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护理专业生物化学“酶学”教学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4:50: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时代为背景,以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酶学”这一章为教学内容,从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总结五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进行课堂“精准”教学提供参考,以此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生物化学;酶学;教学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岳红,等.护理专业生物化学“酶学”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88):214-216.

Teaching Design of Enzymology in biochemistry of Nursing Specialty

YuE Hong,ZHANG Shu-fang,TIAN Xiao-hai

(Chang Chun Medical College,Jilin Changchun)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connected era,taking the chapter of enzymology as the teaching content,this paper design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lan from five aspects: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objects,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strategies,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ummar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assroom

“precise”teaching,so as to promote teachers’own quality and teaching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Key words:Nursing;Biochemistry;Enzymology;Teaching design

一前言

互联时代下,科技发展迅速,社会进步日新月异,教学领域亦在不断进步和变革,对教师教学方法运用及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亟须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个人驾驭课堂能力,基于此,需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面的精准设计。本文以护理专业为授课对象,生物化学课程“酶学”这一章为教学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酶的概念、催化作用特点、分子结构与功能、体内酶特殊存在形式等内容,拟从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总结五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设计环节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为学生学习提供方法及材料支持,为同领域教师进行生物化学课堂“精准”教学提供参考,以此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及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一)教材分析


酶学属基础医学生物化学学科,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酶的概念、催化作用特点、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体内酶的特殊存在形式、影响酶促反应的机制及因素、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是生物化学学科的重点章节,需2学时完成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章理解,同时为后续生物氧化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教学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护理专业学生是一种大学专业类型。护理专科学制三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的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护理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素质,毕业后可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等工作。而授课对象为专科层次,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觉性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给教师对实际课堂的控制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对课堂进行精准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活跃课堂氛围,增加知识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酶、酶原与酶原激活、同工酶概念;掌握酶催化作用特点;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②熟悉酶活性中心的概念;熟悉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③了解酶的分类与命名、酶与医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酶缺陷患者作出正确评估;②能正确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临床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

3.素质目标

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培养按章办事的职业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到工作中;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策略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五 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时间分配主要依据为教学目标,对“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面的知识目标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如图1。





2.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在高中生物中学过的斯帕兰扎尼做的“山鹰实验”,教师给予一定提示,科学家用笼子装肉,放入鹰的胃中,过段时间,取出笼子,发现笼子完好,但笼子中的肉却没有,说明胃对笼子里的肉进行了化学性消化,而非物理性消化,让学生跟随老师思路对实验进行回顾。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并且适时回答教师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回忆整个实验过程,对酶有初步了解,切实进入上课状态。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学过内容相联系,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所学内容,不产生排斥心理。

资源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回顾“山鹰实验”过程,整理思路,搜集相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

 
(2)酶的概述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酶的定义、分类及命名,对酶概念中的关键词“活细胞、特异性、高度催化效率、生物催化剂”采用红色字体强调;设计三价铁与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对比实验来说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设计淀粉酶对淀粉及蔗糖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来说明酶的专一性;用PH值及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图片来说明酶的可调节性及不稳定性。

学生活动以听课为主,观察为辅,对概念中的关键词有所了解,进而理解什么是酶,并且记忆酶催化作用的四个特点。

设计意图采用逐词逐句分析来讲解酶的定义,图片、实验设计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内容,使学生印象深刻,掌握酶的概念;

资源准备课件制作,搜集酶的高效性及特异性实验图片素材,制作实验逐步进行的动画。

(3)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酶的化学组成、酶活性调节;看图分析酶的活性中心,用教鞭指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与结合基团,及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以羧酸酶及胃蛋白酶水解核糖核酸酶举例说明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讲解,仔细认真观察图片中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并在脑中形成酶活性中心空间结构印象。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酶活性中心的概念及其结构;了解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资源准备课件制作,搜集酶活性中心图片素材,并用箭头标注出结合基团、催化基团、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在图片中具体位置。

(4)体内酶的特殊存在形式

教师活动以胰腺炎为例说明酶原及酶原激活过程,并且归纳酶原激活实际是酶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的过程;通过对临床心肌梗塞、肝脏疾病患者乳酸脱氢酶曲线分析来讲述同工酶的概念及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学生活动对酶原及同工酶准确理解,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酶原激活的过程,通过对临床案例的分析来培养自己对临床患者产生人文关怀。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酶原及同工酶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酶原激活的过程(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

资源准备搜集酶原激活过程图片,临床上最常见的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乳酸脱氢酶酶谱报告。

(5)酶促反应

教师活动以手戴入手套的过程为例,手指的是底物,手套指酶的活性中心,说明酶促反应诱导契合学说机制;通过对酶促反应进行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全方面分析,说明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对酶促反应机制进行初步了解。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影响酶促反应因素进行理解与记忆。

资源准备把事先准备好的手套带到课堂;绘制温度、PH值对酶促反应影响的曲线。

(6)酶与医学关系

教师活动举例白化病、苯丙酮酸尿症说明酶与疾病的发生;淀粉酶、蛋白酶等治疗消化不良来说明酶与疾病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说明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学生活动与相关学科知识产生联想,自己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典型的酶缺陷引发的先关疾病。

资源准备教师提前查阅相关文献,对酶引发的疾病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

(7)本课小结

教师活动板书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一起回忆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思维,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资源准备提前进行板书设计,并且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适合的习题。

六 教学评价及总结

(一)教学评价


通过对课本的独到深入的讲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十分明确,授课方式新颖别致,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注重互动,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真正实现了教学目的要求。通过云班课与学生互动,及时让学生反馈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与建议,我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整改。

(二)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辅助手段,针对专业特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了解普通内容,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锋,任碧波.项目管理原理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方法探索[J/OL].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6):16-21.
[2]吴文婵.“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教学设计与反思[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1):82-84.
[3]祝艳妮.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06):38.
[4]吴林,石山慧,邢乾乾.高职高专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探究——以“血型与输血”为例[J/OL].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9(01):1-8.
[5]李明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02):152-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