好地实现基于移动的知识索引和学习互动;但是“强依赖”关系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探索和研究思考。因此如何恰当地设定移动平台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准确定位学生对移动平台的依赖程度,将是平台建设需求的核心难点。
(二)对策建议
1.定制化教学内容,构建移动应用教学资源池。一方面实现静态的“多媒体定向推送精品课程”资源的迁移翻译,实现新型微课程从“静态资源”转变为“互动资源”;另一方面强化移动应用“互动性”、“定制性”、“关联性”技术特征,积极融合图像、文字、声音、视频、链接引用、交互表单、在线问答、发布分享等技术能力,大力打造新型移动在线微课程“知识群落”。
2.结构化教学资源,丰富可控、应材施教、自主智能的教学资源知识库。一方面将已有移动知识库分层分级,区别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实现按需推送;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分析移动平台所能关联检索的互联网知识群落,对知识分布进行有效摘选,帮助学生进一步过滤和甄选“知识渠道”和“知识分布”数据,提升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数据”聚集程度,实现教学资源丰富可控。
3.任务化教学推动,实现学生对于平台依赖程度的精准定位。在确保移动平台学习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积极采取与教学进度关联的“任务型”教学推送,同步控制推送时间和学习强度,确保学生对于移动平台的基本依赖度。同时借助“任务型”推送方式,将线下开放性学习要求进行线上推送,配合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确保学生对于移动平台的学习依赖“不过量”,促进实践类学习同步进行。
五 结语
通过调研国内知名独立学院核心专业课程自助式教学平台的应用现状,依据调研分析结果,对教学平台的构建策略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建议,适用于移动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甄选“知识获得渠道”,需要准确定位学生对移动平台学习的依赖性程度,在后续应用型人才“自助式”教育平台构建中应定制化教学内容,构建移动应用教学资源池;结构化教学资源,丰富可控、应材施教、自主智能的教学资源知识库任务化教学推动,实现学生对于平台依赖程度的精准定位,更好地发挥自助式教学平台作用,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参考文献
[1]汤跃明,付晓丽,卜彩丽.近十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7:36-43.
[2]张亚安,刘媛媛,傅志贤等.基于移动互联云架构的药物化学课程微应用平台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3):189-194.
[3]张英英.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4]李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分析和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6.
[5]杨冬梅,李洁,赵芳华.基于李克特测量法的老年产品用户认知度研究[J].工业设计,2018,(5):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